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紫色》深刻揭露了黑人婦女的生存面貌,揭示了黑女女性為爭取平等、自由的艱難歷程。筆者從女權主義文學批評理論視角觸發,從色彩視角入手,分析黑人女性茜麗的成長歷程,從被束縛、被壓迫到被解放的過程,從無自我到實現自我的人生歷程,展現了黑人女性追求自由、追求尊嚴,尋求自我的艱難成長歷程。
關鍵詞:象征主義;顏色;自由;成長歷程
作者簡介:張丹(1980-),女,河南洛陽人,河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語用學及認知語言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15--01
象征主義者認為:“文學藝術所反映和表達的不是現實生活,而是意識所不能達到的超時間、超空間、超物質和超感覺的‘另一世界,只有通過意象象征的手法才能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象征是溝通虛與實的媒介,是用動物與自然物象征神圣的東西。作者以色彩為名,可以使讀者更為直觀、深刻地認識和理解黑人女性的生存狀態,再現了黑人女性追求自由、追求尊嚴、尋求自我的艱難歷程。
1、象征主義闡釋
“象征”這個術語的概念不是一成不變的、固定的,而是一個歷史性的范疇,在藝術領域里,往往指某一特定的具體地、含蓄地或與之較為接近的情感或思想,逐漸演變為某種事物、某種觀念的符號(王以寧,2005:34)。不同學者對于“象征”的定義則不同。正如廷德爾所述“象征符號是對現實世界的再現,是一切活動外在與內部的統一表現”,表達了哪些無法言說的內心活動和人類情感。Bernard J.Cooke 指出:“象征是人類思想和語言的主要特征,是人類特殊生存方式的再現”。美國文學家萊斯利提出:“人類行為所涉及的一切行為都需要借助于符號表現出來,是人類情感和思想活動的表現。因此,筆者認為,無論是在任何領域包括文學和詩學中,象征都被賦予了深刻的內涵,將其復雜無法表述的情感,借助文學作品,表達其內心世界,是字面含義所無法表述的。
2、《紫色》中的象征主義
紫色是高貴、地位顯赫的象征。作者艾麗絲以紫色為名,把“跪著的黑人婦女拉起來,把她們提到了王權的高度”讓黑人婦女也享有人格尊嚴和社會地位。在西方文化中,紫色代表優雅,高貴,自傲,壓迫感。古羅馬在法律上規定只有貴族才能夠穿紫色的衣服,是王權、王位和神權的象征。紫色不僅象征著高貴,也象征著人們為實現自我精神的過程。作者通過對紫色的描述暗示著黑人女性為尋求自由的艱難歷程。紫色也成為黑人女性為實現婦女主義的美好象征物,茜麗在婦女姐妹的幫助、鼓舞下,在莎格的精神引導下,在實現自我解放的道路上最終擁有紫色?!皩ξ襾碚f,她像個女王,所以我跟凱特說:紫色的,或者紫中帶點紅??墒牵覀兛囱娇?,看不到紫色的……”。某先生的妹妹凱特和茜麗一起去商店購買衣服,茜麗說:“要件紫色的”。這是文中第一次出現“紫色”,其具有潛在而深刻的內涵,寄寓了對婦女主義思想的實現,將經歷人格確立和精神自我實現我的過程,追求自由,渴望新生活的到來。莎格說:“誰要是走過一塊地,沒看到地里面的紫色,上帝一定會生氣”。此時,紫色象征了無論白人女性還是黑人女性,都有自由追求沒有生活的愿望。做裁縫后,茜麗給自己做了一條褲子,其中“一條腿是紫色”,象征著和諧,男女、種族共同和諧的社會。最終,結尾描述了:“茜麗將自己的房屋漆成了紫色”,成為茜麗最終實現自我的標志。在茜麗自我覺醒、自我成長的過程中,其自身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凸顯了女性為爭取獨立、自由、平等而進行的艱苦努力。正是由于茜麗為追求獨立與尊嚴的不懈努力,才使艾伯特最終改變了自己的觀點,接受了茜麗的價值觀,將自己親手雕刻的紫色青蛙送給茜麗,象征著其對追求自由與幸福權利的認可,對女性追求平等權利的認可,對女性追求自我尊嚴的認可,愿與黑人女性在種族獨立和民族團結的道路上肩并肩一起戰斗。
黑色在西方文化中是禁忌色,往往體現了其精神上的擯棄和厭惡,象征著死亡、災難、邪惡和恐怖。正是因為這種思維定式的存在,所以黑人往往受到羞辱和壓迫。小說中不同人物對于黑色有著不同的理解和詮釋。茜麗的公公認可“黑人應受壓迫和歧視”,是一種典型的自卑情懷,而艾麗絲和聶蒂卻是這種思想的堅決反對者,艾麗絲將這種不吉祥的“黑色”視為高貴而美麗的顏色,而從聶蒂的描述中,可以發現其對“黑色”膚色的描述充滿了羨慕、驕傲和自信,贊頌黑人黑得耀眼,其皮膚在陽光的映襯下閃閃發光,展現了黑人女性為認識自我、成為自我的不懈努力,也展示了其對自己文化傳統的尋求與完整自我的尋求,是黑人女性主義的體現。因此,作者以色彩為名,可以使讀者更為直觀、深刻地認識和理解黑人女性的生存狀態,再現了黑人女性追求自由、追求尊嚴、尋求自我的艱難歷程。
參考文獻:
[1]石沙西.艾麗絲·沃克的婦女主義話語構建—以《紫色》為例. 2013年華東師范大學公開發 表碩士論文.
[2]王冬梅. 《紫色》象征意義的女性主義解讀. 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2004(1):116-118.
[3]彌沙. 象征主義手法在《紫色》中的運用. 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5(3):16-17.
[4]劉艷.種族·性別·文學的百納被 –論愛麗斯·沃克小說《父親的微笑之光》.2008年廣西師范大學公開發表碩士論文.
[5][美]艾麗絲·沃克.紫色[M].楊仁敬,譯.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3.
[6]李銀河.女性權力的崛起[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3.
[7]王成宇.《紫色》的空白語言藝術[J].外國文學研究,2000(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