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翔
過敏,現代醫學認為是人體的一種“過分”的免疫反應,當我們聽到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紫癜等疾病時,都有些“聞虎色變”的感覺了,可能一口海鮮,一個雞蛋,一杯牛奶,一陣風,一粒煙塵都會讓我們痛苦萬分,心想,如果連灰塵都過敏,這日子還怎么活啊!
最近,董小姐被蕁麻疹折騰得不行,她在網上曬出了過敏原測定檢驗報告單,除了吸入性的粉螨、屋塵外,還有蛋白、牛奶、蝦等總共高達20余項。
一般來說,有過敏性體質的人腸壁通透性也比較高,胃腸功能會比較差,一些異體的蛋白質或其他類型的可能導致過敏的抗原物質容易直接進入血液循環,從而刺激人體的免疫系統產生抗體,稱之為“致敏”。
“兒童階段主要表現為對牛奶、雞蛋、大豆等過敏,而成人階段主要表現為對花生、堅果、海產品等過敏。”浙江省中醫院中醫內科主任醫師金濤認為,食物過敏沒有傳染性,但有一定的遺傳傾向。比如,母親是過敏性體質,其孩子就能有50%的可能性。父親是的話,則孩子有30%的可能性。父母都是,那孩子屬過敏性體質的可能性就在70%以上。這種過敏體質是先天稟賦所致,也即所謂由遺傳而成的過敏體質。
金濤發現,臨床上有30%的過敏性疾病患者存在睡眠不好、亞健康的情況,因此,精神狀態高度緊張,造成免疫系統失衡也是誘發過敏性疾病的原因之一。可喜的是,現在很多人主動去醫院看過敏。
金濤說,一些慢性過敏性疾病會對藥物產生耐藥性,不易斷根,還容易出現一些代謝性問題,甚至加重焦慮抑郁癥狀。對于慢性過敏性疾病脫敏止癢,只是隔靴搔癢而已。這就是為什么脫敏治療會有效果,但卻很短暫。中醫往往從根源著手調節免疫系統,有不錯效果。
中醫角度來講,過敏性疾病皆責其先天不足,亦即自身免疫力低下,肺腎陰虛,腎氣未充,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容易過敏的本質其實是里陽虛,這里有遺傳因素的影響,亦有后天生活環境和方式的影響,而過敏原,只是一個導火索,讓這座“火山”爆發。
“雖然過敏原是一種外感病邪,但是一般人接觸后并不會產生不適,只有過敏體質的人才會導致過敏性疾病的發作,所以過敏體質才是過敏性疾病之本。”在金濤看來,過敏原種類繁多,而且有很多過敏原是難以避免的,所以只有改變病人的過敏體質才是“治本之策”。他設計了一個衡宜系列治療方,核心是二至丸包括女貞子和旱墨蓮兩味中藥,有滋陰的作用,在扶正氣、溫腎陽的基礎上,透散邪氣,驅邪外出,里外皆治,方才可將病邪連根拔起。中醫的理念就是讓過敏這座“活火山”平穩下來。
過敏性哮喘、濕疹、蕁麻疹,大多都跟陰虛風燥或是血虛風燥有關系。因此,在飲食上,特別應該避免過于辛辣、過于溫熱的東西,像牛羊肉、酒這些東西,我們都應該盡量少吃,盡量選擇新鮮蔬菜水果。
對于季節性的過敏性疾病,患者要對自己的身體有足夠的認識,然后再進行合理的飲食搭配,才能預防慢性疾病的發生。倡導養生的同時,不要一味地進補,少吃煎炸油膩的食物,要營養均衡,多吃些營養蔬菜有助于身體排毒。
即使是鍛煉也要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金濤提醒,像過敏性鼻炎、過敏性濕疹、過敏性哮喘患者,跑步這項運動并不一定適合,因為,跑步往往會誘發這些過敏性疾病發生。相反,游泳反倒會緩解,甚至對這些疾病起到輔助治療作用。就比如,大家最熟悉的游泳健將傅園慧,小時候身體條件并不好,還患有哮喘疾病,她的父母為了增強她的體質,讓她學習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