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華,張小紅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婦產科,北京 100041)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在妊娠期首次發生或發現的糖耐量異常,是妊娠期最常見的內分泌疾病,并且在全球呈發病率升高趨勢,若未能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則會為孕婦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小的負擔,甚至對胎兒的心臟功能造成較大的影響,威脅到妊娠結局[1]。因此,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對妊娠期糖尿病進行治療至關重要。以往臨床工作中采用的基礎的飲食指導及運動治療效果一般,本研究開始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維生素E治療,旨在判斷此種治療方法能否促進改善妊娠期糖尿病的血脂及妊娠結局,現總結報告如下。
選取自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北京大學首鋼醫院收治的9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符合美國糖尿病學會制定的2010年推薦的妊娠期糖尿病相關標準[2];在妊娠第24周至28周內進行了相關的葡萄糖耐量試驗確。入選標準:①單胎妊娠;同時經過超聲檢查后確診胎兒并無存在生理結果方面的異常;②全部產婦均具備順利生產的能力;③并未出現死胎;排除了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肝腎功能障礙者、妊娠合并糖尿病者。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45例,對照組年齡26~35歲,平均年齡為(29.12±2.56)歲,孕周在4至30周之間,平均孕周為(16.23±1.34)周,初產婦40例,經產婦5例,觀察組年齡在25至3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8.23±2.70)歲,孕周在5至31周之間,平均孕周為(17.25±1.29)周,兩組孕婦一般資料均無明顯差異(均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患者均簽署了關于本次試驗的知情權同意書,試驗符合我院醫學倫理會審核標準。
對照組患者均給予個性化的飲食指導及運動治療,方法為:每日按照125~145kJ/kg的標準熱量為患者進行飲食方面的搭配與指導,注意保證對蛋白、脂類及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比例在3:3:2,根據患者的妊娠情況,對營養物質的攝入量進行調整。運動干預則根據產婦的自身條件制定自主運動的方法,包括散步及太極拳等,運動期間需要家屬對其各項指標進行監控。同時給予皮下注射胰島素,選擇的胰島素為門冬胰島素等。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維生素E治療,方法為:早餐后口服,每日30mg,連續口服6d。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血糖、血脂指標及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后2周抽取靜脈血3mL,離心處理5min,離心速度為每分鐘3 000轉,采用真空吸管將上層血清液吸出后,放置在1.5mL的離心管內,采用全血自動生化分析儀以及葡萄糖氧化酶法檢測空腹血糖(blood glucose,GLU)、餐后2h血糖(2h fasting blood glucose,2hPBG)、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血清膽固醇(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胎兒窘迫、胎兒畸形、早產兒及新生兒窒息的診斷標準參考第8版《婦產科學》[3]。

兩組患者治療后GLU、2hPBG、TG、TC、LDL-C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HDL-C較治療前顯著升高(均P<0.05),但治療后觀察組GLU、2hPBG、TG、TC、LDL-C均較對照組顯著下降,HDL-C顯著升高(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及血脂指標對比
注:t1(P1)為對照組治療前后比較,t2(P2)為觀察組治療前后比較,t3(P3) 為治療后對照組和觀察組比較。
觀察組中胎兒窘迫、早產兒及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均較對照組顯著下降,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而兩組的胎兒畸形發生率比較差異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后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對比[n(%)]
注:▲為Fisher確切概率法檢驗。
妊娠期糖尿病作為臨床上一類妊娠期發病率較高的內科綜合征,尚不具有明顯的發病機制,但在發病期間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子癇前期、羊水過多等圍產期并發癥,甚至可引起多種不良的妊娠結局,為產婦及圍產兒的生命健康造成較大的威脅[4]。大量資料顯示,對于此類患者進行治療時,僅通過給予飲食、運動及常規藥物來對血糖進行控制的效果較差,原因是妊娠期糖尿病在發生發展期間不僅伴隨著胰島素抵抗的發生,同時也存在脂肪細胞因子的紊亂[5]。有研究報道指出,TG為人體用于儲存能量的最主要方式,而TC為組成生物膜的最重要因子,能夠用于合成膽汁酸、維生素D等其他物質,當血脂在血漿內與蛋白質相互結合后,則可以通過利用脂蛋白的形式給予運輸,當LDL/HDL比值升高時則會對血管硬化過程造成一定的影響[6]。吳素萍等于2013年研究資料顯示,婦女在妊娠期間通常伴隨著較高的腸道吸收脂肪的能力,從而用于維持妊娠期間胎兒的生長發育以及分娩后的哺乳工作等,而妊娠期間體內各類激素分泌水平的變化,可導致孕婦的血脂及脂蛋白也同時發生著變化,進一步加重了血管的損傷,引起多種不同程度的妊娠結局。
維生素E作為臨床上一類應用較為廣泛的抗氧化劑,其作用在于能夠將自由基給予有效的清除,同時具備著較為突出的還原性及親脂性,當自由基進入到脂相內時,即產生了一系列的鏈式反應,此時維生素E起到了突出的對自由基進行捕捉的作用[7]。有專家學者指出,在妊娠期間使用一定劑量的維生素E能夠有效緩解妊娠期糖尿病脂質紊亂的情況,同時促進對血脂指標進行行有效的調節[8-9]。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GLU、2hPBG、TG、TC、LDL-C水平均降低,HDL-C水平升高,觀察組治療后與對照組治療后相比上述指標均改善更加顯著(均P<0.05),對比不良妊娠結局時可見,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胎兒窘迫、早產兒及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均較低(均P<0.05),提示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維生素E治療妊娠期糖尿病能夠更好的促進改善血脂指標異常的情況,減輕并緩解炎癥反應,有效控制了血管內皮的損傷,控制毒性產物的增加,避免對血管內皮造成損傷,緩解臨床癥狀,在降低患者血糖的同時,減少對胎兒正常的生長發育造成的不良影響,以獲得更好的妊娠結局,但關于血脂對妊娠結局的相關影響仍值得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維生素E治療能夠有效降低血脂濃度,從而改善妊娠結局。由于本次研究樣本量有限,未能進行長期隨訪,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通過進一步深入分析以獲得精確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