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梅
【摘 要】目的:對全科護理對社區健康水平的影響進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對象為我社區120例患者,抽簽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各60例患者,給予全科護理和常規護理,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情況進行觀察對比。結果:經過護理兩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以及生活質量均得到改善,但實驗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及生活質量的改善程度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均<0.05.結論:對患者給予全科護理,能夠改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以及生活質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社區身心健康水平,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和推廣價值。
【關鍵詞】全科護理;社區健康水平;影響
【中圖分類號】R4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4--02
本次研究對象為我社區12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并給予不同的護理方式,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情況進行觀察對比。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我院120例患者,進行研究時間為2016年8月——2017年8月,患者本人或家屬已經簽署知情同意書。通過抽簽的方式將120例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各60例患者。實驗組中,男性患者數量為37例,女性患者數量為23例,年齡最小53歲,年齡最大76歲,平均(66.7±5.4)歲;對照組中,男性患者數量38例,女性患者數量22例,年齡最小55歲,年齡最大77歲,平均(67.1±4.3)歲。本次研究已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且全部患者各方面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可對比。
1.2 治療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對實驗組患者給予全科護理,方法如下:
1.2.1 提高護患溝通水平 進行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注意結合患者的文化水平、經濟情況、就醫環境等多方面藝因素與患者進行溝通,從而提高護患之間溝通的效果,并能夠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以增加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和護理依從性。
1.2.2 強化專業操作技能 要求護理人員不僅能夠對各項護理技能進行良好的掌握,還能夠對各項護理技術進行熟練的操作,所以護理人員應該積極進行專業的學習,并在進行臨床工作的過程中積極吸收經驗,促進自身專業素質得到提高,從而能夠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
1.2.3 完善全科護理服務 組織患者參與講座等活動,并編寫相應的宣傳冊進行發放,促使患者能夠對保健、養生知識進行進一步的了解,從而促進患者的身體素質得到提高;建立患者個人檔案,并為患者提供電子呼救系統,以保障患者的不良情況能夠得到及時的處理。
1.3 觀察項目及標準
對兩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及生活質量進行觀察對比。自我護理能力評價標準:采用ESCA量表進行評估,評估內容有四個層面,分別為健康知識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責任感、自我護理技能,總分為172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越強[1]。生活質量判定標準:將QQL量表作為對生活質量進行判定的依據,評估內容可分為七個方面,共32個條目160分,患者評分越高即生活質量越高,反之亦然[2]。
1.4 統計學方法
我院本次研究全部數據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表示和t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對比
表1顯示,經過護理兩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均得到改善,但實驗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改善程度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
2.2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比
表2顯示,經過護理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均得到改善,但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程度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自身健康越來越注重[3],不但對臨床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社區護理的質量越來越好[4]。相對于臨床專科護理來說,全科護理屬于一種新型的護理方式,主要以患者的身心健康為中心,給予患者預防、護理以及保健,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提高,目前已經在各社區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5]。
研究顯示,經過護理兩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以及生活質量均得到改善,但實驗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及生活質量的改善程度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均<0.05.
綜上我們認為,對患者給予全科護理,能夠改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以及生活質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社區身心健康水平,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和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石靜偉.研究全科護理對于社區健康水平的影響[J].繼續醫學教育,2018,(2):163-165.
劉秀麗.全科護理對社區健康水平的影響探究[J].飲食保健,2017,(15):120-121.
孟仲瑩,杜兆輝.實踐社區健康管理提升社區健康水平[J].中華全科醫學,2011,(7):1101-1102.
呂黎,馮正儀.上海市居民對全科團隊服務模式下社區護理利用的情況調查[J].護理研究,2007,(1):81-83.
汪洋,杜兆輝,張怡, 等.基于全科醫生簽約服務的全科助理員模式探討[J].中國全科醫學,2015,(19):2265-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