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產經》記者 李雪紅 通訊員 舒全能
“生態立鄉”“產業富鄉”“文化興鄉”三大戰略近年來正在四川省雅安市天全縣仁義鄉扎實推進……

2018年4月28日,記者受邀前往天全縣仁義鄉進行采訪。仁義鄉位于天全縣境東北部,距縣城10公里,面積39平方公里,人口1萬多人,10個行政村。天(全)蘆(山)公路縱貫境內。
黨的十九大鮮明提出了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習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的重要論述更是為農村發現指明了方向。發展農村經濟,帶領群眾致富,實現鄉村有效治理是當前建設新農村,保持農村和諧穩定大局的主旋律。在天全縣仁義鄉張揚書記帶領下,全鄉大力發展茶葉、山藥、魔芋、藥材、羊肚菌等產業。張書記積極爭取上級部門大力支持,全力打造紅軍村這一新農村建設示范點,使紅軍村的基礎設施得到改善,產業得以全面調整,農民增收有了新的支撐點,發展特色產業、富民產業,讓仁義鄉程家村(紅軍村)走出一條綠色發展、特色發展、轉型發展的新路子。
第一眼見到張書記時,就覺得他是一個特別有精氣神的人,微胖,身高一米八左右,有著古銅色的皮膚,穿著黑色的西服外套,襯得他更加成熟穩重,“我們這個村比較偏僻,又在山腳下,前兩天下的雨,咱們路還算平整,不是很滑,一路過來你們辛苦了!”樸實的話語,讓人倍感親切。
從2014年張揚書記接手政府的大小事宜以來,他就經常利用工作之余走東家串西家,到經濟條件落后、家庭困難的村民家中去,了解他們的生活和收入情況。抓住農旅融合環線建設和脫貧攻堅工作的歷史機遇,抓好通組路、入戶路、農村飲水工程等項目建設,使仁義鄉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得以改善,為農民持續增收打下了堅實基礎。
一條條平坦的水泥路通向農村,一棟棟裝飾一新的小樓掩映在綠樹叢中,一個個規模種植基地充滿生機。初春時節,記者在天全縣仁義鄉看到,昔日偏僻閉塞、貧窮落后的鄉鎮已換了新顏。
“加快發展是主題,求真務實是關鍵。在加快鄉里經濟發展上做到求真務實,就是要求鄉情之真,務加快發展之實;求經濟規律之真,務項目建設之實;求農民增收之真,務為民辦事之實。”這是天全縣仁義鄉黨委書記張揚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的體會。
特色農業規模持續壯大,農民加快增收步伐。全鄉農業經濟發展態勢活躍,以魔芋、藥材基地、山藥,茶葉,羊肚菌種植、精品油茶園、七彩林、玫瑰園建設為主抓手,促進特色農業產業不斷壯大。張揚表示,2018年仁義鄉將緊緊圍繞“項目帶動,產業富民,特色興鄉,趕超發展”的工作思路,團結帶領全鄉干群、堅定信心、銳意進取、迎難而上,全面完成各項工作任務,促進全鄉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主要做好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全力抓好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的服務工作,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實現產業深度調整,確保農民增收有保障;二是重點推進紅軍村打造提升,重點在基礎加強、鄉風文明、社會治理方面下功夫,以點帶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三是全力改善集鎮面貌,強化集鎮管理,加大對集鎮建設的投入力度,提升集鎮品味;四是全力發展“三農”工作,著力打造“茶葉、金銀花、山藥”4000 畝示范基地,不斷扶持引導種植戶擴大種植面積,提升產業輻射帶動能力,增加農民收入;五是全力維護社會穩定,積極協調化解群眾矛盾糾紛和訴求,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和問題。
2018年有4個貧困村退出,任務艱巨。張揚書記表示,面對脫貧攻堅重大政治任務,一定要做到念玆在茲,唯此為大,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全力聚焦四個貧困村摘帽和173戶農戶脫貧,圓滿完成上級交辦的工作任務。并鼓勵程家村紅軍廣場附近的老百姓開農家樂,現在都在發展農村旅游,就得再抓住這個機遇,不僅紅軍村發展,更要帶動周邊的村發展起來,今年我們的目標就是脫貧攻堅達小康,帶動全鄉人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