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宇飛
【摘 要】目的:總結內鏡下高頻電切術治療胃息肉的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醫院收治的胃息肉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內鏡下高頻電切術治療。觀察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100例患者中共切除165處病灶,一次性摘除133處,其余32處需要分次切除。術后有2例患者腹痛、1例嘔吐、2例畏寒,在經過對癥干預之后癥狀消失,無其他并發癥出現。術后3個月進行胃鏡復查,一次性治愈96例,有4例需要進行2次摘除。結論:內鏡下高頻電切術具有較好的應用價值,具有創傷小、術后并發癥少且療效顯著的優勢,值得在基層醫院推廣使用。
【關鍵詞】內鏡治療;高頻電切術;胃息肉
【中圖分類號】R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4--01
胃息肉是指出現在胃黏膜中的增生性病變,主要出現在粘膜和粘膜下層,臨床表現為上腹疼痛、腹脹,是一種良性腫瘤,但隨著臨床對其研究的不斷深入,許多學者認為其屬于一種癌前病變,需要盡早進行治療[1]。內鏡下高頻電切術是該病臨床治療的首選方法,具有微創、預后好、費用低、操作簡單的優勢,受到了許多醫生和患者的認可。本次研究主要針對內鏡下高頻電切術治療胃息肉的效果展開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醫院收治的胃息肉患者作為觀察對象,100例患者中有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齡為26~72歲,平均為(46.8±8.3)歲。入選標準:①經影像學以及病理學檢查確診為胃息肉;②患者及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能配合隨訪調查。排除標準:合并消化道惡性腫瘤、腹部手術史、過度肥胖、凝血功能障礙以及合并精神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內鏡下高頻電切術治療,具體措施為:術前空腹12h,術前30min肌注0.5mg阿托品。胃鏡進入胃部之后,先觀察各部位的病變狀況,同時記錄息肉數量、大小、部位以及有無水腫、充血或是潰瘍。直徑<2cm的息肉直接采用電凝法切除,直徑≥2cm的息肉則需要根據是否出血進行一次或分次電凝切除。切除息肉送往病理檢查。
術后常規禁食3~24h,遵醫囑食用半流質食物。常規口服抗生素3d、質子泵抑制劑7d,根據是否出血給予止血藥物。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組間差異、組內差異采用t值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值檢驗 ,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100例患者中共切除165處病灶,一次性摘除133處,其余32處需要分次切除。術后有2例患者腹痛、1例嘔吐、2例畏寒,在經過對癥干預之后癥狀消失,無其他并發癥出現。術后3個月進行胃鏡復查,一次性治愈96例,有4例需要進行2次摘除。
3 討論
胃息肉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主要是由于胃粘膜組織增生引起的病變,多位于粘膜及粘膜下組織,病灶較小時通常無明顯癥狀,若息肉持續增大可出現腹脹腹痛、消化道出血等癥狀。該病存在癌變可能,癌變傾向與息肉大小、形態以及病理惡化程度有著密切的相關性,因此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需要盡早切除息肉組織,從而避免其惡性病變。對于該病的治療過去主要采用的是外科手術治療[2]。傳統開腹手術需要行一較大的切口,為手術操作預留空間,這就對患者的機體造成了較大的損傷,并且由于手術時間長、術中出血量大,影響了患者的術后預后情況。此外,住院時間的延長也增加了術后感染的發生率,對患者臨床療效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隨著現代醫療技術以及內鏡設備的不斷進步,微創手術在胃息肉臨床治療中越來越受到醫生的關注。目前常用的微創手術有內鏡下高頻電切除術、微波消融術等,各種微創技術的應用使得胃息肉手術得到進一步優化[3]。內鏡下高頻電切術具有微創、出血少、預后好、術后生活質量高的優點,因此越來越受到臨床醫學的關注,也為胃息肉臨床治療提供了新的術式。但內鏡下高頻電切術中需要使用到的儀器設備較多,這就對術者的技術以及經驗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醫師需要不斷的學習此項技術,從而確保手術的順利實施。本次研究觀察中100例患者中共切除165處病灶,一次性摘除133處,其余32處需要分次切除;術后有2例患者腹痛、1例嘔吐、2例畏寒,在經過對癥干預之后癥狀消失,無其他并發癥出現;術后3個月進行胃鏡復查,一次性治愈96例,有4例需要進行2次摘除,這說明內鏡下電切電凝術由于創口小,且對患者的損傷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預后情況,有助于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率,能夠促使患者早日出院,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且隨訪發現二次手術率較低,能夠提高一次性治療的成功率。
綜上所述,內鏡下高頻電切術具有較好的應用價值,具有創傷小、術后并發癥少且療效顯著的優勢,值得在基層醫院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薛建波,陳娟,仝建軍等.內鏡下氬離子凝固術治療胃息肉臨床療效觀察及與多項因子水平相關性研究[J].河北醫學,2017,23(1):138-141.
鄧天偉,羅冬,何治軍等.內鏡下治療胃息肉的方式選擇及其價值探討[J].科學咨詢,2016,34(40):64-65.
劉志斌,高艷林.無痛胃鏡高頻電凝切除術治療胃息肉的安全性及療效分析[J].內科,2016,11(6):924-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