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斌
(福建地礦建設集團公司, 福州 350002)
隨著社會發展進步,城市空間越來越擁擠,地下室空間利用尤為重要。由于地下室建筑一般都在巖層或土層中周邊環境復雜,為保證地下室空間使用,滿足各項功能要求,因此控制裂縫濕澤不滲水漏水已成最基本要求。
本文以某地下室二層建筑為例,建筑一邊緊鄰市區內河水系較豐富,通過對該地下室混凝土墻板施工,探討地下室混凝土墻板裂縫產生的要因并使其得到有效控制。
福建地礦科技綜合樓位于福州市塔頭路緊鄰晉安河,地下室二層防水等級二級,剪力墻長366米,高4.5米,厚400mm,采用C45P8商品砼。內設兩個戰時人防區,高低壓配電室,車位60個,因此該項目地下室混凝土墻板澆筑質量直接影響地下室的各功能使用。
2.1 現狀調查
通過對公司已完施工項目地下室墻板實地調查,對產生裂縫墻板統計對比,并對裂縫形式進行匯總分析,歸納為以下5大類裂縫,是主要因素,其間查閱《高層建筑施工手冊》(第二版):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其水化熱引起的混凝土內外溫差>25℃時,出現貫穿性溫度裂縫的概率達99.3%以上,另據《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范》(GB50496-2009)P11頁所述“3.0.4混凝土澆筑塊體的內外溫差(不含混凝土收縮的當前溫度)不宜大于25℃。因此溫差裂縫應作為地下室墻板施工質量中主要解決的問題。
2.2 成因分析
形成溫差裂縫的原因分析有以下幾點通過下圖表示:

主要因素為:1)、水泥在水化過程中要是釋放出一定的熱量,而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斷面較厚,表面系數相對較小,所以水泥發生的熱量聚集在結構內部不易散失。單位時間混凝土釋放的水泥水化熱,與混凝土單位體積中水泥用量和水泥品種有關,而砼配合比的選用直接影響到水泥的用量,對比以往工程分析:凡每立方米砼(標號相同為C45P8)水泥用量越大,則溫度裂縫數量就越多,粉煤灰取代水泥量越多(10%以內),溫度裂縫就越少。因此配合比選用不當是要因。
2)、剛澆筑不久的砼,尚處于凝固硬化階段,水化的速度較快,適宜的潮濕條件可防止砼表面脫水而產生裂縫。而大體積砼水泥用量大,水化熱大,消耗的水也隨之增大,在澆灌后,如砼養護不及時,混凝土內水分將迅速蒸發,使水泥水化不完全。而水分蒸發造成毛細管網彼此連通,形成裂縫。并且大體積砼具有結構厚、體形大、鋼筋密等特點,導致內部溫度不宜傳遞出來,使內外溫差大。所以選擇科學的養護方法,保持大體積砼表面的濕度、溫度,降低砼內外溫差尤為重要。3)、根據施工驗證,一般剪力墻一次性澆搗的常規長度為30m~40m,對超長剪力墻應進行再次分割、優化,并采用“跳倉法”施工。因此一次性澆筑超長也是主要因素。
3.1 制定辦法
1)配合比的選用,委托多家單位試配配合比,從中擇優。為提高混凝土抗滲透性能和抗裂能力,在配合比試配時采用摻入部分約水泥用量15%的優質粉煤灰替代水泥,降低水化放熱和因此產生的溫度應力,并可起到提高混凝土后期強度和抗滲性能的作用。在一方面摻入TW-10/HEA高性能泵送劑/抗裂防水劑,等量取代膠凝材料,利用其在混凝土硬化早期產生的化學預應力,補償了超長結構中混凝土的收縮應力,延長終凝時間。
3)砼澆筑后專人養護,因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80%游離水要蒸發,這部分多余的水蒸發后在混凝土內部留下許多毛細孔,進而產生裂紋。成立專門養護小組,在墻頂安裝帶有細孔的塑料管,采用淋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14天。混凝土凝固后松動對拉螺栓,使墻體模板與混凝土面略有點縫隙,在頂部澆水注入模板內,起到減少收縮和保濕作用,拆模后及時采用塑料薄膜包裹并加蓋麻帶噴水養護,養護期隨時觀察混凝土表面,確保養護質量。
通過原因分析,并制定實施辦法,項目拆模后一個月,對地下定墻體進行全面檢查,整個地下室大體積墻體拆模后觀感良好,混凝土內實外光,未出現貫穿裂縫。僅在外墻外側發現有幾處細微裂紋,經過一段時間觀察未見擴展,故不做處理。土方回填后三個月檢察均無任何滲漏現象。
5.1 地下室超大體積混凝土墻板裂縫產生主要原因為配合比控制、施工工藝、養護控制內外溫差。
5.2 科學合理選用原材,精選配合比,合理選用抗裂防滲外加劑,適當采用粉煤灰替代水泥降低水化放熱,在配合合理施工方案工藝,兩者相互結合,可以很好控制地下室砼的裂縫產生。
5.3 砼的養護至關重要,制定養護方案,專人養護,及時保溫,合理控制內外溫差可以有效控制裂縫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