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凝
(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510)
時代在不斷進步,大學生成長于現行社會的大環境下,在思想意識、價值取向、行為處事等方面有著鮮明的特點。“95”后大學生逐漸顯示出了他們的特立獨行、張揚個性,他們富有創造力,具有創新精神普遍,對事物有獨特見解,觀點深刻、邏輯嚴密;也有自我意識較強,價值觀多元化,缺乏團隊忠誠感,抗壓能力不足等特點。但這些獨樹一幟的特點如同雙刃劍,都具有兩面性。在充分了解學生特點之后,如何引導學生在學校成長、成熟、發展就必須要緊跟時代,不斷創新。
高校學生干部是指在學生的群眾性組織中擔任一定領導職務的學生,如學生團干部、學生會、班委會干部等。他們有著特殊的工作領域,通過學生干部自身的努力,組織領導普通同學共同發展[1]。因此,學生干部是學生中的骨干力量,在學校與普通學生之間起著橋梁和紐帶的作用,作為一名學生干部,如何把握好自身優勢,規避劣勢,發現自我,充實自我、不斷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問題。
本文以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工商管理學院為例,通過對工商管理學院團總支學生會、青年志愿者協會、黨群服務中心等學生組織的長期觀察、調研,發現學生干部盡管可以完成本職工作任務,但在過程中逐漸出現了“角色意識偏差、能力素質不足、積極性缺失、執行力不強、效能不高、團隊凝聚力不強”等問題,未能充分發揮大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功能,長此以往必然會導致學生素養的提升進入瓶頸期,無法繼續發展。
為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繼續建設隊伍,應對出現的問題,特擬定“筑夢”工程計劃,于2017年3月下旬成立“筑夢”工作室。“筑夢”工作室以“分層次、一體化”培訓體系等方式開展工作,工作室成員主要由工商管理學院團總支學生會、青年志愿者協會成員、班委干部組成,最終面向工商管理學院全體學生。通過發揮工作室的引領、示范、輻射作用,形成集培訓、考核、選拔為一體的學生干部管理模式。
在開展學生課外活動中,要注重營造研究性學習氛圍,以研究性學習引導學生自我發展,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能力,提升校園文化學術品位[2]。“筑夢”工作室不同于過去意義上的培訓,而是搭建一個發展平臺,工作室成員以研究者的身份,圍繞所面臨的、共同關心的問題開展合作研究,通過合作研究中的思想碰撞,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得到進一步的凝練和提升。在工作室機制的推動下,凝聚和培養一批優秀的,形成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人才成長共同體。
“筑夢”工作室的成立標志著工商管理學院在“全人教育”、“朋輩導師”理念的探索、學生素質培養、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等方面又邁出了重要一步。工作室與中山大學“博學”同學會、廣州丹姿集團、廣州龍泰教育等優秀企業單位合作,引入名師資源,打造名師團隊,為學院教育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筑夢”工作室的實施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征集培訓專員,第二階段為開展培訓專員培訓工作,第三階段為開展系列培訓工作,采用“分層次、一體化”等培訓方式培養學生骨干,帶動學生骨干群體研修,形成整體推進、共同提升的良性發展機制。同時,分批推進,因為學生干部在同學中具有較高的威信,是學生心目中的領袖人物,對學生具有較強的號召力和影響力,通過他們的表率作用,能帶動更多的同學積極進取,奮發向上,成為普通同學學習、生活、工作中的榜樣和旗幟[3],由點及面擴大影響力,最終對工商管理學院的學生進行全面覆蓋,激勵工商管理學院的同學們不斷進取、創新、發展。
(一)征集培訓專員階段:為使計劃實施過程更加明確化、責任具體化、開展階段化,擬成立“筑夢”工作室,組建培訓小組。
1.崗位設置
顧問:黨總支書記、黨總支副書記
組長:教師兩名
合作單位:中山大學“博學”同學會MBA班
廣州丹姿集團
廣州龍泰教育
副組長:學生2名
秘書長:學生1名
組員:工商管理學院團總支學生會、素質拓展認證中心、班委干部50余人
2.培訓小組成員條件
(1)團總支學生會部門副部長以上職位人員
(2)表達能力較好、組織能力較強、執行能力較強
(3)有意愿提升自身能力水平的干部
(4)某方面有較深入想法或特長的干部優先考慮
(二)開展培訓專員培訓工作階段:為加強培訓人員工作能力及素質,為干事培訓工作做好準備,工商管理學院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作《大學生各階段素質發展路線圖》(表1),開展相關培訓。

表1 大學生各階段素質發展路線圖
1.培訓內容
(1)時事政策、思想動態
(2)心理健康
(3)人際溝通
(4)工作藝術:工作禮儀、文書寫作、宣傳工作、會議主持等
(5)志愿服務精神
(6)活動開展事宜
(7)戶外拓展
(8)危機事件處理
2.培訓小組的工作職責
(1)及時準確地傳達上級指示,并貫徹執行
(2)定期開展培訓小組內部例會及臨時性會議
(3)負責學院學生培訓工作,制定培訓計劃和培訓大綱,經批準后實施,保證培訓順利實施
(4)各部門協助培訓小組實施培訓活動,并對培訓活動進行指導和評估
(5)培訓專員定期到各部門了解培訓人數、培訓需求情況
(6)做好培訓記錄,分析總結培訓工作,提出培訓管理與課程完善合理化建議
(7)定期向上級反饋培訓工作情況
(8)建立考評激勵機制,通過考核發現并舉薦人才
(三)開展系列培訓工作階段:本階段主要有三個重點任務,分別是自信提升、能力培養及素質拓展。
1.自信提升:培訓小組針對團總支學生會現狀制定全面、系統的培訓計劃。
2.能力培養:工作實踐能力、分析思考能力等方面。
3.素質拓展:社交技巧、志愿服務等方面。
(四)培訓課程設計,結合工商管理學院學生實際情況,課程安排如下:
1.認識自我、發現自我(2課時)
2.團隊建立及管理(4課時)
3.創新思維及工作技能與藝術(4課時)
4.人際溝通技巧、時間管理(2課時)
5.心理素質鍛煉及危機事件的處理(2課時)
6.戶外拓展培訓(10課時)
“筑夢”工作室成立于2017年3月下旬,開展了以《認識自我、發現自我》為主題的第一次工作室培訓專員進行培訓,幫助同學們挖掘自己的潛力,發揮自己的價值。
對培訓專員開展了無領導小組討論形式的培訓,幫助同學們在團隊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明確自身定位;進行了以《團隊建立與管理》為主題的第三次培訓,通過團隊協作類活動讓大家看到溝通和團結的重要性;進行了以《工作藝術》為題的世界咖啡廳活動,得到了工作室成員們的熱烈響應;分別進行了多次手語歌曲培訓,幫助同學們在興趣愛好、才藝方面也有所發展。
培訓過程中同學們都熱情積極,全情參與。經過多次培訓,“筑夢工作室”的成員普遍表示接觸到了系統完整的知識,受益匪淺。
與此同時,培訓專員掌握了一定的培訓技巧后,在工商管理學院團總支學生會各部門、各班級班委干部在部門間、部門內、班級間、班級內舉行培訓、交流、分享活動,均取得了不俗的成效。“筑夢”工作室將繼續運行,全面提升學生干部素養,打造團結奮進、積極進取的學生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