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追逐者》是約翰·科利爾最著名的短篇小說之一,主要講述了一場愛情藥水的交易。整個故事幾乎完全是通過兩個角色之間的對話而建立起來的,因此,基于格賴斯的合作原則,本文試圖通過話外之音來分析人物復雜的性格,以此揭示主題。
關鍵詞:追逐者;合作原則;違反;會話含義;矛盾性格
作者簡介:陳善靜(1993-),女,漢族,四川達州人,北京語言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碩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15--02
約翰·科利爾, 1901年生于英國, 后移居美國,以奇幻短篇小說知名。其短篇小說集《幻想與晚安》(Fancies and Goodnights, 1951)先后獲得1951年“愛倫坡最佳短篇小說獎”和1952 年“國際幻想小說獎”,而《追逐者》正是壓卷之作。正如科利爾的其它短篇小說,《追逐者》在1940發表于《紐約客》雜志上,主要講述了年輕的主人公艾倫為得到愛情而求助于愛情藥水的故事。小說流傳很廣,研究角度多樣,有通過原型批評,女性批評和文體學等方面分析人物和主題,有分析老人為邪惡的,智慧的或善良的;有分析男人為膽小自私的或單純的。本文通過分析主人公們違反合作原則產生的會話含義得出老人就是一個普通人,有著矛盾的性格:一方面他要靠賣出藥水賺錢生存,一方面他又出于良知不斷給艾倫暗示后果;而對于艾倫,與其說他單純,不如說他急于想通過捷徑獲得愛情。
一、合作原則
格萊斯是第一個提出合作原則的人。他認為,說者和聽者都希望通過一些規則相互合作來使對話成功。這些關于話語產生和理解的規則簡稱為合作原則(Cooperative Principle)。根據充分性、真實性、相關性和清晰性,格萊斯提出了四大會話準則
(1) 量的準則。所說的話應該滿足交際所需的信息量;所說的話不應超出交際所需的信息量。
(2) 質的準則。不要說自知是虛假的話;不要說缺乏足夠證據的話。
(3) 關聯準則。說話要有關聯。
(4) 方式準則。避免晦澀;避免歧義;簡練;井井有條。
換句話說,參與者必須在提供足夠信息的同時,以相關而清晰的方式表達誠摯的意見。與語法規則不同,說話者會故意違反會話準則來表達一些思想,從而產生話外音或潛在的含義; 那就是格萊斯所說的含義(Implicature)。因此通過會話含義全面分析小說人物和揭示主題是非常必要的。
二、小說話語分析
《追逐者》情節清晰,內容簡單,主要圍繞艾倫與老人的對話進行。在話語交際活動中,主人公們不斷違反會話原則,在某種程度上,這決定了小說的發展動向,展現了人物復雜的性格和揭示文章深刻的主題。
從文中可以看出,老人在整個談話中起著主導作用,引導著年輕人。表面上,老人不斷設陷阱誘使艾倫一步步落入其中。實際上,他們并不是簡單的追逐和被追逐的關系,邪惡的人和無辜的人。老人不斷善意地暗示艾倫但出于生計問題從未明說所謂的真正的愛情,而艾倫看起來也并不單純而是沖動。因此,選幾個典型性例子來分析十分必要。
(1)在故事開篇,當艾倫懷疑并膽怯地問老人是否有魔法藥水時,老人的回答顯然違背了會話準則。
“Is it true,” asked Alan, “that you have a certain mixture that has-er-quite extraordinary effects?”
“My dear sir,” replied the old man, “my stock in trade is not very large-I dont deal in laxatives and teething mixtures-but such as it is, it is varied. I think nothing I sell has effects which could be precisely described as ordinary.”
這段對話中,艾倫的問話中“a certain mixture that has-er-quite…”表明艾倫很膽小,因為他避免直接提及他真正想要的愛情藥水。由此表示,艾倫是一個缺乏勇氣的人,不敢追求自己所想的; 其次表明艾倫懷疑他被告知方式準則。他違反了方式準則,因為他沒有直接用“是或否”來回答艾倫的問題,而是傾向于拐彎抹角。違反數量準則因為老人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他告訴艾倫,他不僅有一種魔法藥水,而且他賣的所有東西都具有魔力。這意味著艾倫可以選擇其中的任何一個或更多。一方面,他的回答可以消除艾倫的疑慮;另一方面,他大篇迂回的語言表明這位老人非常成熟。
(2)在老人介紹無色無味的藥水后,艾倫問其是否是毒藥。對于同樣的問題,老人還是避免了最簡單的答復—是或否。相反他拐彎抹角、旁敲側擊。
“Do you mean it is a poison?” cried Alan, very much horrified.
