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錫明
[關鍵詞]實撥珠算;模擬空撥珠算;腦想珠心算;游戲
珠心算是“珠算式心算”的簡稱,是以傳統的珠算為基礎,通過實際撥珠訓練,到模擬撥空珠訓練再過渡到影像撥珠。最終在腦中形成珠像運動進行計算的技能。形象地說,就是在腦子里打算盤,它從依靠珠算到脫離珠算,通過視覺、聽覺、觸覺把抽象的數字變成直觀算盤映像,并在腦中快速完成計算過程。
一、科學的教與學及訓練的理論依據
教學與訓練只有客觀地遵循幼兒教學原則,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確定科學高效的教學方式與訓練途徑,才能實現珠心算教與學及訓練質量的最佳優化。珠心算是眼、手、腦等多種感官并用的心智技能。著名心理學家加里培林認為,心智技能的形成過程可分為五個重要階段:(一)活動的定向階段,即先知道什么和怎樣去做;(二)物質與物質化階段,即借助實物、模型、圖形等進行動手操作:(三)有聲言語階段,即要離開實物用出聲音語言完成活動,是智力活動的開始:(四)無聲的“外部”言語階段,即以聲音表象、動覺表象為支柱進行與外部言語相似的默語活動;(五)內部言語階段,即憑借簡化的內部言語,不需要有多少意識參與就能自動化進行智力活動。加里培林的心智技能形成階段理論為我們幼兒珠心算技能訓練及教學方法指明了方向。
二、珠心算的教學方法與訓練方法
(一)實撥珠算。就是實際撥珠算。它是珠心算的基礎,通過幼兒熟練的算盤撥珠。刺激大腦逐漸使幼兒在大腦中留下清晰、正確的腦像圖。
1.數的實撥練習方法:
(1)單手撥人算珠,單手撥去算珠。
(2)雙手撥人算珠,雙手撥去算珠。
(3)寫一寫、畫一畫、貼一貼、涂一涂等方法進行珠與數的互譯訓練,促進幼兒數、珠映像的記憶。
(4)注重記憶力訓練。①聽數撥珠;②看數撥珠(閃卡片);③聽數畫(貼)珠;④看數畫(貼)珠(閃卡片);⑤看珠記數(閃卡片);⑥記憶兩個珠寫數(閃卡片);⑦記兩個數畫(貼)珠(閃卡片)。
教學建議:
(1)在試一試、撥一撥訓練時,爭取做到先右手,再左手,后雙手,反反復復地練習。教師要及時糾正幼兒操作時出現的錯誤動作。
(2)閃卡記數、記珠時間1秒或2秒,根據幼兒能力情況由教師自己掌控。
(3)看數記數訓練可以轉化為聽數記數訓練。
(4)教學時注意運用故事、游戲等形式進行導人教學,用掛圖、圖片、多媒體等輔助教學。調動幼兒有興趣參與學習活動中來。
2.珠算加減法練習
要熟練地進行加減法的珠算,就必須讓幼兒靈活、熟練、準確地運用好湊數歌和補數歌,幼兒不一定掌握其計算原理,但是要學會計算的方法尤為重要。
教學建議:
(1)在每節課上都先復習背誦湊數兒歌、補數兒歌,也可以讓幼兒做游戲(如找朋友)來復習湊數歌、補數歌或其他有趣的形式練習湊數兒歌、補數兒歌。
(2)多進行單手、雙手、一檔至多檔的練習。
(3)課前需要復習已經學過的內容,并且選擇與例題相關的題目。從易到難做練習。
(4)多位數加減教學與練習時,注意讓幼兒兩手同時操作,左手撥高位檔算珠,右手撥低位檔算珠。教師要注意檢查每個幼兒的操作動作是否正確,及時糾正錯誤的指法,一定要求幼兒雙手同時撥珠并強調雙手四指聯撥動作一次性完成。
(5)練習時,可以開展小組或個人的競賽活動,將珠心算融入游戲活動中,調動幼兒珠心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模擬空撥珠算。它是珠心算的另一種姿勢。是在實撥的基礎上模擬空撥珠動作,借助手的運動,促進腦中形成清晰的珠像,它比實撥少了觸覺感,是比實撥更高的一種技能,在珠心算形成過程中,更要特別強調模擬空撥珠的訓練。
(三)腦想珠心算。幼兒經過實撥珠算、模擬空撥珠算以后就可腦想珠算了,即手不模擬珠算,腦想算盤,在腦中形成珠像運動,達到最高境界——珠心算。珠心算訓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定要扎扎實實、刻苦訓練,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模擬空撥珠算、腦想珠心算的訓練方法與實撥珠算的訓練方法基本相同。要特別注意左手、右手交替練習,(先左后右,過渡到多用左手)。實撥算珠、模擬空撥珠珠、腦想撥三結合,一定要循序漸進,從簡單到復雜。
三、珠心算教學與訓練的游戲化
(一)幼兒游戲對幼兒發展的作用。
1.游戲對激發幼兒語言交往的積極性。
2.游戲能夠增強幼兒的自信,滿足幼兒的心理需要。
3.游戲有利于幼兒自主性、探索性、獨立發現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
4.游戲有利于幼兒創造力的發展。
(二)根據幼兒珠心算教育的內容和要求,我們創編和改編了大量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有趣的游戲,使幼兒積極、愉快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
1.“給小動物喂食”、“小貓釣魚”等是數、珠、物對應的游戲。
2.“水果涂色”、“小兔采蘑菇”等是數珠互譯,記數、記珠的游戲。
3.“小袋鼠蹺蹺板”、“鯉魚跳龍門”、“放飛小鳥”是記憶力訓練的游戲。
4.湊數、補數的游戲有“搖搖樂”、“找朋友”、“動物采果子”、“栽花朵”等。
5.滿5加、破5減與進退位加減的游戲則有“百寶箱”、“砸金蛋”、“摘蘋果”等。
6.綜合運算練習的游戲有“小豬運西瓜”、“青蛙吃蟲”、“郵遞員”“找鴨媽媽”等等。
(三)靈活運用和指導各種形式和性質的游戲在不同形式的游戲中,教師分別以不同的角色身份進行指導。在個別玩和結伴玩的游戲中,教師一般以童心觀察者的身份觀察幼兒的游戲,了解幼兒游戲能力及行為表現,對幼兒游戲的行為加以分析,并作記錄當幼兒需要幫助時,在以引導者的身份,以不干預幼兒的游戲為準則,給予幼兒及時幫助和間接指導,促進游戲的順利開展。
在小組玩和集體玩的游戲中,教師以參與者的身份或以游戲角色的語言提出建議,進行與教學要求有關的指導,即使游戲的玩法有些“出軌”,教師也不要用強制、命令的方式加以干預,而是讓幼兒在不同的玩法中體驗、比較,從而發現最佳玩法。
總之,幼兒通過珠心算教學與訓練,不僅僅是學會一種特殊的計算方法,而且可以開發大腦智力,提高幼兒具有超常的心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