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韓語語法中“-??”作為敘述格助詞一直被大家所熟知。本文主要從形態特性方面對“-??”進行分析,通過分析可以看出“-??”與普通的敘述語不同,它有著十分復雜的語法特性。首先“-??”本身很難具有自立性,只有在假定“???”的前提下,才能夠獨立使用。從對“-??”的活用形式的分析來看,“-??”的活用形式除了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之外,其他與形容詞的活用形式相同。從而得出"-??"具有獨立的單詞特性以及形容詞特性。
關鍵詞:“-??”;形態特性
作者簡介:王平平,黑龍江大學研究生院亞非語言文學專業。
[中圖分類號]:H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17--02
1、引言
從韓語的傳統語法到現代語法,“-??”一直備受爭議。關于“-??”的語法范疇的設定,大致可分為三類。一類是將其看作統辭性詞綴的見解;一類是將其看作形容詞的見解;一類是將其看作敘述格助詞的見解,這也是現行學校語法中的見解。雖然學校語法中,將“-??”分類為敘述格助詞,但這不僅與格的定義相矛盾,而且也無法解釋“-??,-??,-??”這種助詞加語尾的現象。縱觀“-??”的研究史,從最初的音韻性的討論開始,到如今的形態,統辭性的討論,意義性的討論為止,對于“-??”的語法范疇的爭議,依然沒有明確的結論。
2、先行研究
對“-??”的研究,可分為兩大類,單詞說和詞綴說。
從將“-??”看作是單詞的觀點來看,有指定詞說,系詞說,用言說,依存形容詞說,形容詞說,助詞說(敘述格助詞,主格助詞)等各種理論。除了助詞說,其他的理論,雖然名稱各不一樣,但卻可看作是用言中的一種,實際上可歸納為一類。
韓國國語學者???(崔鉉培)將“-??”和它的反義詞“???”歸納在用言的范圍內。???(1994)將“-??”看作為“指定詞”,但在“?”的統辭構造的地位方面,卻和???持有相同的觀點。???(1986)將“-??”區分為兩種語法類型,即指示性意義+屬性意義的類型以及屬性意義的類型。???(2003,2006)認為“-??”是功能動詞。???(2000,2001,2006)指出如果將“-??”中的“?”看作是主格助詞,那么“-??”則可看作是主格助詞句。
從“-??”作為語法性功能要素的立場來看,分為:格語尾說,用言化要素說,詞綴說。
???(1949)將“-??”看作為活用語尾,???(1956a,1956b)認為將很難將“-??”看作是獨立的品詞,將其稱作格語尾更好些。???(1985,1992)將“-??”中的“?”作為統辭性派生后綴(用言化后綴)處理。???(1993,2002,2005)吸收了???(1985)的統辭性詞綴的基本概念,揭示出“-??”語法中所呈現的多樣的形態,統辭性現象,并通過統辭性詞綴和核移動的概念來說明這些現象。
3、“-??”的形態性特征
3.1 “-??”的單詞特性
縱觀“-??”的研究史,盡管有指定詞,系詞,功能動詞,依存形容詞,敘述格助詞,派生詞綴,統辭性詞綴等各種各樣的觀點,但最終可以總結歸納為兩點,那就是:獨立單詞的觀點和語法形態素的觀點。將“-??”看作是單詞的理由是“-??”中的“?”能夠自由活用,“?”看作是語法形態素的理由是“?”經常與名詞或副詞的語基相結合,并不賦予其單詞的地位。
???(1987)對單詞的定義作出了總結,他認為:“單詞是可以自立的話或者是可以接在自立性形態素之后,輕易分離的話。”此觀點可概括為兩點。一是單詞是最小的自立形式;二是單詞與單詞之間具有分離性。
如果“-??”是單詞的話,則需要滿足兩個條件。分別是:一、“-??”必須可以單獨使用;二、先行名詞和“-??”之間必須能夠插入其他的要素,并且能夠分離。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是否自立性。
例:①? ??????
②*??.
③???.
從例子中可以看出,對于①中問句的回答,“???”可以單獨使用,但是“-??”卻不能夠單獨運用。“???”可以傳達出“?? ???? ???” “我不是老師”的意思,然而“??”卻向對方傳達不出“?? ?????” “我是老師”的意思。
下面對“-??”的分離性進行分析。
例:①??? ?? ???.