“Call it a glove-cleaner if you like,” said the old man indifferently. “Maybe it will clean gloves. I have never tried. One might call it a life-cleaner. Lives need cleaning sometimes.”
老人再次違反了數量準則和方式準則。首先,他違反了方式準則,他沒有直接回答艾倫藥水是不是毒藥而是將藥水形容為手套清潔劑或生活(生命)清潔劑。很難確定這種藥水是毒藥。他的回答是不確定和模棱兩可的,因為手套清潔劑可以指去除并扔掉手套或洗手套。同樣,life-cleaner可以指生活清潔劑或生命清潔劑,也就是說,新生或死亡。老人在這里使用雙關語,從而給讀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間。如果說life-cleaner指的是新生活,那么老人本身就不是邪惡的。如果它指的是生命清潔劑,老人的回應就是警告。老人用“maybe”和“might”這些不確定的詞。這意味著他不確定答案,因此他避免了“是”或“否”,此而服從質量準則。其次他違反了數量準則,因為他解釋了魔藥的更多功效。多余的哲學信息也正反映了老人的智慧。同時,由于艾倫可以推斷出無色液體是毒藥并決定不購買它,所以很難說艾倫是單純的。
(3)當老人介紹了艾倫愛的人會在服用愛情藥水后改變對他的態度,艾倫認為它是愛情,老人就隨之附和。
“That is love!” cried Alan.
“Yes,” said the old man. “How carefully she will look after you! She will never allow you to be tired, to sit in a draught, to neglect your food. If you are an hour late, she will be terrified. She will think you are killed, or that some siren has caught you.”
顯然,老人不僅違反了質量準則,也違反了數量準則。他違反了質量準則,因為他知道那不是愛情,所以他的回答是錯誤的。老人的語言多為暗示性的。一開始,老人形容了一種令人窒息的愛情。作為一名商人,老人想賣掉他的產品;作為一個智慧老人,他給出很多警告。他違反了數量準則,介紹了很多有關所謂的愛情和愛情藥水效果的信息。他多次運用she-will-sentences表示一種類似負擔的關系。同時,正如他提到的life-cleaner,他在這里再次使用雙關語,因為“look after”不僅意味著“照顧(take care of)”,還包括“監視(surveil)”。他給出了許多提示,而艾倫并不是不知道只是想急于獲得愛情。
(4)最后,當和老人談論了愛情藥水的功效后,艾倫決定購買它。他詢問愛情藥水的價格,但老人提供了Life-cleaner的價格。奇怪的是,艾倫從一開始就未對生活清潔劑表現出興趣,也沒有購買意向,但老人卻故意再次提到它。
“And how much,” said Alan, “is this wonderful mixture?”
“It is not as dear,” said the old man, “as the glove-cleaner, or life-cleaner, as I sometimes call it. No. That is five thousand dollars, never a penny less. One has to be older than you are, to indulge in that sort of thing. One has to save up for it.”
老人違反了關聯準則和數量準則。他違反了關聯準則,因為艾倫問是愛情藥水的價格,但老人給出了life-cleaner的價格。事實上,老人強調life-cleaner的價格,一方面是為了逐步引誘艾倫買life-cleaner;另一方面利用藥水價格的強烈反差給出警示。老人違反了數量準則,因為他提供了更多life-cleaner的信息。他暗示艾倫有一天會厭倦這種窒息的愛情,返回來買life-cleaner,愛情很容易獲得,但很難維持。人們只會更加珍惜通過努力獲得的成果。至于艾倫,他的行為反映出他的自私和愛是一種謬誤的道理。
三、結束語
《追逐者》主要通過對話展開,但意義深遠。賣藥老人主導著整個對話,他喜歡用迂回復雜的長句子,并不斷違反合作原則,從而產生會話含義。他的話語反映出他是一個受工作身份限制的矛盾者,是善與惡的結合體。一方面,他想賣掉自己的產品并獲得利潤;但另一方面,他故意警告艾倫不良后果讓其三思。至于艾倫,他不是單純而是急于想獲得愛情;他不顧一切,以自身利益為主。但無論是老人還是艾倫,他們有各自想得到的東西:錢和愛情,但得到的方式是不正當的;他們都把愛情當作游戲。總之,這都反映了科利爾對功利主義,人們急功近利、不惜一切代價找捷徑得利的行為的批判。
參考文獻:
[1]Grice, H. P. 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2]Leech, G.N.& Short, M. H. Style in Fiction: 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Fictional Pros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