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鳳
摘要:博物館臨時展覽具有展出周期短、選題靈活、題材更新快、時效性強等特點,是常設展覽教育內容的一個重要補充。本文試從臨時展覽內容設計、形式設計解讀臨時展覽成功舉辦的基本要素,以求更好地為博物館臨展工作總結積累經驗,提升辦展水平。
關鍵詞:博物館;臨時展覽;要素
隨著免費開放新時代的來臨,為適應社會文化生活的新特點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各博物館在不斷提升基本陳列的同時,更加注重與博物館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自辦或聯合舉辦各類高品位、有特色的臨時展覽,也成為吸引觀眾、留住觀眾、保持生機與活力的重要法寶。辦好一個臨時展覽應當具備以下幾點基本要素。
一、選題策劃兼顧三個方面
選題是一個展覽的源頭,選擇一個恰當的主題是辦好一個臨時展覽的關鍵。不是所有展覽都適合在某一博物館展出,所以選擇符合博物館自身性質、辦展宗旨、館藏特色、國家宣傳熱點、公眾關注熱點的主題尤為重要。
1、從本館性質思考
雖然博物館都具有收藏、研究、社會教育、文化傳播等性質,但是在這些共性中每家博物館也有自己的個性和特色,這就要求在臨時展覽的選題上要選擇具有本館特色的展覽,打造自己的品牌。例如鐵人王進喜紀念館是人物類紀念館,同時也具有企業博物館的性質,所以在選題上要把企業文化與油田形勢相結合,舉辦的《國慶.大慶》報紙展就把建國以來取得的重大成就與大慶油田的發展歷程完美融合,形成具有大慶特色的展館品牌。
2、從館藏特色入手
每個博物館都有各自豐富的館藏,所以選題要從館藏著手,不斷強化本館展覽在博物館界的影響和地位。如何充分合理利用本館資源,這就要求專業人員對藏品進行分類、排列、整合、歸納,在此基礎上研究出來的選題才適合本館的特色,館藏的文物得到了拓展延伸。這樣既樹立了鮮明的社會形象,提高社會知名度,有能發揮本館的優勢,確保陳列的質量。
3、從觀眾需求出發
展覽最終面向的是大眾,觀眾需要什么樣的展覽?這是博物館工作人員首先要思考的問題。博物館的觀眾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遍及社會各個層面,由不同的年齡、職業、文化程度、興趣愛好等方面的人員構成。一個展覽要適應各個層面的觀眾群體的很難做到的,所以要確定“目標觀眾群”,盡量符合這一類群體的需求,這樣展覽的目的就達到了。
二、形式設計彰顯創意亮點
形式創意上追求獨特性與統一性,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所有的形式設計都要突出主題,與內容達到高度統一。一個好的展覽,絕不單是把文物藏品一擺讓大家看那么簡單,空間、色彩、形狀、視覺、聽覺甚至感覺,每一個點都深藏玄機。必須有吸引觀眾的設計亮點,或者有啟發、或者有互動、或者有樂趣。
1、空間利用上采取合理的布局技巧
空間形態的不同給人的空間感受也是不同的,復雜程度太低的布局,讓觀眾一目了然,就失去了繼續參觀的興趣。臨時展覽中應避免空間、展線的設計相對單調、沒有變化的問題。例如蘇州博物館,在室內布局中,引入外部環境,增加布局的開放性,視覺上得到緩沖,這種視覺緩沖,不會影響室內布局的效果,反而更令人有賞心悅目、耳目一新的感覺,觀眾的積極性更容易被調動,加強展陳的效果。
2、色彩表達上科學地滿足視覺需求
色彩能夠對視覺產生最直接的刺激,也是改變環境、營造氛圍最簡單的方法。我們都知道色彩是可以表達感情的,在心理學上也具有特殊的象征意義。例如上海魯迅紀念館展覽其中一部分“精神界之戰士”,表達的是魯迅在當時禁錮的中國,以精神界戰士的姿態不懈追求救國救民的真理。為了營造當時社會的環境,地面與墻面都采用了不同與其他展廳的黑色,墻面采用銅質傾斜設計,增加空間的壓抑感。
3、文物展示上統籌立體團組的模式
展臺與陳列展覽中文物的展示關系密切,好的展臺可以襯托出文物的特色及亮點,使文物得到充分的展示。上海博物館玉器展廳的文物展托,采用了亞克力材料,并根據玉器文物器型較小、形狀各異的特點制作,使玉器可以呈現斜狀、立狀等方式陳列,最大限度地展示出玉器所蘊涵的藝術魅力。上海博物館少數民族工藝館中從展柜、展托設計到說明條設計都采用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圖騰及結構,從內容到形式形成統一的整體。
4、宣傳導覽上設計的格調凸顯一致
臨時展覽除了主要展線設計外,還包括導覽系統設計,例如入口處設計、宣傳海報設計、參觀手冊設計、指引牌設計等等,它們應當與整個展覽風格一致,起到指引宣傳作用。臨時展覽入口處的設計就如同文章的標題,報紙的頭條一樣,是對整個展覽主題的概括和提煉。
5、燈光處理上輔助展覽內涵的詮釋
沒有燈光的博物館,美感無從談起,所以我們在對博物館展示空間的設計的同時,也要著重考慮室內燈光的應用。燈光恰到好處的應用可以更好的烘托室內氣氛,表達情感,并且也可以使文物得到更好的保護。如何讓參觀者在進入展廳后把注意力集中在硬幣大小的文物展品上,照明應將展品的形狀、色調和質感顯示出來,給人強烈的印象,需要使展品比背景更為明亮而突出,但又不能過于強調而失去展品與背景的協調。
三、制作宣傳保持良好溝通
從主題表達、設計構圖、色彩運用、材質選定等方面來講,必須和執行設計操作的人員保持有效溝通,才能可能達到滿意效果。施工中,要追求設計的完美實現,既要和制作單位溝通清楚標準要求,又要和屬地管理人員搞好合作,尤其是施工安全問題不容忽視。展覽最后的宣傳推介環節,宣介部門進入的越早越好,從主題創意、到形式設計、到展品介紹、到亮點解讀、到最終形成宣介材料,溝通的越多,效果就越好。所以,無論是對研究內容的專家、還是即將展出的文物、或是執行設計施工廠家以及負責宣傳推廣的部門及領導,陳列管理人員必須實現對人、對物、對展覽的充分協調和溝通。
總之,臨時展覽包括前期的內容策劃、中期的形式設計、后期的施工制作等多個環節,又具有展出周期短、選題靈活、題材更新快、時效性強等特點,這就要求紀念館要在發展中前進,搞好臨時展覽,擴大文化交流,感受時代氣息,關注民眾需求,循序漸進地將文博行業的陳展理念和手段融入到展覽中,永葆博物館生機與活力。
參考文獻:
[1]齊玫,《博物館陳列展覽內容策劃與實施》,文物出版社,2009。
[2]俞樂濱,《紀念館陳列策劃》,白山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