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圓
互動教學是新課程背景下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它貫穿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互動式教學是教學工作藝術性的一種體現,在初中推廣采用非常有必要。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明確要求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提倡“以人為本”,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際運用能力。教學正逐步由傳統的重教師“教”向重學生的“學”轉變。學生將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輔助者。因此,探求新的課堂教學模式迫在眉睫。“師生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現代教育理念,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轉變了教學觀念,從教師單一的“一言堂”向“師生共同探討”模式轉化,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通過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發現和發展學生的學習潛能,樹立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發展。
多維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基本觀點。任何教育行為任何教學模式都應該以教育理念為指導。多維互動情境教學模式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以建構主義理論的核心——主體性教育理論為指導,將系統方法和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到教學一體化設計中,教學模式不僅在理論上具有科學依據,而且在實踐中具有成效。多維互動式教學模式,是在開放的教育環境下,把教學活動看作 是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方位、多層次的交互 活動過程,通過深化和優化教學互動的方式,充分利用各種與學習有 關的教學要素,調節它們之間的關系及其內在相互作用,促進學生主 動積極地學習與發展,形成多角度、多層次、多方式、多主體的和諧互 動,以產生教學共振、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新型教學結構形式。多維互動式教學模式一改傳統教學中單一的學生被動接受知識 的教學信息傳遞方式,確立起以和諧教學和創新教學為指導,以交互式啟發性教學為主線,導學、助學、促學和自學相支撐,課堂內外相互依托,通過師生多種感官的全方位參與,促進課堂教學多向交流,充分體現了一種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及學生自身的多向互動反饋過程,充分展示出教學過程的情境性、創造性、和諧性和交互性。因此,這一模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新精神,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有利于促進學生再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因此,教學活動依賴對話,使師生共同參與教學活動,做到師生共同互相討論、對話、交往,來達成教學目標,因此要有效的實施互動式教學,要做到以下一點:
一、研究作者寫作背景,創設互動氛圍,鼓勵學生即興創造,超越預設教學目標。
1.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發展為本,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隨著時代的發展,特別是現代信息技術對社會各領域廣泛深入的影響,課堂教學應“與時俱進”。
教師要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經驗、認知性特點和學習興趣,作為確定教學策略的依據。教師要依據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把學生的知識、經驗、生活世界作為重要課程資源,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鼓勵學生即興創造,超越預設的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是學生與教師相互交流、共同參與的過程,教學中,要發揚民主、師生相互尊重、密切合作,共同探索,要鼓勵學生質疑、探究,讓學生感受和體驗學科知識產生、發展和應用的過程。
二、要求學生改變傳統的課堂學習觀念,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求知欲。
過去學生習慣于聽老師一人講,被動地接受老師所傳授的知識,現在要直接參與到老師的語文教學過程中來,在互動方面可能會有以下幾種情況:(1)有的學生有語文學習興趣、有能力,也有膽量;(2)有的學生有語文學習的興趣、有能力,但無膽量;(3)有的學生有語文學習的興趣、有膽量,但無能力;(4)有的學生有語文學習的膽量、有能力,但無興趣;(5)有的學生既無興趣,也無能力和膽量等。如果(2)(3)(4)(5)情況的學生占大多數,則互動式教學實施起來就相當困難。因此,語文第一堂課要求學生轉換學習觀念非常重要,要喚醒學生“我要學”的求知欲,盡量使學生認識到學習對造就個人參與就業或創業市場競爭的核心能力的作用,認識到互動式教學對提高學習效果的幫助,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到互動式教學活動中來。
三、語文多維思辨法。
分辨尋找語文答案中的最優答案。其策略程序為解說原理——分析優劣,把現有定論、解決問題的經驗方法提供給學生,讓學生挑刺,提出優劣加以完善,還可以有意設置正反兩方,掀起激情風暴,在爭論中明辨是非,在明——發展理論。這種方法課堂氣氛熱烈,分析問題深刻,自由度較大,答案往往沒有定論,缺點是要求充分掌握學生基礎知識和理論水平,教師收放把握得當,對新情況、新問題、新思路具有極高的分析探索能力。
四、定期收集學生的語文學習信息反饋
為了鼓勵學生參與語文教學,了解教學效果,應及時掌握學生學習動態,要每周收集學生的學習信息,并在次周把有關的信息反饋給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修改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當每周課結束時,要求學生填寫以下內容:
(1)這周我學到了哪些知識?
(2)我還有以下內容沒聽懂:
(3)我不喜歡這周課的地方是:
(4)我喜歡這周課的地方是:
(5)對下周課我的建議是:
對學生提交的以上信息要盡快整理分析并及時在下周課當中反饋給學生。這樣既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又能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互動式教學法是一種民主、自由、平等、開放式教學。耗散結構理論認為,任何一個事物只有不斷從外界獲得能量方能激活機體?!半p向互動”關鍵要有教師和學員的能動機制、學生的求知內在機制和師生的搭配機制。這種機制從根本上取決于教師、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以及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
互動式教學既不是課堂簡單設問、提問、答辯,更不是課堂教學之余留下十分鐘等待學生提問題、教師釋疑解難,而是從根本上確立改革開放、教學相長、激活思路、講究藝術、提高效果的教學新觀念,對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水平、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教師要適應信息化、知識化時代的需求,不斷學習,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