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中國建筑領域招標法律制度的發展以來,它在規范市場競爭主體行為,促進公平貿易,提高采購效率,節約建筑成本,遏制腐敗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建筑業的持續快速發展使市場環境更加復雜多變。因此,做好投標管理尤為重要。本文研究了建設項目招標的意義,分析了潛在的問題,并結合實踐經驗提出了加強招標工作的建議。
關鍵詞:招投標;建筑工程;優化措施
0 前言
招標是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進行散裝貨物銷售,工程建設項目承包以及服務項目采購的經濟活動。隨著中國經濟建設的發展,競標行為是建立在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最公平合理的采購方式的基礎上,且對建筑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隨著建筑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中國的市場環境仍然不完善,實踐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從招標制度的含義和運作過程入手,分析了招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結合作者十年來的評標經驗,結合相關文獻,探討了招標制度的改進和完善工作。
對策。
1 我國招投標制度的建立和意義
1.1 規范建筑市場,降低工程成本
招標制度的實施更符合價值規律,有利于規范建筑市場。由于招標制度的本質是市場競爭,參與競標的供應商將從各個方面進行競爭,最重要的競爭來自價格方面的競爭。同時,它還有助于降低工程成本。自簽訂交易合同以來,它對建筑質量指標有嚴格的規定。在業主和監管部門的監督下,中標人被迫提高勞動效率,采用創新技術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
1.2 提高行業水平,保證了工程質量
如果投標人想要中標,他們必須在報價,實力,技術,業績等方面獲得優勢。他們需要大力挖掘內部潛力,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來提高競爭力,促進技術發展和產業升級,以及升級工程。質量和招標文件明確規定了工程質量標準和驗收方法,有利于提高投標人的質量意識和成果意識。為了履行相關承諾,中標人必須在施工過程中集中精力發揮其工作能力,確保項目為未來招標打下良好的基礎。建設項目招標制度的發展加快了投標人自身管理和管理方法的改革,從而促進了整個建筑業管理方法和技術的創新,有利于提高建筑業的質量。
1.3 加強監督管理,遏制腐敗現象
建筑工程領域一直是高風險領域,也是腐敗最嚴重的領域。紀檢監察部門將直接監督,使黑箱操作無處可隱,從而避免了交易過程中的惡性競爭和不正當行為。同時,建設單位在項目成本,材料使用,結算方式,施工期等各方面達成了一致,簡化了后期的復雜程序,明確了權利,義務和責任,從而使項目更加透明和標準化。
2 我國建筑工程招投標中的問題
2.1 規避招標、陪標與虛假招標
為逃避監督,避免招標活動,招標方將采用各種手段規避招標。例如,整個項目將被拆分,大項目將分別拆分為幾個小項目進行項目審批或者項目可以拆分成幾個子項目以避免招標。邀請投標人或公開招標邀請投標,并邀請具體資質的單位進行投標。一些人與投標人或投標代理商勾結,并且中標者使投標流動。還出現投標人彼此認同,首先私下確定中標,并根據投標內容提高投標價格。由于不公平競爭造成的惡性循環,伴隨投標的潛在市場也在擴大,給投標者造成巨大損失。有些項目以自然因素為由改變了簽訂合同的部分實質內容,如延長建設期,增加項目成本,降低質量標準等。
2.2 假借資質行為
投標人為了投標,借用合格的資格證書并參與投標行為。具體行為,如借用人為法人,具有一定的資格但不符合建設項目的要求,需借用高級企業資質。第二種現象是將人類當作自然人。如果他們沒有投標項目的資格,他們將借用其他企業的資格。資格的使用使得項目在質量,安全和進步方面難以保證。借款集團的資質普遍較低,給項目帶來了很多安全隱患。
2.3 招標代理機構行為不規范
為了在過度飽和的招標代理市場中生存,招標代理機構降低了代理服務費,導致員工人數增加,其中大部分未經過系統培訓和相關法律法規的研究,招標代理業務知識,專業素質喜憂參半。同時,招標代理機構要開拓市場,以迎合投標人的意愿,提供一些便利,如分拆包裝以避免招標,黑箱操作等。
2.4 行政干預、行業壟斷與地方保護
中國建設項目招標中的行政干預和行業壟斷等問題不時發生。為了保護行業或地方企業的利益,一些行業和地方傾向于在招標文件中制定政策,或制定與本招標活動不一致的嚴格規定,以限制投標人,為招標流程添加了公平的條件,以保護和支持當地企業。
2.5 評標專家
