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電影作為電影的類型之一,體育與電影相結合,成為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激戰》是一部以拳擊為主題的體育類題材電影,其背后所傳遞的現代社會文化觀念與早期的體育電影有所差別,文章運用文獻研究法、個案分析法等方法,分析總結《激戰》中身體、家庭、體育精神三個方面的文化觀念。
關鍵詞:體育電影;《激戰》;文化觀念
作者簡介:韓典典,女,漢,安徽人,安徽師范大學碩士在讀,研究方向:體育影視。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17--01
一、身體文化的呈現
在體育電影中,身體不是簡單的物質存在,是電影中人物思想的傳達。我國早期體育電影審美對象主要是女性的身體,1934年《體育皇后》女主角身體美滿足觀眾對女性身體的窺視。無論之后的《沙鷗》、《乳燕飛》都沒有擺脫女性作為被看的主體,這從側面反映我國女性主義文化沒有擺脫男性為主導的社會思維框架。《激戰》作為一部以男性為主角的電影,大篇幅的對林思齊鍛煉過程進行描繪,這是體育電影共同具備的橋段,常規訓練是從事體育最必備的階段。電影則需要簡化平時枯燥的訓練時間,運用快速的剪輯將運動員訓練成果展示,那么身體的變化則成為訓練成果的標志,運動員進入賽場最基本的要素。
《激戰》中無論是林思齊還是程輝,身體都被賦予很深刻的意義。身體的強壯也反映自我的成長,身體不斷的強壯也從另一個方面顯示電影敘事進程。林思齊經歷家庭的變故,通過綜合格斗運動拯救自我,也拯救的父親。另一個男主角程輝,金錢的誘惑下,他迷失自我,但是他最后也重新拿起拳套,站上賽場,成功戰勝自我,找回自我。劇情的變化,身體這個元素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運用電影鏡頭語言,將身體的成長嵌入劇情的發展過程,成功推動了電影發展。體育電影中身體作為電影元素,被賦予很濃厚的文化意義,《激戰》中的身體更多代表一種成長文化,從不成熟到成熟,從迷失到堅定。
二、家庭觀念的固存
家是電影敘事重要的空間,家庭中組成部分也成為電影創作的元素。《激戰》中兩個家庭元素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林思齊和父親的關系,從父親對兒子不關心到為他驕傲。電影也是隨著父子關系的緩和不斷發展,其中伴隨著父親與兒子的共同成長,林思齊通過比賽將父親從失敗的泥沼中喚醒,將本快破碎的家庭又重新凝聚。
另一個主人公程輝本是一個亡命之徒,在合租時認識了小丹和她母親,被小丹的堅強所感動,喚起程輝心中的保護之情,仿佛有了責任感,開始覺得以后不能只為自己而活,他要保護小丹母女,他為了小丹母女又一次站上賽場。小丹母女本是一個不完整的家庭,在程輝進入之后,在合租房里,其角色不斷轉變成這個不完整家庭的依靠。小丹母女開始接受他,依靠他,他通過這對母女找到了家庭的溫暖。為了維持這份溫暖,他首先找回自我,重新站上MMA賽場,來表達重新生活的決心。
電影中兩個主人公都出現了家庭空間的轉變,林思齊從富足的家庭到群租房,程輝從以出租車的家庭到合租家庭,空間的轉變促使其心理的變化,家庭觀念也隨著空間的變化不斷強烈,是兩大主人公紛紛展示賽場的關鍵。
三、體育文化精神的引領
體育精神是競技體育的核心,體育精神也是支撐體育人不斷突破自我的動力。在我國早期對于體育認識不全面、不準確,對體育精神的解讀也是很片面。“唯金牌論”一度成為我國競技體育發展的障礙,體育不僅僅為了金牌,我國體育文化也不斷轉變著思想。在電影創作過程中,體育文化生活,體育人,體育人與社會的關系等方面的創作來源。“唯金牌論”也影響著體育電影創作,電影《沙鷗》關于排球運動,沙鷗帶傷訓練,最后帶傷參加國際比賽,獲得銀牌,但是她將銀牌扔進了大海。這一連串的事情,用現代價值觀去判斷也許是不可思議,但是由于我國改革開放之處初,對現代體育精神解讀的錯誤,以及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電影整體創作思路與價值觀是符合時代標準的。“唯金牌論”的體育精神更多出現早期體育電影的思想文化觀念中。《激戰》是現代社會文化環境下的產物,電影中所傳遞著一種追求夢想、突破自我但同時尊重生命的體育文化精神,這是現代體育電影應該具備的,《激戰》展示的身體文化在體育電影中的意義,同時歌頌了夢想這一永恒的主題,最為重要的是電影觸及到生命與自由的高度。
體育運動展現個體生命的活力,促使個人與他人、社會、自然的交流,體育文化精神不僅僅是賽場才能夠看到,體育文化精神是一個體育人,熱愛體育的人內心所固有的,它引領著體育人以及熱愛體育的人不斷前進,探索,找尋生命的意義,展示生命之美。
總結:
《激戰》突破早期電影創作思路,電影敘事手法更加具有好萊塢的模式,在最為直觀的畫面審美中強調真實性,不僅僅具備逼近真實的運動員身體外貌,同時身體也被賦予一定文化意義。電影中家庭沒有成為主要描述對象,但是家庭對兩個主角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體育文化精神是每一部體育電影所具備的,《激戰》更加關注個人內心的成長,從訓練到賽場,主角所表現的狀態是體育文化精神外化的體現,電影最后所傳遞一種自由、充滿希望的體育文化精神,《激戰》作為我國近幾年最為成功的體育電影,電影中對內在的文化內涵及外部的文化環境的解讀更加獨樹一幟,成為關注內心,回歸原始的佳作。
參考文獻:
[1]肖沛雄,萬文雙.《中美體育電影文化觀念的比較與嬗變》[M].暨南大學出版社,2012.
[2]李杉.《英雄敘事與身體的審美:體育精神在類型電影中的表達與闡釋》[J].當代文壇,2015(04):115-117.
[3]邊菊平.女性主義理論下的中國體育電影[J].電影文學,2011(17):16-17.
[4]幺海欣.激情格斗背后的溫情敘事——評體育電影《激戰》[J].中國電影評論,2017(06):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