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洋
摘 要:人民防空是國之大事,是國家戰略,本文基于地理信息系統,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提出了一種基于地理信息系統的人防工程信息管理平臺,該平臺各功能模塊的實現有助于人防工程信息管理,從而提升公共服務效率和公共應急能力,對今后人防工程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設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人防工程 地理信息系統(GIS) 應急處理
中圖分類號:P2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2(c)-0083-02
當前,隨著經濟社會的日益發展和國際戰略的深刻調整,人民防空處于戰略轉型關鍵期、創新發展的機遇期[1]。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構建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為了深入貫徹“十九大”思想,積極推進人民防空工程智能化建設,在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之際,人防工程平臺搭建更應該關注新工藝、新科技,將物聯網[2]、地理信息系統(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大數據等新技術充分應用于人防工程管理系統平臺,有效地履行戰時防空、平時服務、應急支援職責。
本文所介紹的人防工程管理信息系統基于GIS、大數據、云計算等新型技術,圍繞人防平戰結合的理念對管理信息平臺進行總體及各模塊設計,實現了管理平臺對人防工程基礎信息的統計、管理、分析等功能。針對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該管理平臺設計了輔助救援模塊,為各種突發事件和搶險救災等提供有力保障。
1 地理信息系統(GIS)
地理信息系統綜合了遙感技術、地理地圖信息、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空間管理系統[3],將地理空間及數據信息進行處理與分析,GIS系統通過收集的數據信息可以實現繪制地圖,分析地理環境等功能[4]。
本文所介紹的人防管理平臺的地理數據信息基于該市土地地理信息地圖以及商用地圖,采集了我市人防工程基礎數據,借助ArcGIS平臺的數據庫模型,通過矢量化建立了我市地理信息數據庫,應用的數據庫主要為Geodatabase和SQL Server。
目前邯鄲市人防工程信息管理平臺數據由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人防日常業務數據庫、人防應急信息數據庫組成,如圖1所示。第三節將對各數據資源以及功能模塊實現進行重點介紹。
2 人防工程信息管理平臺建設
人防工程信息管理平在GIS系統的基礎上進行搭建,并且借助了大數據采集、云計算、物聯網傳感技術等[5],地理基礎數據采集包括城市公共區域地理數據(道路信息、建筑物數據、城市植被和水系等),并且通過遙感技術進行平臺數據的定期更新,實現動態跟蹤。人防日常數據庫存儲了城市建筑、市政、水利等工程數據,涵蓋了工程所在地、施工進度、質量與安全方面等,警報信息數據庫存儲了人民防空警報器相關信息。人防應急信息主要針對突發事件、危險源、應急處理方案歷史等數據進行存儲,面對緊急情況能夠及時有效地整合各項資源。
管理平臺的總體設計分為三層框架,由上到下分別為表現層、邏輯層、數據層,如圖2所示。底層數據庫中所采集的大數據的有利支撐,才可以在邏輯層進行數據分析,采用云計算技術,主要采用ArcGIS Server服務和互聯網信息服務。表現層是客戶端,可以通過HTTP方式訪問網站查看人防工程空間數據信息。
人防工程管理平臺的模塊主要包括人防日常業務管理、基礎設施管理、人防應急預案管理等,其中第三個模塊即應急預案管理模塊是在深入貫徹“十九大”精神,執行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人民防空為人民的理念下研發的,具有人防應急救援支撐功能,該功能模塊是信息平臺的核心部分,匯總了前兩個模塊所有數據,并且全省乃至全國各類應急預案,實現速度告警、緊急救助等管理功能,根據邯鄲市人防工程點的警報器安裝位置情況,實現邯鄲市全覆蓋。該模塊還存儲了人防物資數據信息從而便于人防物資集中管理,統一調配。人防突發事件歷史信息的存儲為今后面對突發事件提供了可靠數據的參考,進而增強人防公共應急能力。
3 結語
目前人防工程信息管理平臺建設方案有多種,但是設計應該城市人防工程管理需求出發,根據當地城市實際情況、特點搭建出實用的、有效的信息管理平臺,本文所介紹的信息系統平臺后期仍需優化,主要集中在3個方面,第一,將3D模型技術應用到平臺,從而更加直觀地查看城市人防建設;第二,開發手機APP應用,通過手機,管理人員可以隨時隨地查看,更加靈活;第三,繼續加強相關網絡安全工作,防止黑客攻擊,相關服務器安裝安全殺毒軟件并且實時更新,避免人防工程數據遭到破壞或丟失。
參考文獻
[1] 熊秋梅.城市人防工程建設與信息化管理[J].土工基礎,2009,23(3):60-62.
[2] 孫厚釗,陳輝.人防工程維護管理系統的研究[A].江蘇省系統工程學會學術年會[C].2009.
[3] 周永利,姜華.基于物聯網和GIS技術的“數字市政”在濟南市政公共事業的應用[J],2011(8):81-85.
[4] 鐘凱文,黃建明,梅其岳,等.基于Web GIS的廣州市人防工程地理信息系統研制[J],熱帶地理,2003,23(2):130-133.
[5] 劉冰,彭凱,趙忠賀,等.基于GIS的人防信息管理系統[J].地理信息世界,2015,22(1):9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