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瑋茜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15--01
提起趙季平一些非音樂愛好者或許不太了解,但若提到一些膾炙人口的影視作品如《大宅門》、《喬家大院》、《紅高粱》,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影視作品均由趙季平先生為其進行影視配樂,他的音樂作品以強烈的心靈震撼力,并以流傳廣泛、雅俗共賞而著稱,很多人習慣稱之為“影視音樂作曲家”,可以說趙季平與中國的電影成就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一、《大宅門》與《大宅門寫意——盧溝曉月》
民族管弦樂《大宅門寫意-盧溝曉月》作于2002年,原是為風靡世界各地華人的電視劇《大宅門》所作配樂。后作曲家將電視劇中的音樂主題改寫成這部民族樂隊作品,又加了一個副題「盧溝曉月」,以突顯京城的風格和韻律。該劇講述了中國百年老字號“百草廳”藥鋪的興衰史以及醫藥世家白府三代人的恩恩怨怨。
趙季平的寫作意識中,他認為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影視作品,既要有濃郁的民族氣息,又要有現代意識,因此在趙季平的影視音樂作品中是帶有很濃烈的民族特色的,例如《大宅門》的主題歌就融入了京韻大鼓與京劇的結合。
2001年電視連續劇播出之后,出現了大宅門熱。電視劇中凡是出現了京胡的地方都精妙地烘托了濃郁的京韻京腔,京胡清脆明亮的音色、強厚的穿透力都完美地體現了京劇的特色,給觀眾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趣的是這一段京劇只給楊九紅,其他人都沒有,只要楊九紅一出現,必定會有一段京胡,而此曲則取自《柳青娘》的精華,風流婉轉情意綿綿,將人物刻畫的惟妙惟肖,由此可見趙季平對民族音樂與現代音樂的完美結合的厲害之處。
二、《喬家大院》
喬家大院,是清代晉商代表人物喬治庸的宅院。該劇以喬家大院為背景,講述了一代傳奇晉商喬致庸棄文從商,在經歷千難萬險后終于實現貨通天下、匯通天下的故事。《喬家大院》是由趙季平老師根據自己所創作的同名電視劇音樂改寫而成。趙季平在創作時,深受晉商文化的感染,終于完成了這一劃時代的巨作。
《喬家大院》的音樂為人帶來一種人生經歷了極度磨難與痛苦后,看破塵世,達到大徹大悟后所產生出的一種極致的平靜和平。歷經半年的構思,從鋼琴譜到交響樂總譜,趙季平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將其濃縮成了六個樂章。在創作時,很多非常重要的主題都是內心的自然流露,因此,趙季平又大膽地把民族元素與前衛意識交融在一起顯得非常特別,通過交響組曲以民族交響樂的形式表現晉商精神融合了多種音樂元素。如在樂隊中除了傳統的民族樂器外,還采用了具有濃郁山西地方特色的樂器晉胡、二股弦與樂隊相交呼應,使中西方音樂完美融合。其中在演唱的部分,還有一段“咚嗆哩個隆咚嗆”的男女聲合唱。趙季平將這一段鑼鼓點唱詞加入了演唱部分,點石成金,使整部作品馬上站了起來,音樂活了,人物也活了,他用女聲男聲伴唱襯托主旋律演唱,意在表現人生的一種腳步聲,旋律自然而然地流淌出來,那句“咚嗆哩個隆咚嗆”的虛詞里蘊含著一種民族精神的升華。
《交響組曲:喬家大院》是趙季平創作生涯的扛鼎之作,是當代中國繼《梁祝》后誕生的又一部音樂史詩。
三、《大漠孤煙直》——《覓》《悼歌》
趙季平對絲綢之路情有獨鐘,于是答應了舞蹈家劉鳳學的委托,為舞劇《大漠孤煙直》譜曲。這部舞劇的音樂主題是“天國的愛”,天國的聲音。《覓》和《悼歌》的主題就取自舞劇的音樂主題。
《覓》和《悼歌》是為剛剛因病去世的妻子而寫。《覓》表現對理想的追求,《悼歌》表現的是對逝者無盡的懷念。
《覓》的前半部分是慢板。一望無際的沙漠上,干枯的樹木被沙土半掩,衣衫襤褸的人拖著沉重的步伐絕望的艱難前行,二胡烘托出凄涼的氣氛,緩慢的柔板使人不安,在精神萎靡的絕望中,詭異的旋律開始發生轉變,樂曲逐漸進入快板部分。大量的打擊樂加入,整體樂隊不停地奏出由弱漸強的樂句,在大镲的襯托下,雷鳴一般的音響效果表現了突然一股幾近瘋狂的狂喜從沙漠旅人的心中爆發出來,民樂隊、定音鼓、大提琴之間的對話像是沙漠旅人心中的天使與惡魔,心中的狂風暴雨已讓他無法思考。快板戛然而止后再次進入慢板,危機結束了,第三部分的慢板更加緩慢,幾乎重復第一段,在幾經自我質疑中沙漠旅人意識到,這個旅程還沒有結束,前方還有更多的未知在等待著他,他需要繼續前行……
《悼歌》是趙季平寫給亡妻的作品。趙季平在前言中寫到:你說你喜歡這個樂章,每當聽到它時,兩眼就像淚的泉、淚的河,似乎你從中感知了什么,似乎在你的心中,它已是自己的。我的樂句里流淌著你無盡的思索,我的生命中繚繞著你輕吟的歌。原本坐在這里的,有你,還有我,可你卻去了遙遠的天國。剩下的,唯有音樂能為我們繼續訴說,音樂未起,我的胸中已是淚雨滂沱。
夫人生前非常喜歡這首樂曲,現在亡妻已不能隨自己一同來傾聽這首樂曲了,他感觸頗深,所以決定拿起指揮棒于之后的香港音樂會上親自指揮,用這首曲子紀念亡妻,細膩深沉,委婉動情。他的夫人生前是這首曲子的第一聽眾,夫人在世時,每聽一次便會嚎啕大哭,仿佛悟透了音樂里蘊藏的人生真諦。當樂隊響起主題音樂時,仿佛是對遙遠天國里愛妻的祝福,最后留下的只有天國回蕩的鐘聲,使人潸然淚下。生命的血溫,感天動地。
世人評價,趙季平的才情與作品跨越了新時期中國文化的發展歷程,融入了當代中國影視與音樂史。一位中國音樂的掌門人,一個活躍于世界樂壇的中國音樂家,音樂人生幾十年,無論順境逆境,他始終不渝,向全世界傳遞著中國的美妙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