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居住環境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使用和居住功能,美感、舒適、環保、安全等因素逐漸成為環境設計的重要考量。基于火熱的市場需求,各大高校紛紛增設環境設計相關專業,以滿足市場需求。本文圍繞環境設計專業的特點探索其未來發展方向。
關鍵詞:環境設計;學科發展;培養模式
自1984年吳家驊教授在當時的浙江美術學院組建了環境藝術設計系至今,環境設計在大學的發展已有三十多年的時間。從最初的室內裝飾與建筑專業到室內設計專業,再由室內設計專業演變為環境設計。從專業名稱的變化可以看出,環境設計學科的定位已由應用技術的方向轉向理論藝術的操作,專業定位趨于多樣化。
1.環境設計專業發展概況
環境設計包括室內設計、室外景觀設計、綠化設計、建筑設計、園林設計以及展覽等多方領域,是一個相對十分廣泛的概念。為達到整體效果,環境設計師們往往需要有對環境是設計的構想、空間的規劃與利用、審美功能的構想等能力,這不僅是藝術設計學科的范疇更涉及到建筑設計、美術、雕刻、甚至是材料學和人聽工程學的專業知識。
在英國、法國、美國等一下發達國家,環境設計專業一般設置在理工類學院,這一方面是由于環境設計專業涉及到建筑、構造、規劃等多個理工類學科。另一方面也體現了環境設計專業的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本質特征。而在國內,環境設計專業大多由藝術院校或是綜合類院校的藝術學院來承辦。有的傾向于室內裝飾設計,在課程設置上大多是室內設計的內容,只有少量室外環境設計的部分。有的院校傾向于園林風景的環境設計,這類院校以室外環境的設置為主,加入一些室內外環境藝術設計的內容。大多數的院校傾向于建筑設計,在課程設計上大多與建筑相關,例如造型基礎、建筑學等,同時也會開設一些與室內環境設計相關的課程,以豐富學生們的視角。
2.環境設計專業發展特點
環境設計的學科特點決定了高校環境設計的人才培養要以培養出具有完整知識結構,綜合性思維,科學與藝術審美意識相結合的專業型人才。
3.環境設計具有專業性
環境設計專業的學習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繪畫和美術功底,因此這一專業的學生往往需要參加美術專業的藝術考試,以藝術類考生的身份進入這一專業學習。在高校的培養過程中,園林設計、房屋構造、雕塑、雕刻、室內設計、美學等學科都是環境設計專業必修的科目。因此,集美學、藝術、建筑、設計,具有學科交叉、融合使得環境設計具有專業性的特點。
4.環境設計具有地域性
無論是室內居住環境設計還是室外建筑環境設計都不可避免的要考慮到地域文化的因素。地域文化的因素影響著居住者對設計審美的感受,地域氣候的因素影響著環境本身的功能性和實用性。因此,充分了解設計不同地域環境的地里、人文等地域因素是環境設計專業的另一大發展特點。
5.環境設計具有創新性
現如今人們對環境藝術的最求是經濟發展,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產物。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是現代人生活的目標之一。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環境設計人才投入到社會中,廣泛從事環境設計相關行業,給這一領域帶來勃勃生機。人們在追求環境的實用性的同時更加最求獨特性。正如著名環境設計大師多伯說的那樣“環境設計作為一種藝術,它比建筑更巨大,比規劃更廣泛,比工程更富有情感。這是一種愛管閑事的藝術,無所不包含的藝術,早已被傳統所矚目的藝術”。它的生生不息來自于創造。將空間藝術與繪畫、建筑、雕塑等元素相融合,在有限的空間里展示出獨特的審美和實用的功能,使之具有統一性,完整性,給用戶帶來不一樣的居住和使用環境,帶來獨特的美感是環境設計的最大特點。
環境設計專業發展方向培養適應市場需求型人才市場對環境設計專業人才需求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建筑設計。面對當前房地產行業的火熱局面,建筑設計人才資源多,需求量大,福利待遇高。第二類是室外環境設計。主要從事市政項目,城市的規劃開發與環境建設。第三類是室內設計。室內設計是當前最熱門的環境設計類,需求量大,市場前景廣闊,成為很多設計專業學生未來工作發展的重要方向。高校培養應當順應市場需要,培養適合市場要求的專業性人才,為市場的需求補充新鮮血液,為學生未來的就業發展鋪好路。
創新人才培養的考核環境設計專業性質決定了實踐比理論知識對于本門學科更為重要。如以往的傳統答卷形
式的考核不僅不能夠衡量專業水平,甚至會遏制了學生在藝術創新上的發散思維。沒有創新和靈感的人是不可能成為好的設計師的。因此,注重實踐考核是考察設計專業的適當途徑。學校可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優勢,建立實踐基地,激勵學生走到設計一線去,把思路和理念轉化到實實在在的項目中去。是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掌握現代建筑、環境設計的理念以及方式方法。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即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又具備實戰經驗,能夠快速的適應工作環境和節奏,從獲得就業上的競爭優勢。
注重創新思維的養成創新對于藝術設計來說相當于命脈,比理論知識重要的多。注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引導學生在藝術創作上個性風格的養成是當下高校教育比較容易迷失的。創新的本質在于特色。如何將腦中的奇思妙想與實際環境有機結合是高校教育培養的又一重點。欣賞國內外優秀的設計作品,領會設計理念,不斷更新知識體系,接觸前言咨詢,熟悉行業趨勢,裝飾技能,新材料,新方法,并恰當的融合到自己的設計理念中,在實踐中很好的表達。這是培養的環境設計專業人才創新思維有效途徑。
隨著我國今后經濟的不斷發展,環境設計會愈加收到青睞。想要培養出能夠占領國內甚至是市場的杰出人才,還需要高校教育審時度勢,不斷更新培養方式方法,使我們自己培養出的設計師能夠獲得更廣泛的認可。
參考文獻
[1]劉宜.淺析環境設計專業的發展方向.美術教育研究,2014,(1)
[2]劉俊駿.環境設計專業發展方向的探索.建筑科技與管理交流會論文集,2015.9
[3]李田.關于環境設計專業發展與教育的探討[J].南昌高專學報,2015(2)
作者簡介
李欣桐,女(1998.5-)遼寧省遼陽人,煙臺南山學院人文學院藝術設計系環境設計專業16級學生
(作者單位:煙臺南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