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二十世紀隨著西進運動的開始,全新的世界和秩序在悄然確立,美國人用科技的魔棒劃定了前進的方向,也用“西部片”主宰了一種“堅韌不拔、主導人生”的審美趣味。廣闊的西部風情和象征著正義的元素完成了人們對于人生的描摹,而必然代表著“力量和正義”的西部英雄也解救著大量迷茫的美國青年。隨著聲音建筑的層層疊進和先鋒影像技術的迭代更新,英雄電影依然在救贖著普通民眾,對抗著黑色的力量。經濟蕭條、科技恐慌、異化的精神世界……現實世界中人們在巨大的壓力間無所遁形,卻又在英雄電影創造的巨大勝利中獲得了宣泄和松綁。
關鍵詞:AT分類法;類型電影;超級英雄
作者簡介:周芷涵(1997-),女,河北唐山人,河北大學藝術學院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在讀本科生。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17--01
“AT分類法”是當今流行的將民間故事分類編排的方法,是由芬蘭民俗學家阿爾奈(Antti Aarne)創立,美國民俗學家湯普森(Stith Thompson)完善。“阿爾奈-湯普森體系”(簡稱“AT分類法”)將世界范圍內的民間故事類型做了全面系統的總結歸納,同時還包括對一定數量的主題學案例進行個案研究。
美國英雄電影是具有重要歷史地位的類型電影,“AT”分類法也使得我們在面對基數龐大的英雄電影時能迅速理清思路、定性風格,并簡單快速地將一部電影索引到基本符合的類型。“AT分類法”主要研究對象是民間故事,但大部分電影尤其是美國英雄電影,其情節本就是基于人群故事而延伸。它的積極作用在于提供了一種宏觀范式的亞類型確立角度,及即使主題都是圍繞“英雄拯救失落的文明”,我們也可以從主角、場域、影片情感走向等角度對電影進行相對細微的描述。
以“AT分類法”來考查這些超級英雄電影具有相當大的可行性,“動物”、“普通民間故事”和“程式故事”可以成為最主要的分類索引,但我們可以看到英雄電影也在不斷吸收著新的元素,同時英雄電影也在進行種類疊加并不斷衍生出更多的亞類型。除了主題的統一和視覺元素的圖解元素之外,超級英雄電影本身的人物和故事、情節結構、場面調度、攝影風格、表演風格、音樂風格、語言風格等,都可以作為類型細分的考慮元素,更遑論傳播載體、主要受眾、傳播方式等。
1.行動場域
場域是一個由各種客觀權力位置關系所構成的網絡形構,而這些位置又是依據行動者所擁有的資產分布而決定的。美國英雄電影中主角的斗爭場域從最初的遼闊西部過渡到了現代城市,在面臨著權利沖突時,先天身份的不同形成的資本差異也使得斗爭結構不斷變化。西部片中勇敢正直的牛仔面對印第安人英勇無畏,為了保護深愛的女性或是維護西部安全不懈斗爭,最終贏得了勝利,這是“戶外式”的“物質條件”角逐。在超能故事中,英雄是具有超能力的,他的努力往往是為了拯救人類或是不斷進行自我認知,場域變成了現代都市或者是宇宙(外星)空間,這是想象中的(可能會發生的)生存對抗。
2.行動者
行動者在追求利益或是對抗權利的過程中,如同參與一場游戲并且認同某種游戲規則。規則是由既有的社會條件所決定,而行動者為了維持他們在場域中的地位要么遵循原則,要么有能力能自我形成外于社會既定的游戲或者規則并最終解決問題。這部分的更新就在于,超級英雄正在不斷提高逃脫現實世界秩序追捕的可能性,這種自我主體性的權利提升也是討論電影分類時必然要考慮的。
3.生存心態
一場社會游戲中,行動這必然包含著某種認知和訴求來參與其中,其腦海中的概念結構決定了其實踐作為,也同時導致了作為有主動和被動之分。《蝙蝠俠》中,布魯斯·韋恩在懲惡揚善的同時也要面臨著自己孤兒身份,同時,年幼時失去父母的經歷讓他從內心深處留存著對社會的排斥和懷疑。多重的心理困擾使得超級英雄電影不可以用傳統的分類觀念來架構,而要更加考慮生存心態這套內化的法則。
4.資本
行動者在既定的社會場域中擁有各種形式的可運用的資本,比如,經濟資本、文化資本、社會資本等,各種資本都與獲利(取得勝利)密切相關,且各種資本都決定著場域內的動力關系,也決定著行動者是否具有權利去爭取場域內的利益。在傳統英雄電影中,超級英雄是身手矯捷、有膽有識的普通人,他們所擁有的資本高于常人,但時常需獲得外界輔助,例如警察的幫助、異性同伴的協助等。超能故事中的英雄用友特別突出的特質和卓越的文化、品位資本,在全社會范圍內可以最大程度調動資源同時獲得信任。因此,資本的象征體系與統治秩序的建構關系,也在探討類別的考慮范疇內。
超級英雄電影可謂是每個時代的神話,人們對于各個時代突出問題的情感和悖論都滲透其中。現在,當媒介性和科技型滲透到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每個部分,同時精神世界的壓力成為了全新的社會問題,英雄電影也呈現出了“文化事實”,類型的細分也應成為“產業事實”。
參考文獻:
[1]艾伯華.《中國民間故事類型》[M].王燕生,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2]沈書芳.《觀念與范式——類型電影研究》[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3]吳萌.《論黑色科幻電影》[J].《當代電影》.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4][法]皮埃爾·布迪厄.《實踐感》[M].北京:譯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