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王小婷
2017年8月,貴州省全面啟動農村“組組通”公路三年大決戰,給全省各偏遠村寨帶來了福音。貫穿新鋪鎮金龍村貓貓沖、上涼帽、大寨三個村民組的“組組通”公路建設也隨之啟動。今年2月,關嶺自治縣新鋪鎮金龍村大寨至貓貓沖全長3.4公里的通組公路全部建成,連接貓貓沖組和大寨組120戶村民,當地群眾生活有了盼頭,發展也有了希望。
“車終于可以開到家門口了!”6月6日,恰逢鎮上趕集的日子,項龍華和愛人開著車去采購生活用品,回家的時候他沒有像以前一樣,把車停放在離家3公里開外的村委會廣場,而是直接開進自家院壩。
項龍華是關嶺自治縣新鋪鎮金龍村貓貓沖組村民,他所在的金龍村距關嶺自治縣縣城約40公里,屬深度貧困村。全村共16個村民組的400多戶人家散居在大山中。以前村民與外界聯系僅依靠一條凹凸不平的老泥路,貨物運輸全靠人挑肩扛,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和出行極為不便。
“窄小的泥巴路,車進不來也出不去,交通問題一直是我們最頭疼的事。”在外做裝修活路的項龍華兩年前為方便接活兒買了一輛車,但這車在今年2月份之前從沒到過家門口。“大小的車都進不來,誰家要修個房子,光從外面運物料進來就得兩個多月。”談及之前的泥巴路,項龍華還是忍不住直搖頭。
“下雨出門一身泥,晴天出門一身灰。”55歲的韋明義因要接送在涼帽小學上學的孫子,每天至少得往返泥巴路兩趟。“下雨就更沒法走,爛泥裹著,腳抬起來都吃力。”韋明義說,雨天泥多路滑,為了不弄臟鞋子,以前村里大部分學生都會選擇赤腳走路上學,但現在的組組通道路整齊干凈,就算下雨也不會弄臟鞋子。

今年2月,關嶺自治縣新鋪鎮金龍村大寨至貓貓沖全長3.4公里的通組公路全部建成,連接貓貓沖組和大寨組120戶村民。圖為貫穿金龍村貓貓沖、上涼帽、大寨三個村民組的“組組通”公路。
甩掉了“爛泥巴”,出行方便多了,韋明義也為自己買了一輛電動三輪車。“以前吃一把鹽巴都得提著老母雞去鎮上換,來回路上得走四個小時,現在路通了,我騎車來回也就一個多小時。”韋明義說,路修通后,村里幾乎家家都買了汽車或者電動車。
“有車子方便多了,以前大家有個頭疼腦熱的,因為距離鎮上醫院太遠大都不去看病,遇到突發疾病,都是用兩根竹子綁起來的簡易擔架抬去醫院。現在只要一腳油門,就能到達社區醫院,方便多了。”村里因路而發生的變化讓韋明義津津樂道。
作為村支書,歐小江看得更長遠一點,“路修通前一個月,我們就和重慶一家公司簽訂了協議,達成種植經果林合作意向。”歐小江說,路修通了,客商能進來了,作為村干部就得謀劃如何帶領村民們一起發展產業。
歐小江介紹說,目前沿著通組道路,金龍村已經流轉了2600畝土地,用來種植橙類。“荒山地一畝30元,耕地一畝300元,由村里把土地流轉過來發展種植,村民可以用土地入股,還可以在種植基地打工,加上流轉費,日子肯定越過越紅火。”歐小江看著遠處,眼里充滿期待。
據了解,貴州省農村“組組通”公路建設自2017年8月啟動實施以來,截至目前,已開工建設7.24萬公里、建成路面4.46萬公里、完成投資286.39億元。全省14個深度貧困縣、20個極貧鄉鎮、2760個深度貧困村30戶以上村民組與擬脫貧摘冒縣30戶以上村民組將在今年內實現100%通硬化路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