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松玲
摘要:要想提高學生外語學習效率,提高學生外語學習水平,提高學生的外語應用能力,根據我的學習經歷和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在外語學習初級階段對發音器官進行“大運動量”和“高強度”的記憶訓練,即進行“大運動量”和“高強度”的朗讀、背誦和運用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
關鍵詞:俄語學習;讀;背;說
在全球化的今天,外語是同外界進行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必要工具,要想站在世界高度,就要掌握好外語。俄羅斯資源豐富,土地遼闊,文化深厚,科技發達,與我國有漫長的邊境線,是中國的最大鄰國和戰略伙伴,雙方經濟有很強的互補性,兩國交往密切。近年來中俄貿易很活躍,特別是我國的機械制造、能源企業、外貿、旅游及國家機關都需要很多精通俄語的人才。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俄語學習效率和語言應用能力呢?
讀、背和說的訓練是學好俄語的途徑之一。
一、朗讀和背誦在俄語學習中的重要性
外語作為一種語言,是以音波的形式將人們思維活動的結果作為一種信息來進行傳遞的。人們思維的內容寄寓在連續的音波上,在傳遞的過程中由人的大腦皮層言語區來接受處理。語音是構成語言的物質外殼,學習語言就是學習一定的聲音體系,離開這一點是談不到掌握語言的。人們的一切語言活動包括聽、說、讀、寫始終都是在與語音打交道,而文字僅僅是語言的視覺符號,是第二位的東西。因而,必須通過聲音來學習外語。提高外語實際應用能力首先必須在語音上狠下功夫,一定要注意“聲”,要在口腔活動的訓練上多花時間。訓練運用語音能力的主要方式是朗讀和背誦。在我國自古以來,朗讀和背誦就是一種重要的語言學習方法。對于一種外語,只有通過長期連續的反復朗讀,甚至背誦,才能掌握這種語言。
朗讀和背誦是掌握正確發音和自覺掌握語音規律的一個重要途徑。大量的進行這種實踐,會建立起語感,即能了解語言的潛在規律,自覺地創造學習語言的環境。“瘋狂英語”的發起人李陽說:看百遍不如讀十遍,讀十遍不如說一遍。眾所周知,對學生的語言質量影響最大的是他周圍的語言環境。我們的學生大多都是在缺乏外語語言環境的情況下來學習外語的,朗讀和背誦是彌補這一缺陷的有力手段。一個人聽到哪些語言的次數最多,就容易模仿哪些語言。
語言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只憑理解是不夠的,還必須進行大量的記憶工作。朗讀和背誦是有目的地記住一定的語言材料的重要手段。心理學家認為,要提高記憶力,除了靠有條理性地整理“信息”之外,還有一個靠自己出聲朗讀和背誦來記憶的辦法。因為靠自身的腦、眼、嘴、耳等感覺器官并用,尤其是兩耳聽自己發聲得來的“情報數據”,容易傳送到大腦,便于在大腦中儲存。有關實驗也證明了這一點。所以出聲朗讀和背誦能加強記憶,能夠記憶準確而且能夠幫助迅速地將所記憶的內容反映出來。
朗讀和背誦還能夠使學生脫口而出地道的外語和提高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我們的學生單詞背了許多,可又能脫口而出幾句俄語?語法規則記了成百上千條,可說出的俄語又有幾句符合語法規則?但是如果堅持朗讀和背誦,在較短的時間內外語的實際應用能力便能大大提高,久而久之外語口語交際便能夠順利進行。口頭表達能力提高了,思維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也便能獲得發展。朗讀成誦才能下筆辭直義暢,奔馳放達。
二、朗讀和背誦的方法
外語學習不單是一種腦力勞動,就言語技能發展的生理、心理特點而論,它在一定意義上來說更接近于體力勞動。外語學習是一種艱苦的勞動,這首先表現在朗讀和背誦上。朗讀和背誦是一個需要苦練的基本功。
朗讀和背誦要進行“大運動量”的機械訓練,反復循環、強化,以較少的時間獲取較大的效益。語言的運用是一種技能,技能的基礎是熟巧。使用語言是一種熟巧,學習外語則是建立一種新的熟巧系統。要培養外語的基本言語熟巧,模仿和機械訓練的功夫又是必不可少的。唯有“熟”才能生“巧”,不熟練就談不上創造,也就不可能有應變能力。“熟”的獲得是經過多次模仿、重復的練習而養成的連鎖反射性動作。
