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春
摘 要:本文通過板石煤礦采空區積水量進行估算,對11910工作面老空水成水原因及12010工作面的影響進行了分析,提出了老空區探放水技術方案;從而排放出了老空水,解決了對回采、掘進工作面的水害威脅,保證了施工安全和工程進度。
關鍵詞:老空積水;探放水;積水量計算
中圖分類號:TD1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10-0161-01
1 工程概況
1.1 積水區簡介及積水量計算
12018工作面回采及12020工作面掘進涉及到兩個采空區(11910、119b06)的兩處積水空區。
11910工作面于2011年10月中旬開采,至2012年7月中旬采畢,采空區平均采高1.73m。該采空區的積水空區最低點在開切眼下出口處,在回采21902工作面時,于2012年4月11日進行過探放,歷時29天,探放出積水8000m3。距上次探放水已過2年半時間,該積水空區又重新集聚少量積水。
119b06工作面于2013年6月下旬開采,至2013年10月上旬采畢,采空區平均采高1.50m,該采空區最低點在開切眼下出口處,形成積水空區。如圖1所示。
(1)11910積水空區最低積水點標高-566.76m,最高積水線標高-563.00m,水頭高度為3.76m,積水空區走向長度55m,積水面積3281m2,積水量1538m3。(2)119b06積水空區最低積水點標高-549.09m,最高積水線標高-540.00m,水頭高度為9.09m,積水空區走向長度215m,積水面積11403m2,積水量7216m3。
1.2 探放水目的
11910采空積水區,其下部是準備開采的12018工作面;119b06采空積水區,其下部是準備開采的12020工作面。其層間距小于導水裂縫帶高度。《煤礦防治水規定》附錄三第五條第3款要求如下:在水淹區下或老窯積水區下的煤層中進行回采時,防隔水煤(巖)柱的尺寸,不得小于導水裂縫帶最大高度與保護帶高度之和。12018工作面回采后裂縫帶高度是37.57m。防水安全煤巖柱保護帶高度11.40m。
綜上分析,導水裂縫帶最大高度與保護帶高度之和為48.97m,該區域19、19b號煤層與20號煤層的層間距分別為10m、8m。所以11910、119b06采空區積水對于12018、12020的正常開采存在水害隱患威脅,必須探放。
1.3 鉆場位置、環境及工程地質條件
11910、119b06采空區積水各有一處,所以,探放水鉆場分兩處設置。
第Ⅰ鉆場在12018開切眼下出口里邦2m處,探放11910積水空區。第Ⅱ鉆場在12018開切眼上出口外退17m處,探放119b06積水空區。
以上兩處鉆場均利用掘送完畢的巷道布置鉆場。各鉆場位置處20號煤層與19號、19b煤層層間距分別為10m、8m。鉆場巷道頂板距空區底板間巖柱分別為8m、6m。所鉆主要巖石為:泥質粉砂巖、細砂巖、泥巖等,巖層傾角4°-7°,各巖層均為平行巖層。
2 方案設計
鉆場確定后,按設計方位、設計傾角,向11910、119b06采空區單孔或扇形布鉆,鉆孔過20號煤層頂板進入11910、119b06采空積水區。鉆孔出水后向臨時水倉排放。臨時水倉內設水泵,通過排水管路,將水自臨時水倉通過回風順槽(或運輸順槽)、(經)20層回風巷、(經)-575回風大巷,排至-585水倉。
3 鉆場、鉆孔及臨時水倉
鉆場:第Ⅰ鉆場在12018開切眼下出口里邦2m處。第Ⅱ鉆場在12018開切眼上出口外退17m處。
鉆孔:每個鉆場各設計探放水鉆孔2個,根據實際施工情況,鉆孔布置可適當調整或增減。
臨時水倉:臨時水倉布置在各鉆場附近適當處,容積15m3。
4 施工工藝
4.1 鉆場施工
(1)鉆場必須支護完好,無空頂、無懸矸、無離合頂,底板平整。施工點里外各5m范圍內無雜物,無浮矸。(2)鉆機安裝必須平穩牢固,安好鉆機接電時,要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鉆探材料要擺放整齊。鉆機安好后,調試鉆機使其正常運轉。(3)鉆孔測放由技術人員按設計測放鉆孔方位及傾角,施工時必須嚴格按技術人員測放的鉆孔參數施工。
4.2 鉆孔施工
(1)用¢108mm鉆頭鉆進10.5m,用¢159mm鉆頭擴孔至10m,下入¢127mm止水套管。(2)將止水套管插入孔內后,在孔口用水玻璃和水泥將止水套管固定并封死,在管的上方另留一個小管,而后用泥漿泵從止水套管內向止水套管四周壓入水泥漿,開始從小管跑出空氣和水,待跑出濃水泥漿時將小管封死,繼續向孔內壓入水泥漿,至管外返漿為止,關閉止水套管上的閘閥,待水泥漿凝固。(3)待固管水泥凝固48小時后,用鉆頭掃孔至套管頂頭以上0.5m,用注漿泵向孔內壓水,做耐壓試驗,待壓力達到0.3Mpa時,調整泵量,保持壓力5min,若止水套管無松動、管外無返水,則止水套管固管成功。若止水套管松動或管外返水,則應繼續注漿,掃孔后重新固管,直至固管成功。(4)固管成功后用鉆頭無芯鉆進,打到設計孔深。(5)終孔后采取防噴反壓措施,安全抽出鉆具,將準備工作做好后,即可放水。
5 排放水
(1)鉆孔單孔出水量:第Ⅰ鉆場123.88m3/h;第Ⅱ鉆場185.38m3/h。(2)排放水需用時間:按礦現有設備實際情況,鉆孔出水量需加以控制。兩處排水地點每小時均按20m3全天排放:以上兩個積水空區總積水量為8554m3,總計需要排放17.79天。但是,空區水在正常排放完畢后,空區積水不會馬上斷流,仍會有少量積水涌出,且會持續一段時間,需做好后期的排水工作。
6 探放水結論
12018工作面回采及12020工作面掘進涉及到兩個采空區(11910、119b06)的兩處積水空區,于2014年11月開始探放,2015年4月結束,歷時138天,共計2鉆,工程量149m,累計探放水7584m3。經聯合驗收,確定空區積水已經基本排放完畢(不排除由于所探放區域小褶曲發育,巷道底板凹凸不平,易導致局部有小坑洼積水,放不出來現象),解決了12018工作面回采及12020工作面掘進的水害威脅。
7 結語
為了驗證以上探放水的效果,2015年8月在12020開切眼(即119b06工作面空區下方)進行了第二次施工探放,結果沒有空區積水被放出。實踐證明了以上探放水的設計、施工、方法,完全可以滿足采空區探放水工作的需要,防止了煤礦水害事故的發生,確保了煤礦安全生產的有序進行。
參考文獻
[1]朱現民,劉聚友.煤礦采空區積水探放技術與方法[J].煤炭技術,2009,(11):87-89.
[2]柴登榜.礦井地質工作手冊(下冊)[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1981.
[3]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煤礦防治水規定》[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