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杰
內初班(新疆區內初中班)學生民族成分多,生源性質不同,如有雙語類、民考漢類、漢考漢類,差異大,其中漢考漢類和民考漢類的漢語水平較高,雙語類學生漢語水平低,少數雙語類學生甚至不會說漢語,表達溝通能力很弱。他們大多12歲左右,不遠萬里來到石河子接受疆內初中優質教育,通過三年努力后,70%左右的學生如愿以償考上了內高班(內地高中班),其余部分學生因為考試分數低,沒有考上內高班,回到生源地;有的學生因為語言不過關、學習壓力大,甚至中途轉學。
那么影響內初班學生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呢?應該怎么解決這些問題呢?根據平時的教育教學觀察,分析研究,影響內初班學生成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來到內初班學生小學階段學習接受漢語的程度不同(漢語學習有模式一和模式二兩種),直接影響到他的漢語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而這項學習能力在短期很難有質的提高。針對這一短板,學校在排課時,要有針對性地對雙語生開漢語課;各科老師在授課時、布置作業時應加大對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學校和班級也要多次組織漢語口語演講比賽、作文競賽等活動,通過豐富有效的活動,切實提高雙語類學生的漢語表達能力、寫作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
其次,內初班學生的書寫習慣不規范,如字跡潦草,用左手寫字,導致速度慢和規定時間內完成考試任務效率低,考試成績不理想。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學中,老師要及時發現、糾正學生的寫字習慣、坐姿問題;由于內初班學生是住校生,周末不回家,故要利用周末時間開設書法課進行強化訓練,通過組織書法比賽等活動促進學生書寫水平、書寫速度的提高。
第三,內初班部分學生衛生習慣不好,易生病,常見疾病如腮腺炎、水痘、腸胃病等,精神狀態不佳,甚至有的學生病假時間長達一學期,經常耽誤學習功課時間,導致學習時間不能保證。因此,學校要每月召開內初班生活學習總結大會、生理衛生報告會等,讓老師和學生提高認識,都關注衛生習慣;班主任和生活老師要加強衛生習慣養成教育,將衛生習慣養成作為學生綜合考核的必備項目,以此讓學生重視;內管辦要加強班級、宿舍、學生個人衛生的檢查評比,結果與班級和班主任考核掛鉤,以此讓老師重視,并督促老師和學生及時整改不良的衛生習慣,適應集體生活;在換季時、傳染病多發時,學校工作人員要嚴格消毒,宿舍和教室要開窗通風,生活老師要每天進行溫馨提示,如加減衣物等。
第四,由于內初班學生集體住宿,加之年齡小,自控能力差,常常不能按時就寢,打鬧,除影響休息外,宿舍很難形成良好的課余學習氛圍,宿舍成員群體學習趕超目標欠缺,全靠課堂和晚自習時間學習,故學習成績不理想。為此,一方面要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教育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目標;班級成立學科學習競爭對手,將結對的學生按照民族成分的不同,分配到一個宿舍,利于形成學生間相互競爭、相互幫助的良好學習氛圍。另一方面,內管辦、生活老師要加強宿舍就寢、電子設備使用等的管理,對于違反的學生及時進行批評教育,幫助學生改正缺點;學生會組織成立內初班學生互助自律委員會,實行內初班學生值周制度,管理制止不按時就寢、打鬧等不良行為,全面提高內初班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第五,由于內初班學生年齡小,經歷少,遇到人際交往中的問題不能及時合理化解,導致部分同學之間人際關系差,久而久之造成學生心理壓力大,甚至將自己封閉起來,身心健康受到影響,情緒受到影響,無心學習。為此,心理健康老師要針對性地上好心理健康課,教會學生如何處理好人際關系;對學生心理健康水平進行排查,通過排查,對有問題的學生及時干預解決,實行個體咨詢,并進行追蹤;對于新生及時開展適應性團輔活動,從正面教育,積極引導;同時,在日常教育教學中,班主任要做一個細心人,有耐心、細致全面地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性格、家庭情況、思想狀況等,對學生思想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第六,由于內初班學生是封閉式管理,接觸校園以外的社會實踐活動少,知識面窄,學習方法死板,從而導致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能力弱,知識牽引能力不夠。針對這一問題,老師備課要備學情,教學中老師多利用歸納對比法,教會學生梳理、歸納對比學過的知識,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檢測訓練,專題訓練,總結經驗得失;在班級內部成立學生師徒結對,優等生帶學困生,不斷地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第七,大部分內初班學生均來自農牧民家庭,家庭整體文化水平低,家庭教育水平低,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另外,家長不在身邊,家庭教育缺乏,家長督促不到;家長不會漢語,無法和老師交流,不能及時掌握學生在校信息,不能有效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問題。對此,一方面,學校有效開展教師和內初班學生家長結對子活動,老師勤于和家長聯系,將學生在校情況詳細地告知家長,并提出好的家庭教育建議;另一方面,老師利用送內初班學生暑假返鄉的時間機會,對所教班級和學生進行家訪活動,全面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教育。
總之,在內初班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不僅要注重知識教育,更要注重學習方法和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自行獲得知識和技能的能力。
參考文獻:
趙晶晶.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踐探索[J].成才之路,201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