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華
【摘 要】目的:選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接收的60例心絞痛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12個月的跟蹤調查,回顧性的對患者臨床藥物治療效果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調查期間,疾病惡化及死亡病例為0(生存率100%),心血管事件15例(25%),復發心絞痛11例(18.3%),心力衰竭2例(3.3%),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1例(1.7%),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例(1.7%)。結論:為減輕疾病癥狀、改善缺血、預防心肌梗死,采用藥物聯合應用可達到治療效果,對于防治心絞痛疾病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具有傳統手術治療無法比擬的效果。
【關鍵詞】心血管內科;心絞痛;藥物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4-0-02
從醫學概念角度講,心絞痛是由于冠動脈狹窄或(和)冠狀動脈痙攣,導致心肌供血不足造成心血管內科疾病,心前區疼痛是心絞痛疾病的臨床表現,發病嚴重時有可能危機生命。冠心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遞增趨勢,并朝年輕化方向發展。冠心病分為五種類型:隱匿型、心絞痛型、心肌梗塞型、猝死型、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心絞痛包括穩定型和不穩定型兩種,如心絞痛發作頻繁,對藥物治療反應差,應考慮為不穩定型心絞痛,如不及時治療可發展成急性心肌梗死。本院心血管內科采取藥物治療方式,對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心絞痛患者進行臨床治療觀察,并對治療資料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接收的60例心絞痛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心絞痛疾病的診斷標準。男患者49例,女患者11例,患者年齡在47~8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4.5±9.6)歲。對患者患病史進行嚴格篩查,無腦出血、外傷、肝腎功能缺失、凝血障礙、血壓>180/120mmHg、中重度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等相關病史。
1.2 方法
1.2.1 一般治療 注意休息,避免勞累、情緒激動、飽餐、吸煙、飲酒等誘因,同時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等相關疾病;疼痛發作時平臥含服硝酸甘油,必要時給予氧氣輔助;普及相關知識,指導病人配合治療。
1.2.2 藥物治療
(1)控制心絞痛發作
①β受體阻滯藥:口服倍他樂克12.5mg~25mg 日/2次。
②硝酸酯類藥物:發作時服用硝酸甘油,1~2片(0.3mg-0.6mg)舌下含服,或2%硝酸甘油膏或貼片(貼于胸前或上臂)緩慢吸收,用于預防心絞痛發作;二硝酸異山梨酯5~20毫克(日3~4次);單硝酸異山梨酯20mg(日2次)。
③鈣拮抗劑: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 硝苯地平10~20mg(8小時一次);非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 地爾硫卓30~60mg(日3-4次);
(2)抗血小板治療。阿司匹林:150-300mg/天,3天后改為50~150mg/天維持治療,對阿司匹林有禁忌者可換為氯吡格雷,75mg/天。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兩者可同時應用;
(3)調脂治療:辛伐他汀(或其它他汀類藥物)每晚20~40毫克(目標LDL降至100mg/dl以下,或比服藥前降低40%),或瑞舒伐他汀10mg/日。
(4)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卡托普利12.5-25mg/次 每日2-3次,或纈沙坦80mg/次 1/日。
(5)抗凝治療 代表藥是低分子肝素鈣5000u皮下注射12小時一次,連用一周或更長時間。
1.3 評定指標
患者癥狀改善,心絞痛癥狀不再發作,以及患者的心電圖在靜息時出現缺血,后來恢復正常狀態則治療顯效;若患者的心電圖S-T缺血性下降的部分回升>1.0 mm,相關導聯倒置的T波改變>50%,但未達到正常水平,亦或T波從平坦變為直立,說明治療有效;以上指標都未達到則治療無效。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軟件包對所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件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檢驗標準P<0.05則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關于心絞痛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分析
所選取的患者均隨訪1年,1年內60例心絞痛患者,惡化及死亡病例為0(生存率100%),心血管事件15例(25%),復發心絞痛11例(18.3%),心力衰竭2例(3.3%),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1例(1.7%),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例(1.7%)。
2.2 關于患者藥物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
在臨床觀察治療期間60例心絞痛患者接受藥物治療后,有6例患者腹部產生注射瘀斑,2例患者出現頭痛,連續用藥3天后頭痛漸緩解,并未引發藥物過敏、皮疹、血小板減少、呼吸道以及顱內出血等癥狀。
3 討論
上述幾類藥物治療中:①β受體阻滯劑 以無內在擬交活性的阻滯劑為主,可降低心絞痛患者心臟死亡或者心肌梗死的可能性;② 阿司匹林 有禁忌的患者可應用氯吡格雷替代,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可聯合兩者服用。③ 他汀類藥物 除降低膽固醇,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外,還可改善血管內皮功能,抑制炎癥反應,穩定斑塊,促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消退。④ACEI和ARB類 長期服用ACEI及ARB類藥物,能逆轉左心室肥厚、血管增厚、延緩動脈粥樣硬化、減少斑塊破裂和血栓形成。可有效降低心臟性死亡以及心力衰竭的發生率;⑤鈣拮抗劑 通過對鈣離子通道產生抑制,解除患者心肌痙攣狀態。⑥硝酸脂類藥物 硝酸脂類藥物則通過降低患者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狀動脈血流灌注量來緩解心絞痛癥狀。⑦低分子肝素 阿司匹聯合應用低分子肝素效果優于單用阿司匹林。
綜上所述,臨床治療心絞痛多采用控制癥狀,改善患者預后的綜合藥物療法。如藥物綜合治療心絞痛癥狀仍反復發作,則建議患者進行冠狀動脈造影,行介入治療。
參考文獻
王建昌,閻曉霞,劉麗芳,等.活血化瘀雷中成藥與阿司匹林聯合治療慢性穩定性心絞痛的合理性用藥[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05):739-741.
孟繁瑞.黃芪注射液連個丹參注射液治療中老年氣虛血瘀型冠心病心絞痛50例臨床觀察[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1,14(10):158-159.
孟憲玲.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穩定性心絞痛106例[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05(33):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