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衡
摘 要:在建大橋T梁垮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找到了原因才可以對其進行改進,有效提高橋梁質量,為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提供支持。在文中主要就一起在建大橋11片T梁垮塌事故調查情況進行介紹,分析其原因,以期為橋梁建設提供借鑒。
關鍵詞:T梁;垮塌事故;原因
中圖分類號:TU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10-0101-01
T梁作為橋梁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質量對于整個橋梁質量有著相當重要的影響。如果T梁垮塌將會導致嚴重的危害。為此,有必要加強對T梁質量的控制。
1 事故經過
2016年5月11日上午7:30,某單位架梁現場負責人祝某(架橋分包方人員)對班組作業人員陳某生、楊某偉、鄭某林、吳某遠交代完工作任務和安全注意事項后,開始架設第四跨第1號T梁(邊梁)圖1所示。
安全員夏某端(17隊人員)進行現場安全監督。陳某生、楊某偉在架橋機前支腿處工作,鄭某林、吳某遠在架橋機中支腿處工作,至上午10:30左右,1號T梁吊裝到安裝位置,在安放T梁過程中,陳某生發現T梁支座支承面不平,T梁與支座不密貼,沿橋向呈前高后低,T梁與支座間約有1cm的間隙,電話把現場情況告知負責本橋梁施工的橋梁工程師蔣某,蔣某因事已請假,電話通知安排負責預制場施工的技術員舒某聰到現場處理,對T梁與支座間的間隙采用不銹鋼板涂刷環氧樹脂固定的辦法來調平,因準備不銹鋼板、環氧樹脂等材料,加上已到午飯時間,停止T梁安裝。中午飯后,架橋作業繼續,下午15時左右間隙處理完畢,架梁班組的4人開始對T梁安裝就位,T梁帶橫隔板一側用枕木支承并用木楔緊固,無橫隔板一側圓木直立支承并用木楔緊固,T梁(邊梁)兩端與蓋梁端部擋塊之間的間隙用木楔固定,至此T梁安裝固定完成(圖2所示)。架梁班組的4人解開吊裝鋼絲繩,15時50分左右將架橋機的天車橫移到喂梁位置(第6號與第7號梯梁上)停止,等待吊裝2號T梁。技術員舒某聰到現場查看和詢問邊梁的安裝情況,未發現異常后離開架梁現場,另一橋梁工程師莊某鵬也到到現場確認后離開。16時10分左右在架橋機前支腿處等待吊裝第2號T梁的陳某生突然聽到“嘭”的異響,感覺情況危險,叫上楊某偉,二人斜穿過已架設好的3號T梁從7號梁上拼命跑回第五跨橋面上,同時1號梁在傾倒掉落的過程中沖擊到3號梁的側面,致使3號梁側面受損,在橋梁內部巨大預應力(140噸)的作用下,3號梁瞬間斷裂,斷裂方向沖向緊挨著的4號梁,致使4號梁側面受損,同樣發生斷裂沖向5號梁,如此聯鎖反應,3、4、5、6號T梁相繼折斷掉落到江中,7號梁當時并沒有跟著往下掉,但也因受到6號梁的沖擊側面受損,約2分鐘后同樣在內部巨大預應力的作用下發生斷裂,又一系列的聯鎖沖擊,7-12號梁相繼斷裂并掉落江中,共11片T梁全部掉落。
2 事故調查情況
經對事故現場和相關作業人員進行問詢和調查,調閱相關資料后,調查情況如:(1)大橋橋梁施工前有制定相應的施工方案,并經監理審核和經專家論證后實施;(2)在橋梁架設施工前,路橋工程師、安全工程師對橋梁架設的分包現場負責人和作業人員進行了技術交底和安全交底;(3)架梁架設作業過程中,安全員夏某端對整個橋梁架設施工作業進行現場安全監督,并留有相應的現場安全監督簽字記錄;(4)施工隊長、橋梁工程師、安全工程師等每天都到施工現場進行巡視,并有相應的記錄;(5)四名現場作業人員雖都有4到8年左右的橋梁架設施工經驗,但均未受過正規的培訓;(6)1號T梁用于支墊的枕木受壓發生散爛(圖3所示);(7)已經架設就位的3-12號共10片T梁之間預留主筋沒有完全進行焊接連接,只對橋面少部分進行了焊接連接,T梁下部橫隔板均未進行焊接連接,7號8號梁因用于運梁和喂梁,焊接連接點相對多一點;(8)已經架設就位的3-12號共10片T梁均沒有進行支墊。
3 事故原因分析
(1)1號T梁(邊梁)安裝就位后,橫隔板這一側的支墊失效,致使整個T梁的支撐受力體系失衡,是1號T梁發生失穩傾倒掉落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2)第3-12號T梁未將所有預留主筋進行全部焊接連接,致使3-12號梁未形成整體,整體強度和穩定性均相對較弱,是3-12號梁相繼折斷并掉落的原因之一;(3)第3-12號T梁未進行支墊也是3-12號梁相繼折斷并掉落的原因之一;(4)現場作業人員未經過正規培訓,相應的理論知識缺乏以及對應該焊接連接和支墊等必要環節沒有做到位,也是本次事故的原因之一;(5)施工隊相關負責人、專業工程師、安全工程師、安全員、分包架梁負責人等對現場存在的未完全連接、未支墊等問題管理不做到位是本次事故3-12號T梁折斷掉落的管理原因。
4 事故責任分析
(1)分包架梁現場負責人祝某彬對現場未有效連接、未支墊等問題未進行安排實施,應付本事事故一定的管理責任;(2)現場專業技術人員、安全員對存在的未完全連接、未支墊等問題未進行制止和督促整改應負一定的管理責任;(3)施工隊負責人未嚴格落實公司、指揮部、業主、監理等近期一系列關于加強高危險性作業、架橋作業安全管理的文件要求,也應負一定的管理責任。
5 改進措施
(1)施工隊、項目部應吸取本次事故教訓,認真落實公司、指揮部、業主、監理和相關標準規范等對高危作業、架橋作業安全管理的文件要求。(2)對架橋作業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認真做到位,沒有做到位就不允許進行下一道工序。(3)對每片已安裝就位的T梁兩端的橫隔板應全部支承穩固,并且相鄰梁之間的連接主筋全部焊接好。(4)將T梁兩端橫隔板的支撐改為剛柔結合的材料支撐,并用木楔固定穩固。(5)加強對分包隊伍管理,包括隊伍的選擇、相應能力考察、雙方安全管理責任、考核等方面的管理。(6)淘汰當前用枕木加楔木作臨時支墊的方法,橋梁支墊一律采用機械式千斤頂加枕木支墊。
6 結語
總之,通過對事故的調查,明確了該在建T梁的垮塌原因,為今后進一步改進并提高T梁建設質量提供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