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卓棟 趙昕昊 孟婷婷 肖雪 牟琳
摘 要:就業工作是高校的生命線,高校校友是高校就業工作可持續性開發與利用的重要資源。校友可為日趨激烈的高校畢業生就業競爭提供可靠的就業需求信息,維護和擴展高校就業信息資源。高校在就業工作中應高度重視、充分發揮校友的特殊作用,加強母校與校友、校友與校友之間的聯系與溝通,積極開發、利用校友就業信息資源。
關鍵詞:校友資源;大學生;就業工作
1 就業工作中校友資源的優勢分析
1.1 情感更加緊密。俗語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校園中有難忘的老師、輔導員、同學以及學習生活情境,離開母校后,校友對在校的學習生活經歷的感情非常深厚。如果母校學弟學妹需要幫助,校友也會盡自己最大可能報答母校的恩情,共同關心學弟學妹們的成長,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1.2 資源豐富。每所高校每年都有大量畢業生步入工作崗位,高校成立時間越長,其擁有的校友及資源就越豐富,且地域分布就越廣。這些校友步入社會的時間越長,就能夠掌握更加豐富的就業及物質等資源。
1.3 示范性。高校每年畢業生中都有大量的優秀人才,這些資源能夠使學校的聲望與競爭力得到提高,能夠保持長久的競爭力,促進母校穩定的發展。同時,優秀校友對在校學生也會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激勵學弟學妹們努力奮斗。
2 就業工作中校友資源作用的探討
2.1 建立校友聯誼機構,拓寬就業工作渠道。為充分開發校友資源,首先要在學校層面成立校友工作機構,如建立校友總會等組織,校友總會應編制詳盡的發展規劃、規章制度等,并設立專門的辦公室,配備一些熱愛校友工作的同志負責校友的日常工作,負責聯絡、收集、整理、篩選、分類校友信息資源,建立動態的校友資料數據庫,建立校友檔案庫,搜集、整理校友名錄,建立校友工作網站,邀請校友回校作報告,增強全體師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為母校爭光的責任感,培養學生與母校榮辱與共的意識。學校還可以根據校友在全國各地的分布情況,在校友比較集中的地區設立校友分會,形成覆蓋面較廣的校友網絡[1]。對校友分會的工作,母校應及時予以溝通指導,健全其組織,完善其功能。
2.2 充分利用校友資源,做好在校學生的就業教育和就業服務。高校努力向社會培養、輸送高素質人才是開發校友資源特別是就業信息資源的基礎工作。走入社會的校友素質越高、能力越強、成就越大,就越能彰顯母校培養人才的質量,提高母校的信譽度,增強母校的影響力。校友們工作在祖國建設的第一線,有一定的實踐經驗,他們不僅了解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經歷對母校在專業設置,課程體系改革和人才培養等教學改革方面提出有益的建議從而使高校培養出的學生更加符合社會的需要。因此,學校要建立一套信息反饋機制,通過定期或不定期的校友座談會、走訪校友所在企事業單位、信函聯絡等方式收集校友對母校的意見、建議,以促進教學改革[2]。
學校還可通過舉辦校友事跡展覽、校友就業報告會,拍攝和播映校友事跡的專題片等形式,對在校大學生開展生動的就業教育,以起到激勵在校生的作用。校友們的事跡從實踐中來,緊貼社會,聯系實際,具有較強的感染力[3]。校友社會接觸面廣,行業信息靈通,校友幫助高校對在校學生進行擇業、就業思想教育,幫助畢業生分析本職業的結構成分和組成特點,容易形成有效的互動交流,有助于學生克服就業誤區,樹立正確的擇業就業觀,開展就業指導更有針對性,更具有說服力,更容易奏效。
2.3 引導校友之間互幫互助,促進校友走向更好的職業發展道路。除了發揮校友在在校學生就業教育和就業服務上的作用外,學校還應該通過校友會等渠道,積極引導已畢業的校友進行互幫互助。通過校友會的紐帶橋梁作用,使校友組成一個團結互助,共同進步的和諧大家庭。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培育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同學友情。同學情是校友母校情的基礎,純潔高尚的友情對校友人格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因此,學校應注重構建良好的同學友情,同學友情的建立需要有好的校風、班風,形成同學們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的健康心態,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包容謙讓的品質等。其次,要建立良好的師生情。師生情是校友母校情的關鍵,高校教師的做人、做事風格直接影響到學生的人格形成,教師的責任心、愛心、學識、人品以及人格的魅力,是學生母校情結的核心,是學生情系母校的源動力。學校的教職工要做到為人師表,以身作則,既要充分尊重大學生自強自立的個性,又要在學生最需要關愛時出現在他們身邊,做到“潤物細無聲”,引導學生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治學精神[4]。
2.4 拓寬母校與校友的溝通合作途徑,實現多方共贏全面發展。校友與母校有著特殊的親緣關系,高校應充分利用人才培養、科研和社會服務的有效資源,增強服務校友意識,關心校友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努力為校友多辦實事、好事,支持校友在事業上的發展,使母校成為校友事業發展的堅強后盾。另外,高校應通過建立就業實訓、社會實踐和科技成果轉化基地,聘請校友或其單位領導作為指導教師,這樣畢業生可以直接得到來自校友們的學業、技術、生活、做人和做事等方面的指導,更快地適應工作環境、社會環境[5]。高校可以根據反饋回來的校友信息、企業信息,制訂更好的畢業生就業工作預案,積極推薦、引導優秀畢業生到優質企事業單位中去工作。同時,高校也能擴充就業信息資源,吸引更多的用人單位到校廣納賢才,共同發展。
3 結語
隨著高校辦學歷史的延伸,校友規模的迅速擴展,高校就業工作逐步成熟完善,高校校友資源必定成為母校教育事業發展中非常珍貴的資源,必須充分地開發與利用這一就業信息資源,提高高校人才培養的效率和效益,提高畢業生就業的質量和效用,共同開創高校就業工作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陳社育.大學生職業心理輔導[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52-54.
[2]姜全紅.關于高校校友資源開發的思考[J].江蘇高教,2006(05):47-49.
[3]汪華.利用校友資源拓寬高職院校招生就業渠道探索[J].包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1:38-40.
[4]聶永江.高校校友就業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江蘇高教,2007(01):80-82.
[5]牛潔,栗園曉露.高校校友資源的理性開發及具體工作的思考與建議[J].中國職工教育,2014(24):137.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付卓棟,大連醫科大學招生與就業處
通訊作者:趙昕昊,大連醫科大學人力資源部
(作者單位:大連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