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延妮
【摘 要】有效的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有條不紊的過渡向均等化的目標,在現如今的環境和背景之下,需要進一步的對于醫療衛生體制的改革進行深化,落實新的醫改政策,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對于人民群眾享受安全、便利、廉價和有效的醫療衛生服務提供根本性的保障。在此基礎上,本研究簡單分析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開展的現狀,并且提出一些對策,希望所得結果可以為相關研究領域提供可行參考。
【關鍵詞】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開展利用
【中圖分類號】R19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4--02
引言: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從這種國情的角度來看,為了有效實現公共衛生服務的均等化,從農村進行有效的策略探究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農村的衛生室對于農村來說是一個基礎的衛生機構,其主要任務是對于我國大約70%的人口進行基本的醫療服務,所以它是我國醫療機構當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主要力量,能夠對于實現我國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均等化提供可能。對于農村地區的基本公共衛生的狀況進行調查和了解,研究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開展的利用情況,能夠對于提升我國農村醫療隊伍的服務水平、保障農村居民身心健康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1 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開展利用情況分析
1.1 農村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均等化成都地區存在差異性
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落實到現在,在農村的各個地區都順利的開展,而且現如今各類的指標已經開始朝著一定的趨勢逐漸上升。農村居民的健康檔案以及孕婦的健康管理等都得到了明顯的進步,預防接種問題和對于相關兒童的健康管理,傳染病的控制等工作也得到了有效的落實,從綜合角度來看都能夠說明公共衛生服務的能力效率可以提高居民的整體健康水平。但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程度存在有較大的地區性差異。有研究人員在對于湖南省14個州市的基本公共衛生工作情況進行年度考核,最終得出,在組織管理角度、項目自查、項目執行、資金管理和日常監測等各個方面,長株潭等經濟發達的地區要比大湘西地區更加的優越,而且傳統項目開展的狀況也比新增項目要優越。還有研究人員對于江西省的六個縣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實施情況進行調查,最終得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程度相對較低,特別是在城市和農村之間存在有較大的差距性,進而能夠得出各個地區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存在有參差不齊的情況。
1.2 農村地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部分項目預期未達標
有研究通過調查和分析得出,從農村角度而言,農村居民的健康檔案的構建效率相對較差,檔案管理存在有混亂不堪的情況,而且更新率較低,利用率不足。而且農村的老年人口的慢性病以及患者的管理工作正處于瓶頸當中,農村慢性病患者在接受隨訪的頻度、隨訪的內容、隨訪的完整度、患者的滿意度和依從性等方面都相對較低。農村地區的傳染病控制工作面臨著嚴峻的形勢,因為我國的農村地區的衛生條件相對較差,很多鄉村醫生對于傳染病的治療水平有限,所以導致院感控制的意識相對較差,無法全面的對于病情進行控制,使得農村成為傳染病控制的薄弱環節。農村地區的健康教育水平下的調查,居民對于健康知識的知曉率較低,而且農村地區六歲以下兒童的規范化管理效率相對較差。
1.3 農村衛生室的基礎設施不足,人員隊伍參差不齊
農村衛生室基礎設施配套存在不足的情況,而且村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存在不足。有研究認為,當前村衛生服務登記當中公共衛生服務比例都沒有超過50%,表明村醫目前的衛生服務主要以醫療為主,而公共衛生服務相對開展不足。再加之鄉村醫生的醫療隊伍參差不齊,公共衛生人才短缺也會對于農村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開展產生一定的阻礙。它主要表現在,雖然農村醫生配備較為充足,但是相關隊伍的整體素質卻并不高,鄉村醫生的學歷相對較低,而且醫生的年齡和性別存在分布不均的情況。農村地區存在有公共衛生專業人員短缺的情況,而且農村醫生的公共衛生知識水平存在著參差不齊的狀況,對于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開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1]。
2 關于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開展的建議探究
2.1 需引起政府的重視,強化宣傳工作的力度
政府必須對此工作進行重視對傳統觀念進行轉變,要求所有的職能部門能夠分工協調工作。政府需要將發展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列入工作的整體目標,對于相關部門的職責進行明確,并且能夠重點的強化對于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對于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網站進行完善,對于城鄉之間的財務投入力度進行平衡,可以通過法律和政策等相關方式對于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經費投入進行作用。還要強化宣傳的工作,使得公眾參與到其中,這樣能夠擴大公眾參與,提升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效果,同時也能夠推動項目的發展。可以積極的通過各種非政府組織和媒體輿論的積極向導作用,傳播正確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理念,能夠有效提升農村居民對于項目認知度,使得農村居民公眾參與率大大提升。
2.2 促進專業機構的參與,明確鄉村兩級分工
為有效保證服務的質量,需要調動專業的機構進行參與,農村地區的基層人員公共衛生服務能力,無法對于當前的日常工作需求予以滿足。而從對于疾控機構和婦幼保健等相關機構的服務體系來看,應該加大力度對于基層醫療單位進行技術指導和業務培訓。同時需要要求政府部門定期的組織專業的小組人員,對于基層的公共衛生服務質量進行監督和考核。落實經費的優化和分配工作,明確鄉村兩級分工。需要針對于當地的實際,基層公共衛生服務基本情況,合理的對于鄉村兩級職責范圍進行劃分,理清鄉村兩級對于各項目標的職責和任務,強化鄉村兩級通信和溝通工作。
2.3 強化對于鄉村醫療隊伍的建設,推動農村公共衛生服務信息化建設 為提高服務能力,需要促進農村公共衛生隊伍的人才建設,需提升收入和待遇,幫助農村解決養老保障的相關問題。加大力度堅持全科醫師的規范化培訓工作,并且對于培訓的長效機制進行不斷完善,加大力度促進農村衛生的適宜技術和相關實踐技能的培訓,要不斷提升在職的農村衛生人員的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并且有效充實農村地區的公共衛生人才隊伍。要促進和其他相關部門的信息化系統的建設工作,不斷的促進信息的共享,要面向公眾提供各種疾病的預防控制工作,提升科學管理的水平,提升衛生服務的質量和衛生服務的效率。
3 結語
綜上所述,本研究簡單分析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開展利用的現狀,同時分析一些相關的策略。筆者認為,只有從群眾的實際需求出發,為農村提供切實可行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條件,有效的健全農村的衛生服務體系,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農村的公共衛生服務能力。
參考文獻
王蕾,崔穎,王祿生.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開展利用情況研究[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3,30(01):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