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體驗式教學法在高校基礎俄語教學中的應用為主要研究分析對象,針對基礎俄語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結合當前新課改對基礎俄語教學的新標準和新要求,從體驗式教學法概述、當前高校基礎俄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高校基礎俄語教學中應用體驗式教學法的特征及方法等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其目的在于通過體驗式教學法在基礎俄語教學中的具體應用,促使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關鍵詞:基礎俄語教學;體驗式教學;教學模式
0 引言
由于民族文化的差異和教學方法不同,我國在俄語翻譯與語法應用方面存在重學習輕應用、學習應用脫節、書寫能力較強、口語表達較差等問題。許多高校以應試為俄語教學的主要目的,對俄語課程的書本知識和書寫方面比較重視,往往忽略了俄語應用和口語方面的表達訓練,導致許多大學生在實際交流中,雖然俄語語法掌握得比較正確,但語言表達卻不夠靈活合理。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僅會阻礙高校大學生在俄語國家的培養、鍛煉和發展,也會影響大學生對俄語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正確認知。為此,高校基礎俄語教學必須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進,將體驗式教學法引入高校基礎俄語教學中。通過體驗式教學法,提升大學生的學習與應用能力,讓他們既能在實踐中增強知識,感受知識帶來的樂趣,又能得到全面發展,成長為學用方面皆優的高素質人才。
1 體驗式教學法概述
1.1 體驗式教學法的含義
體驗式教學法主要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以教學實際需求為出發點,為學生創設出相應的場景和氛圍,以此激發學生更加豐富的情感體驗,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1]
1.2 體驗式教學法的主要表現
體驗式教學法在高校基礎俄語教學中的應用主要表現在:在基礎俄語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結合俄語學習內容為學生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借助情境再現、角色扮演、現場模擬等不同手段開展體驗式教學,使學生運用自身基礎俄語知識體系感受學習過程,發揮俄語知識體系的價值。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在體驗式教學中在創設的情境中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以此種方式不斷引導學生主動吸收和接受俄語知識,使學生在俄語學習中能夠正確和自如地使用語言。[2]體驗式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教與學雙方交流基礎上的教學方法,倡導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師作為引導和幫助者,轉變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能夠為學生構建交流和互動的體驗式教學情境,最終完成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提升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2 當前高校基礎俄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 教學模式僵化,學習應用脫節
受教育體制和教學模式的影響,我國俄語教學依舊以傳統教學模式為主,對俄語教學的研究和創新不足,教學方式比較單一,教學方法比較滯后。尤其在高校基礎俄語教學中,大多數教學都是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則是被動的接受者,應用實踐機會較少。教師比較注重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對知識的實際應用不夠重視。此種只注重理論知識傳導,忽略實踐能力鍛煉的僵化的教學模式,既不利于學生自身發展,也會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產生不良影響,最終導致學生在實際交流中出現語言表達能力弱、實踐應用能力缺乏等問題。[3]
2.2 實踐應用不足,情感體驗缺乏
在基礎俄語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大多以書本知識為主,忽視利用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和實踐應用的機會,對學生行為和情感培養重視不夠,導致無法有效調動和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學生無法積極主動地參與俄語教學活動中,并通過教學活動產生豐富的情感體驗,感受俄語學習帶來的樂趣。實踐應用不足和情感體驗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師生的互動交流,限制了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嚴重阻礙了教學質量和學生個人素養的提升。
3 體驗式教學法在高校基礎俄語教學中的應用特征
隨著中俄交流合作日益頻繁和深入,社會上對俄語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對俄語專業學生聽力、表達、寫作和翻譯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種發展形勢和教學環境下,大力培養適合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俄語人才,就顯得非常重要和迫切。因此,要對俄語教學進行及時的調整和改革,在基礎俄語教學中有效運用體驗式教學法,以增強學生的情感認知,提高學生對俄語的重視程度,從而為提升學生各方面能力奠定基礎。體驗式教學法在基礎俄語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為俄語教學注入全新的活力和動力,其在高校基礎俄語教學中應用的特征如下:
3.1 師生轉換角色
體驗式教學法在基礎俄語教學中實施,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和束縛,將以教師為主體的傳統教學模式轉換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使學生從教學過程中的被動接受者變為主動的學習者。體驗式教學法的應用轉換了師生角色,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培養了學生不斷創新的思維和意識,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全面發展。
3.2 教學方式新穎
體驗式教學法指借助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增強學生情感認知,提高學生感受能力,以真情實感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學生在教學情境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師可以運用各種新穎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的俄語知識體驗學習過程,從而加深對俄語知識的理解,增強情感認知。體驗式教學法的介入能夠打破傳統教學中的死記硬背模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有助于基礎俄語教學實效性的提升。
3.3 教學手段靈活
體驗式教學法提倡將傳統教學方式和現代信息技術結合,將教學內容講解和多媒體課件演示結合,以直觀新穎的方式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僅可增強課堂的趣味性,而且有效節約了課堂講解時間。在基礎俄語教學中,教師可將一些直觀的圖畫、聽力錄音、實物等引入課堂,使教學內容更加富有活力、更加多元化,以此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
4 體驗式教學法在高校基礎俄語教學中應用的方法
4.1 創新教學方式
體驗式教學法應用到高校基礎俄語教學中,能夠及時轉變教學方式和傳統思想,給予學生充分真實的學習體驗,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和應用的機會,不斷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意識。教師可以結合基礎俄語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例如,在學習與生日聚會內容相關的課程時,可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相關視頻、音樂和圖片等,為學生創設可真實體驗和交流互動的生日聚會情境,引導學生融入情境。同時,也可以在班級內部舉行真實的生日聚會,選取一名學生作為生日聚會的主角,對其他學生發起邀請,然后雙方將邀請和應邀互動的過程演示出來。教師可以借助各種不同手段創新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新穎的教學方式,增強俄語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對俄語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樂趣,投入更多精力和時間學習俄語,提升基礎俄語的教學質量和效率。[4]
4.2 優化課程內容
在基礎俄語體驗式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個體差異和社會發展需求,不斷調整和完善基礎俄語教學大綱,不斷優化基礎俄語課程內容。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能一味注重俄語知識的講解,要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使學生在參與過程中不僅可以掌握知識,而且可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應有效利用網絡資源以完善俄語知識體系,為學生提供不同情境的體驗式教學,使學生通過實際體驗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自身的綜合應用能力。
4.3 培養學生自主意識
在體驗式教學中,教師應充當引導者和旁觀者的角色,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通過為學生提供自主思考和主動學習的機會,使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積極主動地加入俄語學習活動中,通過情感認知,加強對知識的掌握,并在不斷的實際交流中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
5 結語
在我國教育改革的條件下,基礎俄語教學越來越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作為一名高校工作者,要緊密結合形勢發展需要和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實際培養需求,及時更新或轉變觀念,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大膽將體驗式教學法引入高校基礎俄語教學中,結合課程內容為學生創設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真實情境,為學生提供實踐和交流的機會,增強學生的思想認識和情感認知,切實提升高校基礎俄語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王邦紅.體驗式教學法在中職《基礎會計》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中),2014(09):126-127.
[2] 李姝.體驗式教學策略在基礎俄語教學中的應用[J].文學教育(下),2016(03):87.
[3] 楊瑞玲.體驗式教學法在基礎會計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18(01):121-122.
[4] 程玲.體驗式教學法在基礎會計教學中的應用微探[J].中外企業家,2016(26):193.
作者簡介:張舒婷(1990—),女,黑龍江牡丹江人,碩士研究生,牡丹江師范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助教,研究方向:俄語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