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琛
上海這座美麗的城市從來不缺美麗的公交線路。2016年8月,由市交通委主辦的“尋找最美公交線”評選正式啟動。當時,好幾條滿載榮譽的公交線都是強有力的競爭者。想要摘取桂冠實屬不易,尤其當廣大市民參與進來后,誰都無法改變自己的口碑。
出乎意料的是,大家都不約而同為這一條線路點贊。它就是49路——串起了福州路文化街、常熟路老洋房、衡山路酒吧街,具有濃厚上海文化氣息和歷史情懷的一條公交線路。
上海解放初期,為調整線路布局,發展南北交通直達線,加強上海西區與中心城區的通勤線路,1956年之后,49路應運而生。
由于49路多年來的“明星”地位,一些新式的公交車型總是會出現在這條線路上——20世紀50年代,49路公交曾經使用過的美制道奇客車;1964年,上海公交系統從捷克進口斯柯達(SKODA)706RTO型柴油客車,配備49路,一直使用至70年代末;20世紀90年代后期,49路裝備了當時申城最先進的進口沃爾沃超長公交車;而現在,49路使用的是沃爾沃“三開門”新車型。
49路之所以能當選“最美公交線”,當時主要是基于三點考慮:首先,幾十年來,49路始終都是上海公交系統標兵中的標兵,從車廂環境,到司乘人員的服務態度和質量在上海均是第一流的。乘上這趟車,若要打聽沿途各個站點的周邊情況相信可以得到認真的回應,這會給整個觀景和尋覓過程帶來愉悅和幫助。
其次,49路的行駛路線途經黃浦、靜安、徐匯三區,除了可以游覽位于漢口路黃浦江邊的海關大樓、匯豐銀行大廈,以及人民廣場的上海大劇院和博物館外,靜安和徐匯這兩大上海灘名聲最響的“上只角”里還有不少精華地段,不乏美麗的街道、弄堂和歷史建筑。
第三,盡管上海的馬路七轉八拐比較復雜,但游客只要跟隨49路的線路,再輔以交通圖,找到想看的景點不會太困難。甚至有網友還圍繞49路制定了專門的旅游攻略。
由于49路還途經上海兩大媒體集團(上報和SMG),記者對這條線路也并不陌生,除了沿途的風景,記者還感受到了49路本身與眾不同的美,即服務之美。
一上車,車窗上貼著的服務承諾“五個百分百”便映入眼簾;規范操作百分百,你追我等百分百,特殊乘客攙扶百分百,特殊服務用語百分百,照顧動員讓座百分百。其實,在49路車隊編撰的《49路模范之星服務手冊》中,還有更多“百分百”,只不過車上張貼的五個,既是車隊司乘人員的自律,也是用來請乘客監督的。
而在位于漕溪路上的萬體公交樞紐中,49路只是其中之一。記者在一輛待發車的49路門前看到一位售票員正端莊地站立著。她精神抖擻,化了淡妝,見記者走近便報以微笑。據了解,這是49路車隊創立的服務模式之一——起點站售票員必須站在車門邊迎接乘客。如遇到行動不便或者帶著大件行李的乘客,還需主動上前幫忙。
“乘客們,你們好,我是49路乘務員,工號……;歡迎您乘坐49路紅旗路線車,我們將真誠地為您服務,本班車方向漢口路江西中路;上車請買票。”在每班49路發車前,售票員都會向乘客說上這么一段話,這段話不僅是一份承諾,更是一種態度。
此外,正是在49路車隊的率先努力和倡導下,整個萬體公交樞紐的幾十條公交線候車廊全部實現“坐著等車”。
有同樣感受的,絕非記者一人。在大眾點評網上,記者看到了眾多49路粉絲寫下的評語。有網友這樣寫道:“49路屬于服務明星級別的公交車,也是少有的還有售票員的非分級票價的市區線路。從終點站乘坐,售票員上來有一串歡迎語,真是受寵若驚。每一站停靠,她都會起身揮舞小紅旗讓大家當心。車廂干凈,自帶拖把。難得坐一回,高興。”
的確,最美路線,同樣也是最美心路。
49路這一個先進集體不是一夜爆紅的。在車隊會議室的榮譽墻上,掛滿了獎狀。而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最早的獎狀是1997年的“上海市勞模集體”,這一獎項每五年評選一次,49路已經是六連冠了。還有一面“工人先鋒號”獎狀,是由全國總工會頒發的。
49路車隊的奉獻和榮譽,和一個人有關。那就是全國勞動模范,十六大、十八大代表,曾多年堅持車廂服務的馬衛星。
1991年,馬衛星就加入了上海公交的大家庭。剛開始當售票員時,年輕的她也曾好幾次遇到乘客發火的情況,到終點站后她就忍不住掉眼淚。“那時候駕駛員常常勸慰我,在一線工作上遇到些挫折是難免的,應多理解乘客,放寬心面對。”
隨著經驗的積累,馬衛星開始做一名有心、用心的售票員,她非常善于觀察車上的各種狀況,并對自己提出了要求:必須服務在乘客開口之前。“比如說當一位老人上車時,我就會趕緊說:‘老伯伯,您當心,我來扶您。邊說邊將他扶上車,這樣其他乘客聽見、看見后,就會很自覺地站起來讓座。這樣一來,車廂里的氣氛就變得融洽、溫暖起來,人們都會被我的熱情和善意所感染,相互幫忙。”馬衛星總結提煉了為需要幫助的乘客落實座位的“五種”操作方法,即“留座法、領座法、代抱法、夸張法和致謝法”,被有關部門評為十大先進操作法之一,在上海公交行業全面推廣。
這只是馬衛星很多事跡中一個很小的案例。她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引領整個車隊踐行著這么一種崇高的服務理念:“為了乘客,我們每天都要努力”。
如今,上海公交已走過百十年,但改革發展的腳步從未停止。隨著近年來上海軌道交通的飛速發展,在其壓力之下,上海公交連年調整,逐漸轉型為短駁的用途;與此同時,長線公交的大間隔問題明顯,有些與軌交重合的線路已縮線或取消,但有些線路仍有存在的必要。
全長12.02公里的49路,連接上海體育館與人民廣場。由于途經中山醫院、腫瘤醫院等多家大型醫院,這方面的作用是軌交所無法替代的。而去醫院的老年人多了,就對司乘人員的服務水平提出了要求,這樣的大背景下,49路逐步形成了一條“服務型”公交線路,其“車等人”等舉措讓人稱道。
“服務型公交,可能是短駁型公交之外,在未來軌道交通極度發達之后,大城市公交的一大發展方向。”馬衛星表示。
49路車隊“精雕細琢”的服務方式、服務理念,已成為上海公交行業內一張閃亮的名片。針對49路沿線老年人乘客居多的問題,她還匯編、整理了《49路服務指南》、《服務小冊子》,發給職工人手一冊。
而品牌的傳承和發展需要不斷地培養新生力量。記者從車隊了解到,49路已經建立起一整套服務新秀培育制度,為每位服務新秀建立個人檔案,實行跟蹤管理,做到每半月一次檢查、現場輔導,每月一次服務質量點評、分析,使培育服務新秀工作制度化、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