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琳
湖北宜昌市的李女士和老伴前段時間上山采茶,后因發熱和多處皮疹,先后住院。醫生檢查后發現李女士老伴的腹股溝處有3處焦痂,同時醫生在她的小腿上也發現了1處同樣的焦痂。醫生判斷老兩口患的是恙蟲病,是被恙蟲叮咬所致。
恙蟲病患者多有野外作業史,潛伏期5~20天,該病起病急,有高熱、毒血癥、皮疹、焦痂和淋巴結腫大等特征性臨床表現,嚴重者可因心肺腎衰竭而危及生命。如出現這些癥狀,要當心“中招”:身體出現無痛紅丘疹,0.3~1.0厘米大小,繼之形成水皰,中央部位發生壞死、出血,并形成圓形或橢圓形黑色痂皮,多見于腋窩、腹股溝、會陰部及肛門周圍等部位。
自從氣溫升高以來,醫院感染科已收治20余例恙蟲病患者,較往年增多。這些患者發病前均有戶外活動經歷。夏季戶外活動增多,要注意預防:
1.雨后初晴,最好不要坐在草地上。如果要到草地上活動,最好穿長衣長褲。
2.野外游玩,除穿長衣長褲外,其他皮膚暴露部位及袖口衣領等處涂上蚊蟲趨避劑。
3.兒童最易出現叮咬后被忽視、繼而發生重癥的情況,家長要做好防護措施。
4.如果在草地或灌木叢活動后發生不明原因高燒,要認真檢查身上是否有蟲叮咬的焦痂,特別是隱蔽部位如會陰部、腋窩、腹股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