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雅靜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變化,以及教育教學手段的不斷完善,在教師應該掌握的各種技能中,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育教學已經成為小學語文教師所應該具備的一項重要技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不僅有效的促進了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改善,而且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思維能力
在我看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其中的含義有兩層。一是在現行的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增加以電腦和網絡為主要內容的信息技術知識。如《人們怎樣傳遞信息》和《會說話的產品》等都是有關信息技術的課文被編入了課本。另一層是指在語文教學中把信息技術當作輔助手段,即把小學語文的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到一起,也就是在利用信息技術的前提下,二者互相利用,互相促進。
下面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如何應用信息技術的:
一、在語文教學中呈現以信息技術為媒體的教學。
這是多媒體信息技術應用于語文教學中的最簡單的方式。因為多媒體計算機提供的是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千變萬化的外部刺激。根據這一理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對所學課文的背景知識進行生動的介紹。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并不豐富對于課文中所涉及的內容的背景知識并不了解,在對課文的理解上會因此項的欠缺而產生阻礙。而當教師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對所學內容進行適時的背景介紹就是有效的解決途徑。另一方面,課文情景的再現。如《飛奪瀘定橋》、《秦兵馬俑》這樣的課文,教師在讓學生反復閱讀體會的基礎上能再了解中國工農紅軍在兩萬五千里長征途中飛奪瀘定橋的經過,體會紅軍不畏艱難,勇往直前,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秦兵馬俑,世界第八大奇跡的震撼。這樣,學生不僅擁有欣賞的機會,更有利于對課文的思想內容的理解。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所提供的豐富的教學資源。
由于語文是一門囊括天文地理,需要日積月累的學科,所以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材料的容量問題成為難題。涉及內容的廣泛性與教學市場的有限性就形成了主要矛盾,多媒體計算機便能很好的解決這一矛盾。電腦儲存能力是我們人腦的上千倍,萬倍,甚至我們無法估計,在互聯網這個大環境中,信息資源真可謂是浩渺無窮了。
這種策略就需要實現兩個層次:一種是在所有教室都必須配備多媒體電腦并且能成功連接互聯網硬件條件下,教師事先收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多媒體資料,放在學校內部服務器上一個指定的文件之下,告訴學生查詢的地點、方法或搜索的關鍵字,這樣學生就可以自己查閱、學習知識了。可以建立共享賬號,把大量的教育教學資源放在百度云盤上,這樣不僅儲存知識多,而且還讓學生帶有新鮮感,實現自己動手來了解。解決學習過程中的疑問,也符合新課改“自主、合作、探究”的要求。
三、培養學生編輯和運用文字信息的能力
結合小學信息課的要求,在學校有條件為學生每人提供一臺計算機的前提下,訓練學生在計算機上閱讀文字,并且練習文字錄入的速度。
小學語文的教學任務就是通過對學生進行讀寫訓練。來培養他們對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隨著多媒體信息時代的到來,這種能力的培養不單單指的是傳統的聽、說、讀、寫,其中還包括對語言信息的查找、歸納、刪改和編輯等能力,即對文字信息進行編輯和運用的能力。小學信息課應教會學生使用新的信息工具進行閱讀。語文教學則應結合自身的學科特點,提高學生高效率地閱讀和檢索大量信息資料的能力。
四、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獲取信息。
隨著語文教材內容的不斷變化,特別是在新的課程標準的理念下編寫出的新人教版語文教材,廣大語文教師也迎來了一個極大地挑戰,它要求我們教師不能固守不變,必須隨著課本的變化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才能適應新形式下的教學工作。所以為了更好的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更多的教學輔助素材,教師應該為學生樹立榜樣,不斷學習進步。如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鳥的天堂》這類的課文,可能由于部分教師并沒有親身去過,在備課時就在網絡上找一些相關資料來為學生講解。
另外,有一個需要非常注意的問題,就是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因為互聯網上內容良莠不齊,學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誘導。學校可以通過系統對學生訪問的網站進行監控,但對于學生在外上網或在家上網,這就是我們需要好好思考的問題。一定要以健康高尚的陣地去占領不健康的陣地,其中一個比較有效的作法就是經常向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網站,并讓其放在“收藏夾”內,使其對這些網站的訪問形成一種習慣。
五、把信息技術作為師生交流的工具
“師生交流”是實現新課程改革要求的強調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要素在教學中的有機統一。而通過網絡這種形式的溝通的優點是其他形式所無法比擬的。它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實現心靈的零距離交流,可以使教師掌握到第一手的最真實的學生心理活動的狀況,促進師生之間的感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防止學生心理問題的出現。
只要擁有校園網和互聯網這一條件便可實現這一策略,采用的方式有簡單的微信聊天等工具,而在現實中最可行的還是郵件服務,即E-mail的收發。因此,信息技術與各科教學是相輔相成的,信息技術可以幫助學生有效的學好語文,進行語文教學又可以提高計算機操作技術;如果我們不斷改善學校的信息技術設施設備,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前景是一片大好。
我認為,作為教師對信息技術運用的高級境界應是組建教師個人的教學服務器,向學生提供多種服務及遠程輔導等,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全面融合,著力培養學生獲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識與能力;為學生打好全面、扎實的文化基礎,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與文化;培養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態度和能力;培養學生掌握信息時代的學習式;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應變能力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樣,“課程整合”才會在各科教學中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潘光輝,借助多媒體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成功(教育),2003(7)
[2]何克抗,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案例[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
[3]周靜,走出誤區 追求效益——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課件應用的一些認識[J].浙江現代教育技術,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