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李思瑾

五月的大秦農業公園一片新綠,玫瑰迷宮、花香餐廳、花卉禮堂、露營地、七星級生態廁所、垂釣區等各有風情。圖為大秦農業公園一景。(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方林 / 攝)
“平日里每天都有八九桌客人。”安龍縣周敏、周蕓姐妹在棲鳳街道開鑫源聚農家樂有3年多了,他家名為“沖鋒雞”的主打菜遠近聞名。
周敏談到自家生意很高興,“平日五六人就夠了。若遇到五一等節假日,每天要接待幾十桌,全家十幾口齊上陣。”
見周家姐妹賺了錢,周圍的村民們也紛紛效仿。棲鳳街道的農家樂如雨后春筍般,從三年前的1家增加到現在的50多家。曾經世代種田為生的農民將土地流轉出去,裝扮好屋舍庭院,向游客展示出自己的拿手廚藝,農家庭院經濟等新興產業在這里快速興起。
安龍縣棲鳳街道農家樂的發展壯大,得益于大秦農業公園的建設。
五月的大秦農業公園,一片新綠,玫瑰迷宮、花香餐廳、花卉禮堂、露營地、七星級生態廁所、垂釣區等各有風情。走在園中,記者發現三三兩兩的雞、鴨在田間小徑或池塘邊追逐、覓食。
“這都是周圍農戶養的。”大秦農業公園營銷旅游策劃豐翼笑著說,“我們以900元/每畝的價格從農戶手里流轉土地,他們到園里務工可賺取70元/天。我們想要周邊百姓與農業園同步發展,也讓他們與農業園和諧共生,所以我們不設界限,他們的家禽也可以園區里自由放養。”
讓周邊百姓與園區同步發展,大秦農業公園選擇推廣種植熱帶精品水果為抓手。今年3月,貴州大秦農旅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從臺灣引進臺農1號、滿天星等優良品種。目前,500畝百香果陸續成熟,觀賞區域正逐步對游客開放。大秦農業公園將通過提供種苗、全程跟蹤技術服務和負責回收等方式,引導農戶種植。
“一般情況下一株能達到40斤左右,我們的畝產是在3千至4千斤,按照現在的銷售情況來看,一畝收入在3萬至4萬元之間。”安龍大秦農業公園營銷中心副總監何偉說,“今年下半年,我們將和周邊的合作社合作,帶領大家一起來種植百香果,預計今年的種植面積在3萬到5萬畝之間。”
精品水果經濟正起步,大秦農業公園賞花經濟已風生水起。
“今年五一,玫瑰花開,公園迎來3萬多游客。”豐翼告訴記者,公園的玫瑰迷宮面積不大,但是設計巧妙、道路曲折,人走在里面,如果不得其法,往往會反復多次找不到出路,所以,雖然距離不長,但很多人也會走1個小時以上,盡管如此,游客們卻樂此不疲。
離開農業公園的時候,記者在門口遇到賣鮮榨西瓜汁的小兩口正在收攤,與他們閑聊起來:
“多少錢一杯啊?你們一天可以賣多少杯?”
“8元一杯。每天賣多少不定數。生意好的時候,可以賣一千多杯吧。今天賣了三百杯。”小兩口相視一笑,收拾好攤子,走在夕陽里。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生態美,百姓富。原來,這就是美麗鄉村最好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