林捷宇
摘 要:90年代日本的泡沫經濟導致很多人心靈失落,從而陸續出現了治愈系音樂、電影,單身人員越來越多,旅游、動漫、明星、日劇等對癥下藥,治愈系文化誕生,其中蘊含的是日本文化。而莊子思想早在6世紀就在日本傳播,對日本的傳統文化影響很大。本文試從產生背景入手,分析治愈系文化和莊子思想的淵源。
關鍵詞:治愈系;日本文化;莊子思想
1 治愈系的產生和發展
日本常常用“某某系”來概括具有某種特征的事物或者文化現象。作為當代亞洲的第一大文化輸出國,日本的潮流時尚常常在亞洲乃至全球形成影響。比如“貓系”“犬系”,還有時下熱門的“佛系”等,都反映了某些文化現象。治愈系在日語中指格調清新,能撫慰心靈,讓人放松心情,給人舒暢感的一系列事物。治愈系在日本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文化產業體系,反映了日本歷史對日本民族性格的影響,并持續對日本國民的潛意識起著作用。
泡沫經濟破裂,日本經濟出現大倒退,大量賬面資產在一兩年內化為烏有,甚至帶來大量負債。國民心靈失落,治愈系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治愈系涉及了文學、音樂、動漫、藝人等文化產業。1999年5月,音樂家坂本龍一的單曲專輯《ura BTTB》發行,鋼琴獨奏,旋律如娓娓道來,仿佛能看到彈奏者跳動的手指,猶如心靈按摩。此曲一舉成功,作為器樂曲首次在Oricon排行榜上排名第一。伴隨此曲的成功,日本形成了“治愈熱”,不同的治愈系流派作品,很難一一列舉。例如,新海誠的純愛動畫電影《秒速五厘米》,格調清新,畫面精致干凈,色調柔和,鏡頭十分緩慢,雖然讓人感到悲傷,但看完也能讓人精神受到鼓舞,是典型的治愈系動畫;再如,非常受歡迎的《深夜食堂》系列,是美食元素治愈系的代表作。有的影視作品同時具備多個元素,在這里不贅述。如今“治愈系”這個說法已經非常普遍,女子美術大學甚至有“心靈治愈”專業。
2 莊子思想的時代背景
莊子生卒年不詳,人們普遍認為莊子生活在戰國中期。《史記-老莊申韓列傳》里提道:“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莊周笑謂楚使曰……”楚威王厚幣相迎,說明那時莊子學說已廣為人知。楚威王在公元前339年登基,在位11年,假設當時莊子40歲左右,那莊子大概出生在公元前300年左右,莊子長壽,活了80多歲,大概死于公元前220年左右。本文不探討莊子具體生卒年,只需大概知道莊子的生活時間。那時是戰國中期,變化最為激烈的時期。
由于人口和經濟的增長,軍事沖突的規模更大,時間也更加持久,戰爭的本質和目的也較前期有所改變。如《戰國策·趙策三》所言:“能具數十萬之兵,曠日持久,數歲。”據描述,當時是大亂之世,充滿戰爭,并且戰爭規模大,持續時間久,耗費大量財力、物力,許多百姓流離失所,家園被摧毀殆盡。并且,秦、齊、楚、趙、魏、韓、燕七國爭雄的格局逐漸形成。除了七雄,還有越國、巴國、蜀國、宋國、中山國、魯國等大國。小國尚有鄭國、衛國、滕國、鄒國、費國等,但其實力與影響力皆遠遠不及戰國七雄,只能在強國的夾縫中生存,且最終均為七雄所滅。
莊子就生在動蕩之世的宋國。死亡的氣息時時纏繞著生存的人們,目前的生活轉眼就可能不復存在,國家隨時會被吞并,戰爭甚至可能讓自己和家人天人永隔,人們隨時處于極度的害怕中,可是又無法改變。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人的心態會有什么特征呢?處于倒懸狀態的人們,心靈無所依托,也許只能默默祈求這樣的世道趕緊過去。那是個亂哄哄的時代,很多有志之士力圖振作,力求提出改革方案,好達成濟世救民的目的,所以戰國也是個百家爭鳴的時代。莊子在這么亂的世代,當然不可能冷眼旁觀了,而因莊子重視自然,再加上受老子的影響,他所提出的見解自然就不同于那時社會上的主流——儒墨二家了。莊子思想是一顆璀璨的明星,在動蕩喧囂的年代,映射出一片寧靜的光輝。
3 莊子思想的產生背景
在那個時代,能人志士或把亂世當成自己施展才華的舞臺,或為了解除戰爭給人帶來的痛苦獻計獻策。戰爭連年,那些方法國策對于莊子來說都不能根本地解決人的痛苦。莊子認為,只有精神上的解脫,才能真正地解除人心的痛苦。
莊子大才,卻十分貧窮。《莊子》一書中寫道:“莊子衣大布而補之,正緳系履而過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憊邪?莊子曰:‘貧也,非憊也。”(《外篇·山木》)穿著有補丁的衣服,靠賣草鞋衛生,以“貧”自命。莊子才學,想要財富如同探囊取物,楚威王曾厚幣相迎,可莊子為什么安于貧賤呢。財富也許能緩解眼前的困頓,但做官勞心費神,又何談精神自由、人格獨立?因此,在做了漆園吏以后,莊子再也沒有做過官。莊子與官場的種種瓜葛,恰好讓他在人生道路的選擇上有了一個正確的方向,從而真正超越了世態常情的羈絆,走向了“一是非而齊生死”的境界。
4 莊子思想和“治愈系”文化的比較
“治愈系”是在日本經濟高速發展后,泡沫經濟破裂的背景下漸漸出現的。人們難以適應這種巨大的反差,生活和社會的變遷,經濟以及人際交往等各方面的壓力,給人們的心靈帶來極大的創傷,因此,人們對心靈療傷有了需求。
公元6世紀,老莊思想和漢譯的佛教經典一起傳入日本。604年,日本圣德太子為規范官僚群臣的行為,制定《十七條憲法》作為政治準則,其中有十三條二十一款的文字取自《莊子》,包括了一些道家思想的成分。江戶時代,道家思想開始在日本普及,不但產生了一批有關老莊思想的注釋及研究成果,還出版了一批有關老莊思想的通俗讀物。
由此可見,日本人受莊子思想的影響已久。也許今天的日本年輕人并不會對莊子思想感興趣,也不知道自己受中國的莊子思想影響,但莊子思想蘊含在日本的傳統文化里,當國民遭遇經濟危機、心靈失落的時候,自然而然地產生了“治愈系”。治愈系這個詞蘊含的雖然是日本文化,但從產生背景上看,治愈系文化和莊子思想的淵源頗深。
參考文獻:
[1] 李亞飛.莊子的“逍遙游”思想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8.
[2] 位迎蘇,吳曉榮.治愈系美食劇功能探析——以日劇《深夜食堂》為例[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7(06):95-98.
[3] 鄧文婧.日本動漫中“治愈系”現象的呈現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