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際關系中的相互尊重程度體現了社會精神文明的發展狀態,中國自古以來就以以理治國聞名,更由于長期的封建統治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因此漢語擁有十分發達的敬語形式。漢語的敬語形式主要依靠詞匯來體現,主要通過名詞、代詞、動詞、形容詞、副詞等來表現敬語形式。本文將分別進行分析。
關鍵詞:敬語
作者簡介:陳勃靜(1993.9-),女,漢族,浙江人,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韓漢對比。
[中圖分類號]:H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17--01
1.名詞敬語形式
稱呼語敬謙詞
1)通用稱呼語
不區分年齡、身份、職業、地位的通用敬謙詞 叫做 社交稱呼語。根據是否直接尊敬對方,可將通用名詞敬謙語分為直接尊敬對方的敬語和通過貶低自己達到間接尊重對方的謙語。
敬語:先生、同志、師傅、小姐
“先生”是中國古代對老師的一種尊稱。“同志”是建國初級到上世紀 60年代特殊的一種稱呼語。“小姐”是對封建社會大家閨秀的一種稱呼語。
謙語:鄙人,在下
“鄙人”和“在下”都是中國古代對自己貶低的一種謙語,通過對自己的貶低從而達到對對方的尊敬。
2)職業稱呼語
中國社會對“教授、醫生、作家、記者”等腦力勞動者通常稱呼其職業以示尊重。主要表現為“姓+職業”。
例:陳教授、林醫生、張作家
2.代詞敬語形式
漢語中代詞主要分為人稱代詞、指示代詞、疑問代詞、反身代詞。本文主要針對人稱代詞進行分析。
(1)第一人稱代詞:第一人稱代詞“我”沒有尊敬的含義,通常表示對等的含義。但是在古代漢語中有“在下、鄙人、晚生”等表示尊敬的含義,但現代漢語中往往不使用這些單詞。
(2)第二人稱代詞:第二人稱代詞“你/你們”不存在尊敬的含義,通常用“您”來表示尊敬。并且在表示復數的時候不用“您們 ”而用“您二位/您幾位”。
(3)第三人稱代詞:第三人稱代名詞“他、她、他們、她們”也沒有尊敬的含義,想要對第三者表示尊敬的時候,通常用“那位”來表示。
3.動詞敬語形式
漢語動詞中分為直接尊敬對方的動詞敬語和通過貶低自己達到間接尊重對方的動詞謙語。
(1)敬語動詞
漢語敬語動詞分為有標記和無標記兩種。有標記敬語動詞通常表現為“敬語語素+動詞”。
奉:奉告 奉還 奉陪 奉送 恭:恭候 恭迎 恭賀
拜: 拜托 拜見 拜受 拜別 稟:稟告 稟明
呈: 呈現 呈上 惠:惠存 惠賜 惠告 惠顧 惠允
無標記敬語動詞:
請教 請示 擁護 遵循 感激 教導 指導 教誨 慰問
接見 關懷
(2)謙語動詞
漢語謙語動詞也分為有標記謙語動詞和無標記謙語動詞。有標記謙語動詞主要表現為“謙語語素+動詞”
敬:敬啟 敬告 敬呈 敬致 仰:仰仗 仰慕 仰請 仰聽
失:失敬 失禮 失陪 失迎 下:下問
繆:謬贊 繆愛 謬獎 獻:獻丑
無標記謙語動詞:
蟄居 冒昧 冒犯 告罪 錯愛 打擾......
4.形容詞敬語形式
漢語中大部分形容詞都帶有或好或壞的色彩。漢語中形容詞雖然有敬語形容詞但是不存在謙語形容詞。
例:敬語形容詞:慈祥 和藹 親切 英明 偉大
一般形容詞: 聰明 孝順 幼稚 機靈 可愛
“慈祥、和藹”通常用于形容老人,“英明、偉大”則主要形容領導者。而“聰明、幼稚、機靈、可愛”這類形容詞則不用于年長者,主要用于形容小孩。
5.副詞敬語形式
漢語中幾乎沒有表示尊敬的敬語副詞,但是部分副詞可以表示尊敬的含義。
例:謹: 謹想你表示謝意
漢語中也存在通過貶低自己達到尊敬對方的謙語副詞。
例:斗膽、無任
6.量詞敬語形式
漢語量詞“位”通常表示對對方的尊敬。
例:三位客人 兩位老師
7.詞綴敬語形式
在詞根前后添加詞綴,改變單詞的意義或者詞性形成新的單詞。
首先分析前綴,漢語敬語前綴和也分直接尊敬對方的敬語和通過貶低自己達到間接尊重對方的謙語。
敬語前綴:
尊:尊上 尊夫人 尊府 尊兄 令:令堂 令愛 令叔 令郎 令慈
賢:賢弟 賢息 賢侄 貴:貴庚 貴姓 貴友 貴宅 貴體
高:高齡 高壽 高名 高教 高見 高論 大:大筆
大稿 大名 大作 大壽
玉:玉體 玉手 玉足 玉音 玉照
謙語前綴:
拙:拙筆 拙稿 拙著 拙見 鄙:鄙兄 鄙姓 鄙言 鄙見
愚:愚見 愚言 愚意 愚誠 敝:敝處 敝宅 敝姓 敝意
賤:賤命 賤姓 賤內 賤體 薄:薄酒 薄禮 薄儀 薄酌
漢語敬語后綴和也有直接尊敬對方的敬語后綴,但是不存在通過貶低自己達到間接尊重對方的謙語后綴。
敬語后綴:
長:校長 廠長 董事長 部長 廳長
老:王老 劉老 陳老
結論:
漢語的敬語形式較為發達,主要分為名詞敬語形式、代詞敬語形式、動詞敬語形式、形容詞敬語形式、副詞敬語形式、量詞敬語形式、詞綴敬語形式。其中敬語形式還可分為直接尊敬對方的敬語和通過貶低自己達到間接尊重對方的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