學外語是培養一種熟巧,任何熟巧都具備三個基本特點:準確性、自動化和一定的速度要求。朗讀和背誦時首先要注意發音準確、純正和地道。此外,如果不能始終保持每次發音的一致性,往往是后次慢于前次,特別是送往大腦的語音信息在速度上達不到記憶要求,就會記不快、記不牢。因而,朗讀和背誦要加快速度。為了加速可經常進行催速訓練。如,找一篇讀得正確的文章,進行上百遍的低聲快速朗讀,然后逐漸加速。在記單詞時,應先慢后快讀,力求達到每秒能讀出6個音節以上的速度。催速訓練時要注意用低聲朗讀,而不是高聲朗讀。
朗讀和背誦要進行大量的機械訓練、要提高速度,并不是機械的重復和單純的死讀、死背,而是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只有在懂得基礎上才能加快讀的速度。朱熹說過:“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由于口里念、耳里聽,大腦全神貫注,思維處在積極的活動狀態中,所以每一句話和每一含義,不僅跟自己的思想相結合,而且也激起感情的共鳴,整個心神就會投入到作品的意境中去。朗讀時開始要速度慢、讀一個生詞要邊讀邊想,要立即反應出它所表示的概念及與其對應的漢語內容。朗讀時,停留在詞句上的時間較長時就便于理解和體會。要讀一段懂一段,朗讀和背誦時遇到生詞或不懂的詞句應力求搞懂,力求下次遇到時不應再是陌生的。
朗讀和背誦要利用零碎時間,抓緊每一分鐘練習。加強口腔肌肉練習,使口齒靈活,做到“曲不離口”。在學習語言時,嘴是最重要的工具,俄語的發音方法和漢語不同,所以要想說俄語就必須練習口腔肌肉。學生課上課下都要進行朗讀、背誦和自我對話。口袋里可以裝滿需朗讀和背誦的紙條,利用從教室到食堂路上的時間,利用各種排隊、等車的時間,嘴里不停地做快速運動。要做到課上課下外語不離口,自創外語的語言環境。
三、朗讀和背誦的內容
朗讀和背誦的內容要以現有教材為基礎,同時要有主有次、讀出重點,要選擇語言的精華:文字優美、有教育意義的課文。語法復雜的典型例句、短語和成語、諺語等。如《基礎俄語》中的課文,短小精湛,文字嚴謹,文中闡明的內容和道理對學生的學習非常有益。《俄語口語實踐》中列出的許多句子都是在運用俄語進行交際時必須掌握的。還有俄羅斯那些引人入勝、難以置信又有教育意義的童話故事;以民間口頭散文創作形式表現的傳說、神話。俄羅斯文學的發展在世界文學發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出現了早期的如普希金、克雷洛夫、果戈里、屠格涅夫、托爾斯泰等老一輩享譽世界的偉大文學家,他們發表的詩歌、小說等文學作品,其中的單詞、句子、段落更是學生在基礎朗讀之上首選朗讀和背誦的經典內容。鼓勵學生多讀和多背這些經典內容。
朗讀和背誦的內容要有所區分。小到單詞、短語,大到課文都是朗讀的對象。而背誦的內容則要選擇其中的精華部分,因為將所有朗讀的所有語言材料全部背誦下來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實際的。要選擇那些短小精湛又朗朗上口的內容。如典型的例句,詩歌、散文、小說和影視片段。
四、說是俄語學習的目的
要掌握一門外語,尤其是在打基礎階段,朗讀和背誦固然是重要手段,但多說也是貫穿學習始終。多說就是多用俄語進行交流,營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更是以流利說出俄語為學習目的。
在講課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全程都以俄語教學為主,還要強化自身語言的標準性、規范性、并富有感染力。在學生提問或教學中都盡量使用俄語,要求學生背誦課文,并引導學生總結和歸納文章意思。
俄語是必須通過實踐來學習的課程,因此,為開展語言實踐活動,可創建俄語課內外活動小組,課內活動實行如下:每四個人組成一個小組,由四張桌子拼接而成,根據教學內容來進行語言對話、問題回答、肢體表演等活動。課外活動課根據俄文朗誦競賽、俄文歌唱比賽、俄文打字游戲比賽等方式來進行。這些活動可使學生增強對學習的興趣,又可提升學生聽說俄語的能力。學校還可利用電影、電視等方式來擴張學生學習俄語言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