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辛

一位多年相識的妹子,突然扯著我聊天。聊了幾句后,她說:為啥你寫作和聊天,感覺不是一個人啊。我問,何出此言。她說:寫作的時候挺理想的,聊天挺實現(xiàn)。我說:理想是個奢侈品,要看你消費不消費得起。
促使她產生這番感慨的原因是她告訴我她要去澳大利亞留學。
我問:為什么要去?她說:在國內呆著處處不順,生存不下去。她還帶點自我調侃地解釋道:人長得也不好看,在工作方面的專業(yè)能力嘛,也一般般。
這姑娘,好像把自己看得挺透徹。我又問她:在國內生存不下去,出國就能生存下去嗎?她無語。我又問她:在北京呆得不順利,試過其他城市沒有?她說:其他城市還不是一樣的!反正在國內呆得憋屈。我要出國去開始新的生活。
出國也許是一種轉變人生的契機。有時,環(huán)境巨變,帶來生活態(tài)度巨變,生活境遇也隨之轉變,是有可能的。但我更擔心的是另一種情況:你在這里活得不好,便幻想著“詩與遠方”。而一旦到達想象中的“詩與遠方”后,卻發(fā)現(xiàn),那里并沒有你理想中的生活。原因嘛,恐怕很簡單,在這里,你是你,去了遠方,你還是你。
就怕你的內在并沒有改變。就怕你是缺乏改變內在提升內在的耐力或能力,于是寄望于“詩與遠方”,好像到了遠方,生活自會改變。
而30多歲出國,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里重新開始,并不是說完全沒有希望,但生活不是電影,是什么會支持你生活的改變呢?
沒想清楚這個問題,“詩與遠方”便是逃避,“理想”更像是夢幻泡影。希望不要到頭來,你經(jīng)歷了在遠方的夢想破碎,卻又嘆何苦當初。
如果我之前的文章中透露出一種傻呵呵的理想主義色彩,就好像一個鼓吹“人就應該義無返顧追求自己理想中的生活”的二哈哈中青年,那是我的不對。真的,其實在我內心,深知堅持理想主義生活態(tài)度的不易。
這個世界誘惑太多,而理想主義者往往要堅守很長時間的清貧。理想主義看起來浪漫,實際上卻是真正實力的較量。
許多“人生贏家”的勵志故事看起來光鮮亮麗,令人向往。然而這類故事往往不會告訴你全部的真相。就像你在屏幕里看到一個完美的人兒正在炎夏里保持著完美的形象,令你生起無限羨慕之心,哪里知道,人家在屏幕之外的下半身,正穿著褲衩,雙腳浸泡在涼水里降溫。
我本人寫過不少富有激勵效應的生活故事,但對于這類題材的文章,我內心從來都是矛盾的。因為過猶不及,稍微分寸處理不當,就走向了激勵的反面,變成了一碗毒雞湯。而這個時代絕大多數(shù)的自媒體人們烹雞湯之際才不會想到是不是會毒害你。他們要的是眼球效應,要的是將你的一顆心牢牢鎖定。
按照理想主義的態(tài)度和方式生活是挺不錯的,但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的,并不那么容易。說白了理想主義就是個奢侈品,你得擁有買單的能力。如果你連養(yǎng)活自己的能力都沒有,為什么幻想著要過上神仙一般的日子?為什么你連走還沒學會,卻幻想著飛?
我碰到好多錯把“追求理想”當成屏蔽一切常規(guī)工作和常規(guī)努力方式的人。甚至在我所推崇的福建雙溪,一個啟發(fā)普通人藝術思維激發(fā)生命活力的現(xiàn)代烏托邦式所在,我也見到不少在我眼里跟傻子一樣的青年。本來沒什么工作能力,卻不熱愛自己的工作,也不急著提升自己的專業(yè)能力,而是幻想著通過藝術拯救自己。于是跑到雙溪,在那里沒有來自老板的壓力,沒有業(yè)績的考核,不管你是多窮的屌絲,只要你還有一口飯吃,就扎在那里,一扎幾個月,甚至經(jīng)年,整天胡畫亂涂,反正也沒有誰來批評你畫得像一坨屎。
說到畫畫,如果一門心思扎進去,尋找心靈感受力的打開,尋找藝術表達力的建立,那也是值得期待的,至少你是在用心澆灌你的夢想之花。但一些人在那里整天東晃晃,西晃晃,今天跟這個結交知己,明天和那個暢聊人生。迎來送往,通宵達旦,鬼哭狼嚎,還美名其曰“徹底打開了自己”。時光并沒有體現(xiàn)在畫布上的精進,青春卻又悄悄萎縮了一大節(jié)。
這樣的人,與其說是尋求藝術悟道,勿寧說是,逃避自己慘不忍睹的失敗人生,而一味逃避的后果,只是更失敗的人生,一塌糊涂,一地雞毛。只怕一覺醒來,悔之晚矣。
理想從來不是逃避現(xiàn)實的借口。理想更不是揮灑荷爾蒙卻逃避生活艱苦部分的美麗謊言。能量守恒定律告訴我們,最甜的果,往往需要最艱苦的努力,才能孕育成熟。
這個世界從來不會允諾我們,以最輕飄飄的方式,就可以過上美好的生活。我甚至可以說,我們每個人來到世間,并沒有被設定一個前提:我們都應該過自己最喜歡的生活。
原始社會里,人們生來就需要善奔跑,否則會成為猛獸的盤中餐。人們還需要學會艱苦地采集,并有戰(zhàn)勝猛獸的本領。這才成為一個生命得以保存自己的前提條件。脫離這個前提,談什么理想,就是自欺欺人。自由,理想的生活,是要靠自己爭取來的。
現(xiàn)代社會里,顯而易見的危險看起來已經(jīng)不存在了。然而,一個連生存能力都缺乏的人,憑什么滿口夢想,滿腦子理想?
生存能力,說白了,就是你從這個環(huán)境里獵食的能力,也是你為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的能力,你把握機會有所收成的能力。
如果你談理想,談熱愛,卻不能從中獲得真正的營養(yǎng),讓你的身體和心靈都能獲得成長,這樣的理想和熱愛,只是吸干你生命能量的毒瘤罷了。
我碰到過好多個年輕人,說:“我不喜歡我的工作,我只想要按自己喜歡的樣子活著。”我問:“那,你喜歡的樣子是什么樣子?”對方說:“自由……不用干自己不想干的事情……讀書,寫作,畫畫……”我說:“那至少在這幾個事情當中,有一項是你特別拿手的吧?你能從中獲得金錢收入,養(yǎng)活自己……”可是,等深入了解下去,我發(fā)現(xiàn),他所宣稱的這些愛好,其實他投入的精力和時間少得可憐,在這方面,他也談不上有什么特長可言。
還有個年輕人,在雙溪畫了一段時間畫,然后告訴我:“我想靠畫畫養(yǎng)活自己……”“那你來雙溪一個月了,你畫了多少幅?”“七八幅吧,有兩幅很多朋友說畫得不錯。”“可我在雙溪見到的那些成長最快的人,一個月至少畫了30幅,每天有八個小時以上沉浸在畫畫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