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我們生活在都市還是鄉村,當地的建筑、歷史、產業結構等因素都形成著各自獨特的地域精神。也正是因為每一座城市擁有歷史延續至今,以及當下的精神氣質,才讓生活在這些地方的人們活得更好。同樣,按照城市職能劃分,在縣一級的城市,同樣閃耀著自己的文化基因和時代光輝。
城市文脈就是城市的一部文明史,是形成和積淀城市性格的文化基因,也成為一座城市的氣質和精神。在世界文化遺產中,能夠詮釋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完整古城當屬平遙。
在社會變革的劇烈震蕩中,唯獨平遙古城幸運地完整保存下來。無論是傳統格局,還是歷史風貌,都保存得相當完好。在這座明清時期的縣城里,各類建筑和設施,包括城墻、街巷、民居、商鋪、衙署、寺觀等,依然原汁原味。
1997年12月,平遙古城作為現存唯一完整的中國古代城市的原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1屆世界遺產大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大會這樣評價:“平遙古城是中國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杰出范例。平遙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
一個健康的社會,是有溫度、有人情味、能給人以力量的。同樣,一個古老而具有特色精神根脈的縣城樣貌不僅僅體現在她的傳統之中,更有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所擁有的實實在在的群相價值追求。而這種精神,既體現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蘊,也指向未來發展的理想與路徑。
近年來,平遙縣積極培育平遙好人模范建設,選樹“平遙好人”,弘揚好人精神;出臺《平遙好人表彰評選辦法》,每兩年從“平遙好人”中評選5至10名感動平遙好人,宣傳表彰傳遞正能量;電視臺開辦“平遙好人”專欄,平遙政府網開通“平遙好人”網頁,在向社會傳遞向上向善正能量方面取得了突出效果。
為了深化群眾“做好人,做善事”,將善行文化理念傳播更廣,平遙縣持續發力,突出長效抓志愿服務。完善志愿服務招募系統,繼續招募志愿者,各鄉鎮、各文明單位組建了志愿者服務隊,在社區開展“三關愛”志愿服務行動……
砥礪奮進新時代,匯聚平遙精神是一場永不停歇的全城接力,每一位民眾都是這場接力賽場的重要一員,每個人身上都彰顯著這個時代、這個地方的特質與精氣神。只有每一個人都能發揮著自己的正能量和熱情,才能共同繪就平遙古城幸福的生活圖景。而身邊的善行義舉,不僅提醒著平遙這座城市,好人就在你我身邊,更直接彰顯著平遙這座城市的良心、品性和精神。
不久前,在舉行的第十四屆中國(深圳)文博會上,“2018中國最美縣域”榜單正式公布,江西婺源名列其中。
婺源是徽州文化的聚集地,也是眾多名人的祖籍地。它不僅有古老的村落,更有詩意的自然生態。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這里是閩浙贛革命根據地的重要區域之一,又是皖浙贛邊區三年游擊戰爭的中心。解放戰爭時期,這里是華東局在皖浙贛邊建立第二戰場的中心區。在這里,留下了無數紅軍游擊隊戰士的足跡;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中,譜寫出了錚錚傲骨與可歌可泣的歷史篇章。
在高度重視文化自信的今天,在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的當下,婺源創新提出“綠色+紅色”旅游發展思路,將紅色基因融入旅游發展之中,助力脫貧攻堅。近年來,婺源縣人武部整合革命老區建設等資金1000多萬元牽頭推動了大鄣山鄉莒莙村皖浙贛紅軍紀念廣場建設,將中共皖浙贛特委舊址——吳氏“至德堂”打造成紅色教育基地;在許村鎮洙坑村恢復了中共婺源縣委舊址,建成了婺源革命歷史紀念館;在太白鎮修復了婺源第一個黨組織——曹門村黨支部舊址……不忘初心,才能匯聚精神,更好地出發。
新時代的婺源精神既包括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也蘊含著往昔古徽州人的文化傳統。在“發展全域旅游、建設最美鄉村”目標的引領下,苦干實干的創業精神、精雕細琢的工匠精神、攻堅克難的擔當精神等,都是婺源精神面貌的重要底色。
前不久,婺源開展了“紅色家書”精神暨“家風家訓”學習教育主題活動。在賦春鎮嚴田村家風傳承教育基地,大家集體誦讀朱子家訓,分享聆聽老黨員講述家風故事;在許村鎮洙坑村,大家瞻仰了中共婺源縣委舊址和婺源革命歷史紀念館,重溫了入黨誓詞……在點點滴滴中形成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濃厚氛圍,進一步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正在為婺源“發展全域旅游、建設最美鄉村”凝聚強大的精神能量。
民勤縣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東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是一顆鑲嵌在古絲綢之路要道上的綠色寶石。早在2800多年以前,這里就有人類生息繁衍,創造了“沙井文化”。西漢武帝時,在縣境置武威縣、宣威縣,后又置武威郡。1928年,因“俗樸風醇,人民勤勞”易名為民勤。
如今,民勤既秉持傳統的淳樸鄉風,也緊隨發展大潮。在民勤縣城內,“崇文尚德、包容創新”的武威城市精神宣傳語隨處可見。
“在文明社區、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行業、文明校園以及文明家庭創建當中,要將體現城市精神的內容轉化為創建體系的指標,讓更多的群眾發揮主體作用,參與到城市的群眾性精神創建活動當中來,真正使崇文尚德、包容創新的城市精神全面轉化為市民精神氣質和文明素養。”民勤縣文明辦負責人如是說。
閱萬卷書,行萬里路。在民勤縣,追求富足的精神世界、增強個人精神力量,致力于全面發展的縣域風貌正煥發著生機和活力。民勤縣把全民閱讀作為提升地方文化軟實力的主要抓手,圖書館、農家書屋、職工書屋、電子借閱機、數字圖書館等公共閱讀設施的建設不斷完善。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相適應的面向基層、惠及大眾、兼顧重點的全民閱讀推廣服務體系正在形成。
民勤縣圖書館館長表示,“在踐行城市精神過程中,廣泛開展全民閱讀、經典誦讀等活動,努力將全民閱讀活動培育成公民教育的品牌項目,讓濃厚的文化氛圍浸入城市建設的每一個角落,讓崇尚文化成為市民的自覺行動”。
此外,民勤縣作為全國防沙治沙重點縣,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方面,也在不斷創新,比如樹種選育、林草自然更新等,以創新精神和實干勁頭推動實現綠色發展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