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逢旺
(福建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福建 福州 350001)
盡管城市化的快速發展能夠給與人們諸多益處,但是其發展過程中由于不合理的建設,從而導致的環境等生態問題也隨之而來。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阻礙了我國現代化進程的環保、綠色、可持續發展。因為濱水生態景觀是集人文、歷史、地理、自然等于一體的綜合性設計建設任務。所以,在沿江城市濱水生態景觀的設計上要充分考慮各種因素,必須按照整體性、因地制宜、以人為本、生態性、經濟性原則進行景觀設計、生態設計、保護區設計。在不影響整體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實現景觀設計的最優化,實現人文于自然的最大融合,實現自然資源的最大利用,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沿江城市濱水生態景觀合理、科學的設計建設。
城市景觀就是在自然環境的基礎上加入了人為因素,是人為和自然相結合的產物,是人類文化與自然環境的綜合體現。除此之外,大多數沿江城市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并依據該優勢,沿江建設的生態景觀更是獨樹一幟,更能夠體現出人文與自然的融合。因此,在國家的提倡下,越來越多的沿江城市生態景觀被設計出來,沿江生態景觀的建設在現如今的社會發展中占據著越來越重的位置。
為了滿足人們生活質量的需求、改善城市環境質量、充分利用沿江優勢來美化城市、實現人文與自然的和諧,沿江城市的濱水生態景觀的設計必不可少。
①沿江城市濱水生態景觀的設計目標中最為根本的就是為了提高人們生活的質量,由于現如今的城市為了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不斷征用土地建立高樓大廈,商務區、工廠更是比比皆是,城市環境不斷被破壞。因此,為了人們健康的生活,城市需要一抹抹綠色來點綴。②城市中的人們天天見到的都是一幢幢高樓大廈,百無聊賴的生活著,遠離自然讓人們變得乏味無趣,做事毫無激情可言。這時在沿江城市建立濱水生態景觀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不僅可以美化環境,更重要的是可以創造一個舒適愜意的環境,給城市中的人們增添一點生活樂趣。③由于城市化的不斷提高,城市周圍的自然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大大超出環境的自愈能力,這就很容易導致自然災害的發生。除此之外,雨季時,如果沿江地區地勢較低,就很容易發生洪水倒灌,嚴重損害人們的人身財產安全。設計建設濱水生態景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自然災害的發生,保護人們以及城市的安全。④沿江城市占據著良好的水利優勢,依據該水利條件建設濱水生態景觀是當地政府發展城市建設必要的一步。現如今資源彌足珍貴,對于沿江城市來說,充分利用該資源實現效益最大化勢在必行。
①首先要考慮到整個該濱水生態景觀的空間整體性、功能布局整體性、構筑造型整體性、濱水空間整體連續性以及人行交通路線整體性,以此在整體上設計出更為合理的生態景觀布置方案。②其次,在進行生態景觀設計時要充分結合當地的地形地貌,植被覆蓋情況,從而在最小的該變量下設計出具備當地特色的生態景觀。③再者,濱水生態景觀的設計還要考慮到其實用性,即要以人為本,服務為先為設計準則,增加生態景觀的舒適性、參與性等,實現該景觀的功能、現代、生態三方面的完美結合。④然后,要考慮到當地的生態環境因素,切實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保證該景觀的生態可持續性。⑤最后就是需要考慮到該施工的成本,盡可能的進行優化設計,合理規劃相關設施的設置以及施工材料的質量,從而在保證生態景觀的合理以及質量前提下盡可能減少施工成本。

圖一 三明市東牙溪水系連通及綜合整治工程
沿江城市濱水生態景觀的設計是依據景觀生態學,充分利用水利優勢,因地制宜規劃設計景觀元素、景觀分布的過程。因此,濱水生態景觀不僅美觀還符合生態學的原理以及要求。以三明市東牙溪水系連通及綜合整治工程為例,其設計內容主要可分為:環境景觀、水質改善、河灘修復、水文化設計以及水利工程與生態景觀的融合設計這五個方面,以保證濱水生態景觀建設的完整以及建設的質量。如圖一
(1)環境景觀:水環境景觀可以通過兩個方面進行提升。首先,要通過營造多種多樣的場地空間,為使用者提供更多不同體驗;其次,通過河灘整理設計,形成多元的視覺空間,實現生態景觀的空間層次感。
(2)水質改善:景觀區域內的水體需要滿足人們觀賞及體驗的需求,因此必須凈化水質、保持水流量。①凈化水質主要是通過生態涵養、曝氣復氧等生物凈化措施改善河流水質;②保持流量主要通過水系連通、生態補水等措施解決河道水流不暢、水量不足的問題。
(3)河灘修復:在河灘地構建生態植物涵養帶,為了加強凈化效果,植物配置上根據不同水位進行多層次復合式設計,枯水位以下配置沉水植物,枯水位至正常蓄水位配置挺水植物,正常蓄水位以上配置濕生植物,局部配置中生植物,并且針對性地選擇氮、磷凈化效果好、抗沖性較強的品種。
(4)水文化設計:濱水生態景觀設計離不開當地的文化風俗,三明市自古以來都是人才輩出,精神文明迸發的城市,是“閩學四賢”后裔繁衍生息、開拓發展的福地。所以,東牙溪水系連通工程設計中緊密融入“四賢”的思想,從而體現出閩學文化中卓越的人文素養、道德精神以及深蘊的教育傳統。
(5)水利工程與生態景觀的融合:生態景觀的設計與水利工程的設計要緊密聯系,比如:三明市東牙溪生態堤防工程在進行河道堤岸加固施工的同時還在進行河道清理整治、景觀修復等生態整治工作。最終不僅加強堤岸的抗洪能力,還修復河道兩側的生態景觀,最終達到了生態型防洪工程的效果。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目前由于我國社會發展的比較迅速,人們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生活環境也被逐步破壞,導致人們的生活質量大大降低。除此之外,沿江城市具有很大的水利資源,如若不加以利用,就將導致資源的浪費,還有可能導致自然災害的發生。所以,為了緩解人們生活的壓力、改善城市環境,城市濱水生態景觀設計建設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