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
9:30,坐標方浜中路中華路,我踏上4.14米高的911路公交車,在售票員“拉好扶手”甜美聲音的指引下,坐定,俯瞰,只聽“老司機”錢志杰師傅一腳油門,從老西門到武康路,這條“上帝視角”下的小資風景線啟程了,老人和、三聯書店、國泰電影院、Linefriends旗艦店眾多地標性建筑,甩開時間的車輪向身后馳騁而去……
長11.3米、寬2.55米、高4.14米,用“閱車無數”的錢志杰師傅的話說,這輛出身“宇通”雙層公交的身形指數,再完美不過。锃亮紅色漆身,金剛封閉環骨架結構,1.88米高度空間,安全加碼全景天窗,前門處造型像一條鯨魚,好像張大著“嘴巴”,看上去頗為神氣,識別性很強。2018年2月,這批新版雙層巴士強勢回歸,儼然一副“魔都網紅”的既視感。每日“早六晚六”,開著這輛好似“雙層漢堡”的移動陽光房,錢志杰坦言,并不無聊,新車舒適度,完美。
錢志杰,46歲,上海巴士集團四公司911路駕駛員,1991年,錢師傅19歲,他第一次踏進至今陪伴他27年的駕駛室,成為一名光榮的公交車司機,兩年后,上海首條雙層巴士線路“雙層1路”(今911路)的首批運營車輛,輾轉從香港轉運而來,一批英國制造的“紳士范兒”雙層車,正式上線運營。
“那時候雙層車是個‘稀罕物,車子一靠站,乘客一擁而上,站頭瞬間清空。”錢志杰說,當時的運營線路,從老西門到淮海路,終點站上海動物園,小朋友們一路追風而去,一路歡聲笑語。可以說,90年代的“老上海”,追捧雙層車的理由,觀光旅游大于公共服務。
后來,為便于居民出行,911路被“請”進閔行萬科城市花園,成為一條上海為數不多,真正“進社區”的公交線路,方便了許多七寶地區乘客的出行。至此,全上海十幾條聚集雙層巴士車型的線路,帶來的“明星效應”,令駕駛員“神氣”,售票員“朝氣”,乘客“洋氣”。但,面對911這枚“雙層漢堡”,不是誰都有能耐“吃得下去”的。從龍柏到外高橋保稅區,開了七年“936路”公交的錢志杰,2003年才得以“掌舵”911路雙層巴士,成為了911線路目前在職的資格最老的駕駛員之一。
2008年1月,911路敞篷雙層巴士亮相。因其頂層的敞篷設計,觀光體驗感加倍,得到大眾一致“寵愛”,再加上線路途經淮海路、常熟路、武康路等上海最小資的地段。因此,無論酷暑還是寒冬,市民“登高看上海”的熱情,從未有過動搖。
錢志杰一路見證了911路最輝煌的時刻,用一句上海話概括就是“有腔調”。據說911路在當時,可是上海灘撮合率最高的“紅娘”。常有人包下雙層巴士求婚或作為婚車使用,2011年平安夜,一家婚介機構包下了一輛911路公交車,開展了一場“公交情緣”相親派對。300多名單身男女,或互有好感、或一見鐘情、或大膽邀約,搭乘公交車的隨機性正和愛情的真諦暗合:緣,妙不可言。
車輛日漸老舊,客流不再火爆,最不愿看到的“退休日期”,還是來了。2017年12月31日,911路敞篷雙層巴士送走了最后一批乘客,完結了長達10年的服務,乘客們紛紛前來合影“告別”。而在911路停運的一個多月時間里,“撤還是留”的熱議從未停止過。
事實上,在許多市民心里,這條上海唯一在運營的雙層巴士線路,承載的不僅是方便的服務,更是深厚的感情。“雖然911路的客流量降幅還在逐年遞增,哪怕有一名乘客反對,就要慎重考量撤并線的事情。”上海巴士公交(集團)有限公司營運業務部副經理錢永剛坦言。
因為上海道路基礎條件限制,大力發展雙層公交并不現實,再加上資金環節的瓶頸,過高的身價也讓絕大多數公交企業“望車興嘆”。 因911路敞篷巴士的生產廠家已經關閉,更換新車型迫在眉睫。2018年2月,沉寂一月有余的911路重磅回歸。線路上,因新華路道路限制,雙層車無法行駛,分為單層車和雙層車。單層車線路為老西門到航華;雙層車是老西門到武康路。新車取代老車,非敞篷取代敞篷,安全系數增加,乘坐舒適度和觀光條件均要好過以前。
“哇,快看,我們出發啦。”7歲的樂樂坐在二層駕駛位,雀躍無比,因為從小對公交車十分熱愛,他和爺爺奶奶約定,每周坐一次911路。登上雙層車,乘客們都喜歡“坐得高、看得遠”,超大玻璃、全景天窗,風景盡收眼底。車內設施相較老車,更加“人性化”。比如,座位數升級至65個;車內結構采用無尖角設計;樓梯加寬,防護欄保駕;背置式空調,風道送風,溫度均勻;采用一級踏步結構,乘客從車外進入車內僅需邁一步。技術人員還介紹,上層地板與頂板設計高度為1.72米,乘客行走比較方便。
“這個車現在不吸引人了,沒有保留敞篷是唯一的遺憾。”911線路車隊副隊長謝鼎說,由于雙層車人高馬大,經常與淮海路稠密的人行道樹枝“輕吻”,即便是老司機,也需要做好“不能把車劃傷”和“不能把樹碰壞”的平衡。考驗技術之時,更清楚安全為先,安全為大的公交準則。謝鼎告訴《新民周刊》,為了樹立好上海形象,目前,針對911路,還實行了行駛過程中的“突擊檢查”,一方面謹防駕駛員違規,另一方面不斷提醒違章情況。良好的機制,吸引了大批90后,跳槽到911路。“我從濱江線應聘過來的,做五休二,很快就適應了。”王美,1994年生,作為新進二十名乘務員中的年輕一員,她們的團隊將代表著911路肩負起“展示上海形象”的重任。
傍晚六點,錢師傅結束了一天的工作,鎖好車,直奔值班室,接了杯礦泉水咕嚕嚕“一飲而下”。一天出車五六輛,一坐就是12小時,在外人看來枯燥乏味,他們一干就是27年。“這條線路上的常客,我都認識,淮海路上的商店店員,社區的阿姨,經常買菜的花甲老人。”錢師傅說,兒子馬上要上初中了,從五歲起,就是妥妥地跟隨公交成長的一代,兒子愛公交,正如滬上的“公交愛好者”們,愿意按下快門,記錄下“公交成長時刻”,當你看到路口一個個追風少年,背著相機,踩著單車,跟跑911路,他的眼神閃著星光,你的腳步會不自覺地放慢,“如果你問我為什么選擇公交行業,看風景,也能成為別人眼中的風景。”
有人說,地鐵的盛行,誰來開公交,將成為艱難的抉擇。但對于許許多多個“錢師傅”來說,每一天,911路,發生著不同情節的故事,傳遞著城市小人物的樸實感情。公交,就是生活,公交,就是人生。記者從上海巴士集團四公司了解到,預計2018年下半年,根據市民需求,911線路將再次調整至動物園站,帶著越來越多的人,站在“上帝視角”游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