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紅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羊肉及其制品的消費量不斷上升,涮羊肉、烤羊肉等都深受消費者的喜愛。然而部分商販為了獲取不法利益,利用食品質量檢測手段的不足,用價格相對低廉的肉類冒充羊肉或者將其摻入羊肉中進行販賣,尤其是羊肉卷和羊肉串等加工后的羊肉制品,消費者難以從形態紋理和肉質口感上對其進行識別,這種摻假造假的行為嚴重干擾市場秩序,影響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合法權益,因此加強對該類食品的品質鑒別十分必要。
羊肉中含脂肪少,蛋白質豐富,含有較高的鈣、鉀、維生素B1等,膽固醇含量也低。以熱量來看比牛肉高;以鐵質含量來看,又比豬肉還多。羊肉既能御風寒,又可補身體,對一般風寒咳嗽、慢性氣管炎、虛寒哮喘、腎虧陽痿、腹部冷痛、體虛怕冷、腰膝酸軟、面黃肌瘦、氣血兩虧、病后或產后身體虛虧等一切虛狀均有治療和補益效果,因而深受人們歡迎。盡管規模化羊場不斷擴大,肉羊存欄量不斷增加,羊肉的產量逐年增長,但基于羊的繁殖和生長特性,一時難以滿足市場需求,且羊肉價格多年高位運行,一直呈平穩上升趨勢,不法分子在利益的驅使下,利用大多數消費者不具備識別真假、優劣羊肉的常識,用劣質羊肉代替優質羊肉,或用廉價的豬肉或鴨肉甚至用狐貍肉、老鼠肉添加色素、香精制作出假冒的羊肉來欺騙消費者。而一些消費者卻不知道自己吃的羊肉竟然不是真的。特別是在街道烤肉串和火鍋涮羊肉,更加難以識別。所以,為了家人的身體健康,應掌握識別真假、優劣羊肉的知識。
成塊的分割羊肉很容易辨別,但目前羊肉卷、凍羊肉和羊肉串摻假比較多。羊肉中摻入豬肉或鴨肉或其他肉,壓實冷凍或冷凍后刨肉卷。直接用豬肉、鴨肉或其他肉摻上羊肉、香精、羊肉粉等,有些還摻色素,加大了辨別難度。摻假常出現最多的地方就是烤肉串,方法簡單,烤熟后更難辨認。
鑒別真假羊肉主要用“一看、二摸、三煮、四嘗”的方法。一看,看顏色和紋理。真羊肉卷呈粉紅色或淡粉色,假羊肉卷顏色呈鮮紅色或血紅色。真羊肉肥瘦相間,間隔小,不明顯,即白肉和紅肉是相接,肉質嫩,紋理清,很自然,呈大理石花紋。假羊肉肥瘦相間的很少,白肉和紅肉是分開,無明顯紋路,白是白,紅是紅,層次分明。二摸,解凍后用手感辨別,徹底解凍后真羊肉用手去撕,白肉和紅肉是相粘連的,即肥肉應該是一絲絲夾在瘦肉里的,分布自然均勻;假羊肉片或肉卷立刻就被分辨出來,通常是肥瘦各占一邊,互相分離,用手一捏就會分開,而且看起來像是拼接而成。三煮,真羊肉卷下鍋后顏色依舊為粉紅色,浮沫較少,假羊肉卷下鍋后顏色會變黑,而且產生很多浮沫,大約煮2分鐘左右,真的羊肉變緊實了,假的被沸騰的熱水沖擊后散開,顏色也變得不自然。四嘗,假羊肉吃到嘴里發硬,真羊肉卷雖然有膻味,但嚼起來卻很香。
使用豬肉或鴨肉摻假制成的羊肉卷對人體沒什么危害,但如果用于未經動物衛生監督部門檢疫,來歷不明或不新鮮的肉制作會對身體帶來危害。這種肉很可能攜帶對身體有害的病毒細菌,特別是狐貍肉、老鼠肉就更可怕了,對人體危害極大,再就是過量添加色素、香精,人食用后容易引起添加劑中毒。
羊肉品質受品種、性別、屠宰年齡和營養水平等因素的制約,科學的評價指標有羊肉的顏色、氣味、大理石紋、系水率、失水率、酸堿度、嫩度、熟肉率等。優質羊肉要達到細嫩、色鮮、可口、大理石紋等。
羊肉主要有新鮮、不新鮮和變質之區分,也有羊齡大小之別,挑選時應在羊肉的顏色、彈性、粘度以及氣味上加以鑒別。新鮮羊肉色紅有光澤,質堅而細,有彈性,不粘手,外表微干,氣味新鮮,無異味;不新鮮羊肉色暗,外表干燥或粘手,肉質松弛,無彈性,略有氨味或酸味;變質羊肉色暗,無光澤,粘手,脂肪呈黃綠色,有臭味。冷凍時間較長或反復解凍的羊肉,發白或現暗紅色,肥瘦相間的脂肪部分會變黃。老羊肉肉色深紅,肉質較粗;羔羊肉肉色粉紅或淺紅,肉質堅而細,有彈性。帶骨羊肉,骨骼越細的說明羊的年齡越小,肉質也更加柔嫩。山羊肉紋理較粗,肉色較深,脂肪較少,山羊肉薄片放在開水里立即卷縮成團;綿羊肉紋理較細,肉色較淺,脂肪較多,綿羊羊肉薄片放在開水里形狀不變,舒展自如。老公羊膻味較重,肌纖維粗糙,肉色深紅;羯羊肉質鮮美,膻味很輕;老母羊肉質松軟,膻味較重。
市場調研結果表明,流通領域中的羊肉有不同程度的摻偽造假現象,其中尤以摻雜鴨肉現象最為突出,羊肉的質量安全逐漸受到消費者和市場監管部門的重視。因此,建立一種準確度高、重復性好的檢測方法,對于相關部門加強對市場的監管十分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