評價專家是評標過程的核心,其道德素質和專業水平直接影響評價結果。目前,中國的評標專家缺乏專業的法律職業培訓。因此,會出現一些問題,如:對投標人傾向缺乏判斷,不能堅持獨立審查;一些法官不關心項目本身的情況;如果情況嚴重,他們會與投標人勾結。此外,目前的評估體系存在一些問題,例如評標匆忙。
3 改善建筑工程招投標工作的建議
3.1 健全招投標法規細則和監督管理
目前,我國建設項目招標制度的規定只是?招標投標法?的一部分,其本身存在規則粗糙,缺乏具體操作性等問題。因此,在此法的基礎上,有必要引入建設項目招投標,有效減少地方利益和法規沖突引發的問題,這是招標工作順利進行的基本保證。建立健全的招標備案制度,招標文件和招標制度,招標單位資格審查制度,招標宣傳制度,招標投訴制度。同時,要建立一個社會透明的監督管理機制,可以邀請行政監督員和投標人代表參與投標開標和評標的全過程,監督投標人和評委是否客觀公正。同時,要嚴格檢查招標過程,避免招標和虛假招標的現象。招標監督機構需要重視質疑和投訴,宣傳違法違規行為,并在情節嚴重時采取取消資格等處罰。
3.2 嚴格把關資格預審
嚴格審核投標人資格,要嚴格審核項目招標文件和招標單位資質,客觀評價招標文件的細節,并提出改進建議,并按照招標文件的要求,參加調查投標的建筑企業的資格證書和營業執照的工作。調查法人證書或法人委托書的真實性,對投標單位的實際業績進行現場調查,如建設項目投訴和企業聲譽,了解投標人資金的實施情況,以及員工的素質。同時,有必要結合公司雇主和合作伙伴的評價,確保評價客觀,公正,合理,以確保中標人的實力和良好的聲譽。
3.3 建立健全建設領域誠信體系
招標人,投標人,評委和招標管理機構應當建立誠信體系檔案。必須完善建設領域的信譽評估,項目評估,合同履行等市場信用記錄,整合相關部門和行業信用信息資源,建立綜合數據庫。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信息大數據平臺,逐步形成國家工程建設誠信體系。建立不誠信的紀律制度,建立誠信和激勵制度,嚴格執行市場準入。中國競標領域招標的根本原因在于大環境缺乏誠信,這需要向西方國家學習。例如,美國的個人信用信息系統與公民的日常行為有關,有效地調節了市場。因此,政府需要依靠法律約束來重建誠信體系,從源頭上遏制不健康的趨勢。
3.4 健全招投標信息平臺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已成為中國大多數政府機構和信息發布的平臺。信息技術的使用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最重要的是提高信息的透明度。由于程序復雜,傳統的信息披露方法無法從招標單位有效獲取招標信息。建立全國各省的招標信息網絡,投標方定期在互聯網上公布投標信息。投標人在互聯網上公布相關資質,項目資質和信用記錄,并與投標項目相匹配,可以減少大量的搜索成本。目前,中國已基本建立了涵蓋建筑市場企業,專業人員和工程項目的數據庫,并使用中國工程建設信息網,并定期公布省級工程信息招標網絡平臺。信息技術不僅提高了招標活動的效率,而且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招標結果的宣傳可以由招標方和監管部門直接監督。同時,提高了投訴的接受效率,促進了投標工作的良性發展。
4 結語
只有規范投標行為,才能提高項目質量,保證投標人的經濟利益。隨著中國城市化的蓬勃發展,對建筑市場的需求日益增加,建筑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對招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招標工作存在的問題涉及招標過程中的各個主體,如投標人,招標人,虛假招標人,等。這要求國家在現行基本招標法的基礎上,完善符合地方行業標準的規定,明確界定細節,完善社會監督機制,削弱行政干預和地方保護,建立信用體系,完善網絡信息平臺。讓招標工作朝著公開,公平,公正的方向發展,從而確保整個建筑市場的繁榮穩定。
參考文獻
[1]孫曉強,魏東.建筑工程招、投標過程中常見問題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23)
[2]李黎.西方招投標部分經驗和慣例對我國招投標制度的啟示[J].廣東土木與建筑.2001(10)
[3]吳敏,孔玉生.對審計招投標制度適用性的質疑[J].財會月刊.2010(21)
[4]任鐵軍,張永.水利前期工作推行招投標制度的幾點認識[J].水利發展研究.2009(11)
[5] 夏柯.我國招投標制度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7(07)
作者簡介
岑偉丹(1983-3-16),女,壯族,廣西崇左市人,本科,主要從事工程建設、水利建設、政府采購等的招投標工作,土地、礦產的出讓工作。
(作者單位:崇左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