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__邵沙拉 攝影__邵沙拉(署名除外)

大阪的通天閣是當地的標志性建筑(攝影__時代樹暴走)
當我需要去大阪住上一陣時,心情復雜。
一方面,日本無疑是我最喜歡旅行的國家,無論什么時候去,無論去幾天,無論是在東京暢快迷失,還是在大農村山形啃芋頭,都會是一年到頭最開心的幾段回憶。可另一方面,我好像偏偏對大阪愛不起來。看起來,這是一座只與餐廳和購物有關的城市。如果你直奔這兩樣主題,以“吃倒”而揚名天下的大阪一定會超乎想象地滿足你。而如果你和我一樣,稍微喜歡安靜一些、本地一些的體驗,想要在這里挖掘打卡景點之外的驚喜瞬間,卻似乎成了一個令人皺眉的難題。
還好,我在大阪住上了一陣。
我住進了位于大阪玉造的街區,這里屬于“暗越奈良街道”的一小部分,和大名鼎鼎的哲學之道一樣,這一長條富有歷史意義的街道曾入選了日本道路百選。奈良時代,這是從難波到平安京最近的一條路。江戶時期,大名們前往江戶參勤,往往也會途經這里。現如今,往昔的人來人往,在這里只留下了一個“二軒茶屋舊跡”的石碑作為見證。

到過大阪的朋友絕對不會忘記大阪美食的絕妙滋味(攝影_我酒既旨)
盛開的鮮花和街角的面包飄香是時代新生,兩側低矮整潔的居民住所則保留了摩登時代難得的庶民氣息。無論一天中何時走過,這里的安靜總是令人忍不住腳步都要放緩,生怕走快了,就鬧出了聲響。
紅色的地磚之上,騎著自行車的本地居民像日劇里那樣匆匆而過,只那么一瞬間,我便開始忘了自己身處的,是那個再喧囂不過的大阪。
有居民的地方,商店街當然少不了。日本的商店街多設置在車站附近,這一帶也不例外。和這座城市在游客面前的象征——心齋橋商店街相比,一臉樸素樣的玉造商店街里裝著的,是實打實的起居日常:蔬果、鮮魚、肉鋪,食之所需通通都有,衣物、廚具、書店,平價才是生活之本。而藥妝店里賣得最好的,并不是什么閱讀量10w+文章里的榜單之物。
我在商店街的大阪燒店門口坐下,迫不及待讓那熱氣騰騰的香味在嘴里蔓延開。這不是什么游客拿著攻略紛至沓來的人氣店,我能見到的,只有騎著自行車來的老爺爺,穿著深色西裝的上班族,和說說笑笑的成群學生。他們匆匆而來,打包上一份熟悉的滋味匆匆離去,而我因為貪戀這美妙的本地氣息,竟差點忘記要奔赴下一站。
TIPS
1.推 薦 購 買 YOKOSO OSAKA TICKET,1500日元,包含一張公交pass(不限當天使用)和一張關西機場至市內的南海電鐵的特急車票,比常規的大阪周游券便宜800日元。
2.大阪海游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族館之一,因擁有巨大的鯨鯊而聞名,是親子出游人氣景點,如果家庭出游可以考慮將它劃入行程范圍。乘坐地鐵中央線至大阪港站1號出口,徒步5分鐘即可到達。
即使是在日本,多數路面電車都面臨著撤廢的結局,那緩緩而行的風景早已成為多數城市被封存的回憶。在浮華的大阪,于1900年開始營運的阪堺電車卻被保留至今,成為這座城市里唯一的百年路面電車。
登上這種僅有一節車廂的小型電車,我享受著輕微搖晃。在這里遇見游客的概率微乎其微,同行的,多是離不開這條線的本地居民。看見我站在駕駛室門外努力拍照的樣子,坐在另一側窗邊的中學生默默將適合拍照的座位讓給了我,我無聲致謝,他低頭報以羞澀笑容。




攝影__我酒既旨
和激動人心的大山大水相比,和浮生若夢的紙醉金迷相比,這一小段光景里路遇的片刻畫面,同樣能帶給我萬分欣喜。鐵軌兩邊有向日葵和不知名的花叢在盛放,低矮的房屋里,不知裝著誰家的快樂和憂傷。電車很快開上了路面,和穿梭于前后左右的汽車一起,乖乖遵守著紅燈停綠燈行。我也很快來到了大阪人的信仰中心:住吉大社。
雖然于游客而言,這個名字稍顯陌生,更何況提及寺廟神社,總忍不住要把京都的拿出來做個比較。不過,眼前這座相傳創建于公元211年的千年神社,不僅歷史足夠悠久,在本地的受歡迎程度同樣驚人:每年初詣(日本新年),來此參拜神明的人多達200萬左右,規模堪稱關西第一,而大阪人民更是將其愛稱為“すみよっさん”(住吉桑的意思)。
作為大阪人,川端康成自然也是要把這里寫進自己的作品里的。在短篇《反橋》中,他曾寫下“比起登橋,下橋的話更令人心生畏懼啊”,而令大文學家畏懼的,就是這座擁有大角度拱形橋身、通體朱紅的太鼓橋。
穿橋而過,便抵達了神明的領域。這天并沒有任何活動,夏日的午后,只有蟬鳴能打破清靜。走進遮天蔽日的樹蔭之下,倒也覺得有絲絲清涼。我直奔楠桾社的招福貓而去,舉著右手保佑生意興隆的小貓和舉著左手保佑家庭平安的小貓,密密麻麻排在一起,可愛得令人毫無抵抗力。有趣的是,如果每個月都來買招福貓,連續4年搜集滿48只,便可以換一只中型的招福貓。連神社都如此用力賣萌,不帶走一只,簡直說不過去。
從楠桾社出來,很容易便拐進吸收了天地神明靈氣的寶地:五所御前。這里最好玩兒的,便是“撿石頭”。圍繞巨杉的石柵欄里散落著密密麻麻的碎石,有的上面分別寫著:五、大、力。相傳只要能找齊一組三顆,便可以獲得壽力、福力、體力、智力、財力。
30秒便在亂石叢中找齊了的我忍不住發出了低嘆,旁邊的兩個日本姑娘大概讀懂了我的開心,和我一起笑了起來。雖然可以在一旁購買護身符帶把三塊小石頭裝走,但我選擇了將它們碼好擺在角落。萬一有人去那個小角尋找,豈不是也可以獲得一下就集齊的快樂?

大阪熱鬧的街頭(攝影_我酒既旨)
我愿意將“像本地人一樣旅行”這種迷人的說法定義為:盡可能去體驗和感知本地人所體驗、所感知的一切。畢竟,閃著光的城市名片在網絡訊息里已看了足夠多次,某種程度上,把時間全花在復制人盡皆知的場景里,反而是種極大的奢侈。而那些能令我怦然心動的瞬間,確實也從不是萬人皆喜的場面。遇見一朵花開,遇見一片雪落,需要的是時間也是運氣,而所有遇見的前提,是那一點點做出“不游客選擇”的勇氣。
付出多少意想不到,或許就有機會換回多少驚喜。
所以,當我在晨間醒來,慢慢跑過每日所居的歷史街區,穿過無人街道,在大阪城公園的森林里盡情深呼吸的那一刻,我終于和多年前那個在大阪城公園另一頭人擠人的自己,做了告別。

廈門航空日本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