②??? ?? ????.
③*??? ??(?) ?? ??.
如果“-??”是用言的話,可以直接被副詞修飾。雖然②中“????”的前面可以直接添加副詞“??”,但是像③中“??”和“-??”之間添加了副詞“??”的話,就變得很尷尬。???(2005)以“-??”的這種特性為根據,主張“-??”不是用言。然而因為副詞的主要作用是在用言的意義基礎上添加新的意義,所以如果沒有用言的意義的話,就不可能添加新的意義進行修飾。因此以此來作為否定“-??”是用言的根據,并不合理。
那么“-??”原本就無法被副詞修飾嗎?如果對“-??”的反義詞“???”進行分析,我們不難得出“-??”被副詞修飾,并不是不可能的。
例: ? ??? ?? ??? ???.(??+??)
如果把“???”拆分為“??+??”進行分析的話,可以看出“-??”前面添加了否定副詞“??”。因為“-??”前面添加了否定副詞“??”,這就認證了“-??”和先行名詞之間的分離性,也就意味著“-??”是獨立的用言。
3.2 “-??”的形容詞特性
“-??”的最大特性是能夠活用。所謂活用是指“用言的結尾根據不同的語法性能而變化成各種不同的樣子。“-??”中的“?”可以像用言的語干一樣,接不同的語尾。
例:?? ????.(/?/??/??...)
韓國語的品詞中能夠活用的只有動詞和形容詞,即用言。“-??”能夠活用的事實也是“-??”的“?”能夠看作用言語干的重大根據。
動詞和形容詞的變化雖然比較類似,但是在感嘆形語尾,現在時制先語末語尾,冠形詞形轉成語尾的活用形式上,卻存在著差異。動詞的感嘆形語尾需要接“???”,形容詞的感嘆形語尾則需要接“??”。動詞的現在時制先語末語尾需要接“?”,形容詞卻不能夠接現在時制先語末語尾。另外,動詞的冠形詞形轉成語尾接“?”,形容詞接“?/?”。動詞和形容詞的差異還表現在動詞可以用在共動句和命令句中,形容詞則不可以用于共動句和命令句。
例:①??? ?? ?????./*??? ?? ??????
②??? ?? ????./*??? ?? ????.
③?? ??? ??
④*??? ?? ????.
⑤*??? ?? ?????.
從例子中可以看出,“-??”的活用形式與形容詞一致。但是“-??”除了與形容詞的活用形式相似之外,還具有其本身特有的性質。
例:①?? ? ??? ?? ????? ????.
②? ??? ?? ?????.(/?? ??????/?? ?????.)
③? ??? ?? ?????(/?? ????),??? ??? ? ???? ???.
④? ??? ?? ?????(/?? ?????)? ??? ??? ? ??.
⑤? ??? ?? ?????.(/?? ?????)
???(2006)指出“-??”在引用的句子中,語尾一定要是“?”。感嘆形語尾“???”可以寫成“????”,表示承認或認定前面的事實,但后句也有限制性的條件或詳述的意義的連接語尾“?”可以寫成“??”。表示必然的連接語尾“??”可以寫成“??”。以上這些活用形式是不同于形容詞的活用形式。
4、結論
到現在為止我們對“-??”的語特性從形態特性的方面進行了分析。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與普通的敘述語不同。它有著十分復雜的語法特性。首先“-??”本身很難具有自立性。只有在假定“???”的前提下才能夠獨立使用。從對“-??”的活用形式的分析來看,“-??”的活用形式除了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之外,其他與形容詞的活用形式相同。因此可以將“-??”作為品詞歸納到形容詞一類。這也同時意味著“-??”具有獨立的單詞的資格。
然而“-??”在統辭現象中卻依然存在著很多問題。另外對于“-??”的省略現象的研究考察也依然在進行中。在沒有獲得完美的結論之前對“-??”的研究將會持續進行。
參考文獻:
[1]李種贊.?>? 文法范疇? ?? 考察[D].?????? ?????.
[2]???."??"? ?? ??? ?? ??[D].????? ?????.
[3]???. ?? ?? ???[M].???.
[4]???.??? ???[M].???? ??.
[5]金仁龍,宋昌洙.韓國語語法句型大全[M].延邊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