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英 黃大倫
摘 要:2011年2月,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宣布IpV4地址已經分配完畢以后,全球就正式進入了Ipv6時代,對于國內的各大運營商而言,建立Ipv6網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在此期間,必然是處于Ipv4與Ipv6混合的過渡階段,在這階段當中,如何將網絡從IPv4平滑地升級到Ipv6并延長Ipv4的使用時間是各大運營商所要面臨的嚴峻問題。而城域網作為運營商改造網絡的關鍵,采用分布式NAT地址轉換技術可以解決IP地址緊缺問題。
關鍵詞:NAT Ipv4 Ipv6 分布式 城域網 運營商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2(c)-0042-02
2011年ICANN宣布Ipv4地址已經分配完畢,而隨著移動數據通信和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有線家庭寬帶業務的爆發式增長,前期分配給運營商使用的IPv4公網地址已無法滿足家庭寬帶PPPOE撥號上網業務。為了保障互聯網業務發展的持續性,避免因缺少公網IPv4地址而影響家庭寬帶有線業務的發展,通過分布式部署IPv4地址轉換技術(NAT)為用戶分配私有IPv4地址,可有效解決運營商城域網公網IPv4地址不足的問題。
1 關于NAT
1.1 NAT簡介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中文意思是“網絡地址轉換”,它是一個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nternet工程任務組)標準,允許一個整體機構以一個公用IP(Internet Protocol)地址出現在Internet上。就是在局域網內部網絡中使用內部地址,而當內部節點要與外部網絡進行通訊時,就在網關處(內部網絡出口),將內部地址轉換為公網地址,從而在外部公網上正常使用,NAT可以使多臺計算機共享INTERNET連接,因此,我們可以認為,NAT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解決公網地址不足問題。
1.2 NAT優點
(1)節約申請公開地址的費用,提高IP地址利用率。
(2)屏蔽內部網絡,提高網絡的安全性。
(3)保護已有的地址分配方案,減少地址維護工作。
1.3 NAT分類
1.3.1 靜態NAT
靜態NAT的IP地址是一對一的,一成不變的,將通過手動設置,使Internet客戶進行的通信能夠映射到某個特定的私有網絡地址和端口。如果想讓連接在Internet上的計算機能夠使用某個私有網絡上的服務器(如網站服務器)以及應用程序(如游戲),那么靜態映射是必需的。
1.3.2 動態NAT
動態地址NAT的IP地址對是不確定的,而是隨機的,所有被授權訪問上Internet的私有IP地址可隨機轉換為任
何指定的合法IP地址,它為每一個內部的IP地址分配一個臨時的外部IP地址,主要應用于撥號,對于頻繁的遠程聯接也可以采用動態NAT。當遠程用戶聯接上之后,動態地址NAT就會分配給他一個IP地址,用戶斷開時,這個IP地址就會被釋放而留待以后使用。
1.3.3 網絡地址端口轉換NAPT
網絡地址端口轉換NAPT(Network Address Port Translation)則是把內部地址映射到外部網絡的一個IP地址的不同端口上。它可以將中小型的網絡隱藏在一個合法的IP地址后面。NAPT與動態地址NAT不同,它將內部連接映射到外部網絡中的一個單獨的IP地址上,同時在該地址上加上一個由NAT設備選定的端口號。
1.4 NAT示例說明
在圖1中,公共IP地址的范圍是從192.1.1.2~192.1.1.254。通過路由器發送流量的每個客戶機將被映射到池中的一個IP地址。如果253個客戶端主動通過路由器發送流量,那么可用公共IP地址池已經飽和。當第254個客戶端試圖將流量發送到路由器時,它將超時,因為沒有可用的公共IP地址用于NAT。雖然這限制了同時使用此NAT路由器的客戶端的數量,但它并不限制每個客戶端可以使用的應用程序的類型。
2 現各運營商主要采取的NAT部署方式
根據CGN(運營商級NAT)設備的部署位置,可分成集中式部署和分布式部署兩種方式,前者CNG設備設置于城域網出口CR層面,后者則將CGN設備設置于城域網BRAS/SR層面;無論采取何種部署方式,都需要對設備故障情況下的影響范圍、設備的冗余備份要求、地址的復用與規劃和業務的流量均衡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
(1)集中式NAT部署。CGN設備作為獨立設備,旁掛在省網核心路由器或城域網核心路由器,用戶通過私網地址訪問互聯網時,需要經過CGN設備進行地址轉換。
(2)分布式NAT部署。CGN作為板卡,插在SR設備上,用戶通過私網地址訪問互聯網時,需經由SR配置的CGN板卡進行地址轉換。
3 兩種部署方式選擇概述
對于集中式還是分布式的選擇,個人認為應根據業務的規模和網絡覆蓋范圍進行選擇。其中集中式NAT部署方式的網絡覆蓋用戶數量眾多,CGN作為集中式處理將成為網絡的瓶頸,因此,集中式NAT部署只適合全網需要改造的用戶數量不多的演進初期階段,或者網絡規模本身就不大的中小型城域網場景。分布式NAT部署的網絡覆蓋的用戶數量不大,城域網范圍需要在多個SR/BRAS設備層同時部署CGN設備才能滿足全網的用戶覆蓋,因此,分布式適合全網需要改造的用戶數量眾多的演進中期階段,或者網絡規模大的大型或者超大型城域網場景。
4 結語
隨著業務量及家庭寬帶用戶的激增,各運營商也逐步將業務路由器SR下沉到縣城及鄉鎮,城域網覆蓋的用戶及范圍都在擴大,前期在城域網核心路由器CR上的集中式NAT部署已成為了SR下沉的瓶頸。城域網SR分布式NAT部署既可解決IPv4公網地址資源不足問題,又可滿足運營商對網絡的不斷擴大與下沉。在未來運營商城域網發展上,由IPv4網絡過渡到IPv6網絡的過程中,SR分布式NAT部署是一個必經途徑。
參考文獻
[1] 唐雄燕.寬帶城域網建設的基本策略[J].通信世界2001(3):23-24.
[2] 韋樂平.城域網的特征與技術方案選擇[J].電信科學,2001(4):3-6,7.
[3] 楊然.寬帶城域網技術與業務的發展[J].電信工程技術與標準化,2001(5):9-11.
[4] 中國電信NAT444獨立設備技術規范[S].
[5] 胡勝紅,陳中舉,周明.網絡工程原理與實踐教程[M].3版.人民郵電出版社,2013.
[6] 程燁,周雁,謝軍健.運營商IP城域網向Ipv6演進方案及策略探討[J].郵電設計技術,2013(1):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