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燕
摘要:梵凈山是舉世公認的彌勒菩薩道場,擁有珍惜的歷史文化資源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所具有的原生態自然資源。在梵凈山生態旅游開發過程中,應以創新、協調、綠色、共享等發展理念為指導,統籌兼顧文化資源、自然資源和現代技術資源,全面處理好歷史文化與商業經營、資源利用與資源保護、開發者與當地居民及游客等關系。
關鍵詞:梵凈山;生態旅游;發展理念
梵凈山坐落于貴州省銅仁市境內的松桃、江口和印江三縣交界處,號稱貴州第一山,山勢宏偉,風景宜人,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被列為國家自然保護區。梵凈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圣地之一,是我國舉世公認的彌勒菩薩道場。悠久的歷史文化加上獨特的生態環境,為當地把梵凈山打造成“彌勒道場、養心天堂”提供了堅實基礎。為更好地促進梵凈山生態旅游發展,筆者認為必須科學規劃,統籌兼顧。
一、創新發展
(一)解放思想,打造地標文化
梵凈山是公認的彌勒道場,這為梵凈山打造地標文化提供了前提??v觀中國乃至全世界的旅游景區,主打宗教文化的不在少數,但是主推“彌勒道場”概念的幾乎沒有,當地政府應抓住這個最大的優勢和機遇,把彌勒文化打造成梵凈山生態旅游的核心元素和獨特旗幟。彌勒佛是一位充滿寬容、快樂的佛祖,它的大肚子及慈祥幽默的笑容蘊含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在以后的旅游規劃中,除了要從還原歷史遺存的角度復建一些消失的寺廟建筑外,還要結合當地的民間神話傳言,利用現代技術,創建新的文化景觀。但不管如何運作,彌勒文化應作為核心競爭力來進行構思。
(二)找準優勢,夯實基礎
首先,要充分利用好梵凈山的生態資源。梵凈山面積達567平方公里,被認為地球同緯度中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是擁有14億年歷史的“活化石”;擁有2000多種生物種類,其中有許多是第三、四世紀保存下來的古老物種,有杜鵑、珙桐、紫薇及黔金絲猴等珍稀物種。這是梵凈山旅游開發的基礎。其次,要充分利用當地獨特的少數民族文化。梵凈山區是個多民族聚居地,自古以來生活著土家族、苗族、侗族、羌族、仡佬族等民族。經長期社會生產實踐,少數民族文化種類多樣、異彩紛呈,這些獨特的文化對梵凈山旅游發展來說是錦上添花。
二、協調發展
(一)多元宗教協調發展
歷史上,梵凈山區的少數民族由于地理環境惡劣,加之外族勢力的侵略壓力,人們長期飽受著多方面身心傷害。佛教的大愛大悲思想正適應那個時代當地人們的心靈需要。于是佛教文化一經傳入,就在當地落地生根。佛教文化傳入當地之前,當地的原始宗教一直扮演著人們的保護神角色。佛教傳入后,多種宗教文化和諧共存。當今,從民間的婚喪嫁娶等風俗,到少數民族信眾進寺院燒香拜神,各種宗教文化依舊交織在一起。旅游開發中,既要突出彌勒道場這一核心元素,又不能排擠其他宗教的生存空間。
(二)旅游開發與文化保護要協調發展
旅游開發一旦實行起來,沒有經濟收益是不行的。但是,文化資源、自然資源幾乎都是不可復制的。因此,在旅游開發過程中,一定要注重旅游開發與文化保護之間協調發展。當地要用保護的理念、創造的思維和不可妥協的原則讓傳統文化與旅游開發各自找準方向、找對路子。
三、綠色發展
(一)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在旅游開發中,我們突出彌勒道場的核心作用,并非鼓勵人們信教,我們的初衷是保護歷史文化資源。在社會主義新形勢下旅游開發過程中做好宗教工作,就是要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一方面要求參觀者客觀看待宗教;另一方面則要要求信教群眾熱愛祖國、擁護社會主義制度、擁護黨的領導,使宗教活動服務和服從國家的最高利益,實現旅游經濟中宗教工作的綠色發展。
(二)旅游經濟要實現綠色發展
綠色發展是實現家富國強、美麗中國、人與自然和諧及實現中華民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在旅游開發中,一方面要防止過度開發、破壞當地的文化遺存和自然環境等現象的發生,另一方面,要利用傳統文化中的綠色思想為人民服務,比如“不殺生”、“素食”、“道法自然”等思想完全可以在為緩解當代人容易犯的暴躁、困惑心理方面發揮作用。
四、共享發展
(一)宗教本身要發展,必須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在旅游開發中,我們不僅要利用好宗教文化,增加旅游區的文化觀賞內容,還要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使宗教在旅游開發中享受到發展成果。因此,我們要正確認識和發揮宗教中的積極因素,引導信教群眾擁護社會主義制度,同全國人民在根本利益上保持一致;引導宗教活動在法律法規范圍內開展,要求任何人均不得借宗教之名行違法之事;旅游區的宗教團體要發揚宗教界愛國愛教的優良傳統和宗教中的積極因素,積極參加當地建設。唯有如此,宗教活動才能在當地發展中真正受益。
(二)要讓旅游開發從業者、原住民和游客都得到實惠
共享發展強調,一切發展的目的是為了人民。公平和正義是共享發展的評價標準。發展梵凈山生態旅游,必須注意統籌兼顧,既保護好旅游開發者的合法收益,也要高度重視保護原住民合法訴求和游客的合法權益。這其中,尤其要注意維護少數民族群眾即原住民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和分享旅游經濟收益的合理合法訴求??傊?,只有通盤考慮,才能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才能真正維護當地發展穩定大局。
參考文獻:
[1]格桑培杰.《民族、宗教、統一戰線理論與政策》,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
[2]陳麟書、陳霞.《宗教學原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月
注:本文系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銅仁研究基地階段性研究成果;系貴州省重點支持學科思想政治教育專業(黔學位合字ZDXK【2016】17)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