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菡丹
“青年是共青團的工作對象,對青年的要求,也就是對共青團工作的要求。此次我當選團十八大代表,參加團十八大會議,是榮譽,更是責任。作為一名基層團委書記,一名中學青年教師,我將繼續扎根教育沃土,不負重托,砥礪前行,讓中學共青團在改革中永葆生機,為培育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英才貢獻自己的力量。”
共青團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日前在北京召開,在會議間歇,來自黑龍江代表團的何顯貴代表接受了本刊記者的專訪,在聆聽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王滬寧同志代表黨中央向本次大會的致詞后,他深有感觸。
何顯貴介紹道:“哈爾濱市第三中學于1923年建校,是首批黑龍江省示范性高中,2017年榮獲首批全國文明校園。多年來,學校不僅教學成績突出,也以團學工作見長。我校是全國學聯第26屆委員會委員、全國高中共青團聯盟理事、團中央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工程示范學校。2014年承擔團中央《與人生對話主題實踐活動》試點工作,2015年獲批團中央全國重點課題《當前高中學生社團建設的問題和對策研究》。1999年,我校獲得全國首批五四紅旗團委。今年,我校又榮獲全國五四紅旗團委。”
而這些成績的背后是學校團委書記何顯貴和4000多名團員青年的共同努力。1982年出生的何顯貴畢業于哈爾濱師范大學政教系,是哈爾濱市第三中學校團委書記、政治高級教師、哈爾濱市骨干教師。他曾獲全國優秀團干部、黑龍江省德育先進個人、黑龍江省優秀團干部、黑龍江省優秀志愿者等稱號。
7年前,身為政教系教師的何顯貴通過公開競聘,當選為哈爾濱市第三中學校團委書記。自此,他不僅是一名老師,而且是一名團干部。
曾經,他踏實肯干,扎根教育,做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師;奉獻他人,服務社會,做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師;加強學習,不斷創新,做有扎實學識的好老師;敢于扛鼎,春風化雨,做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
現在,他要在做“四有好老師”的同時,努力推進中學共青團改革,從實際出發,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充分發揮團支部、學生組織、團干部的積極作用,“哈三中的學生95%以上都是共青團員,他們思維活躍,自主性強,個性鮮明,敢于提出自己的主張,是哈爾濱市學生中的佼佼者。把學生們培養成理想信念堅定、素質發展全面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一直是哈三中團委的努力目標。”何顯貴說。
為了這個目標,何顯貴多年來始終加強組織建設,改革優化組織制度和運行機制,提高團組織的先進性和戰斗力。落實團委書記直接聯系班級團支部的蹲班制度,指導團支部建設。認真落實“三會兩制一課”,精心設計團會、團課內容,多種形式開展一學一做主題實踐活動,提高活動實效。通過校園之星、優秀團員團干部等評優、評比活動,發揮典型的示范作用。
此外,建設“一心雙環”組織架構,支持學生會、社團聯合會、廣播站、新媒體中心、國旗班等學生組織獨立開展工作。同學們利用假期制作的入學導讀手冊《三中行》、《社想》,邀請兩位省狀元、優秀學生分享經驗,上好開學第一課。改組學生會,設置學生團委副書記,牽頭組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團主義思想研習社,每周一進行理論學習、經驗分享等,加強對團干部的培訓。組建權益部,經常性為經濟困難、學業困難等困難中學生群體提供幫助。
同時,何顯貴不忘創新思想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豐富活動內容和活動載體,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他帶領學生們深入挖掘每周一的主題升旗儀式、開學式、18歲成人儀式、畢業式等儀式的內涵。充分發揮《馨綠》校報、班級黑板報、走廊墻報、校園廣播、官方QQ、“哈三中團委”微信公眾平臺等校園媒體的作用,傳播正能量,主動引領學生的思想潮流。
其中,“今天表揚你”展板已經設置6年,隨手傳遞校園正能量。制作笑臉墻,讓微笑傳遞力量。微信公眾平臺哈三中新媒體中心負責管理,他們還同時進行視頻采集制作、大型活動直播。“2017屆高三,我們嘗試把畢業式、十八歲成人儀式、高考動員結合起來,邀請知名校友八月長安,直播關注量近40萬。”
團委還開展生涯教育系列活動,邀請校友寫生涯故事,走進校園進行生涯分享。開設學生助教崗位,做好代際傳承。加強《馨思講堂》建設,讓更多的老師、更多的學生在講堂中學習、交流、成長。“我們還引進了世界知名的TEDx演講活動,目前已經舉辦三屆。”
何顯貴還帶領學生們設計了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清明祭掃英烈、一二·九演講比賽、抗戰勝利紀念等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讓學生不忘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每年“讀書月、學雷鋒月、傳統文化月”等8個主題活動月,每月一主題,一共200余項活動,學生可以在科學節中聆聽院士講座,在二手書市中交換圖書,在藝術節上大地彩繪,科學與藝術、青春與夢想得到激揚與釋放;在省內率先開展研學旅行活動,走進哈衛校學習心肺復蘇,走進南崗勞動技術學校學習樹皮畫、驢皮影,走進安天科技,感受祖國強大科技實力……
談及建立健全以志愿服務及社團活動為核心的實踐育人制度,培育學生核心素養,何顯貴微笑著說:“我校學生全員都是注冊志愿者,依托志愿者聯盟,精心設計,走進老年之家、關愛腦癱兒童、幫扶貧困學生、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在教學樓大廳設置愛心交換站,讓志愿服務、愛心捐助日常化。學生還組建支教聯盟,他們走進平房區99區支教,連續一年利用周末,為學生進行輔導答疑,他們還多次赴鐵力、方正、安達等支教。”他認為,新時代的中學生不僅需要溝通協調能力、實踐創新水平,更需要有“天下興亡,我的責任”的使命和擔當。
何顯貴坦言,學校共青團工作的一大亮點就是加強對學生社團的指導和管理,打造有哈三中品味的學生社團體系。“我們開發哈三中社團管理系統的功能,發展互聯網+社團管理。加強對社團指導教師、社團聯合會成員、社長及社團成員的培訓、管理和指導。社團課進課表,使社團活動更加規范化。”
目前,學校的兩個校區共有社團近百個。各科“學霸”組建的理學會輔導低一年級的學弟學妹,每天中午從未間斷;模擬政協社團的提案兩次作為正式提案提交全國政協會議上討論;作為全國最早組建的模擬聯合國社團之一,在團中央全國中學生模擬聯合國大會上獲得個人、團體最高獎;美式辯論社團在哈佛大學舉辦的世界高中生辯論大賽中獲得亞軍,燈謎社團獲團中央全國百強國學社團稱號……
在團十八大分組討論中,何顯貴認真地說:“今年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講話,進一步指出,廣大青年要勵志,立鴻鵠志,做奮斗者。高中階段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環節,是學生從未成年走向成年、個性形成、自主發展的關鍵時期,只有不斷加強政治引領、思想引領,才能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