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露 趙俊逸 李雪蓮 張夢琪
摘 要:動態管理是當今建筑工程造價的重要手段,建筑工程管理具有復雜性的特點,目前在我國建筑市場之中,已經是得到了全面的發展,要想能夠真正的去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必須要能夠提高對工程造價的管理力度,使其帶動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能夠得到全面的提高,本文就建筑工程造價的現狀,重要性進行分析,從而進一步闡述建筑工程造價動態化管理策略。
關鍵詞: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控制
1 建筑工程造價的現狀
工程造價管理是保證工程建設施工中成本控制的關鍵、是投資商工程投資總成本的重要管理手段。由于我國之前的建筑工程事業一直受到國家政策的扶持,盡管發展的時間比較短暫,可是依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往往是以忽略細節為代價的,這也導致了建筑工程造價工作存在一些比較明顯的問題。具體的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施工企業的造價工作存在著市場競爭不規范的問題
目前工程建設施工任務承接中,普遍的采取招投標的形式來實施建設任務的移交。然而市場供求關系失衡,造成市場競爭不規范,影響了合理定價,部分施工企業還存在著不能接受以買方市場為主導的價格導向,不情愿受到招標方的牽制,在工程造價中還沒有具備充分的市場競爭意識和競爭的能力,部分施工企業在工程投標階段人為的對工程報價進行控制,進行無標底招標,人為的將價錢壓低,長此下去,企業缺少更新改造的勁頭,刺激了暗箱操作或者是拉關系、走后門現象的出現,沖擊了正常的工程造價管理,而現行的政策缺乏相應的約束機制。這樣也就更加助長了建筑市場競爭中的不規范行為。
1.2 對建筑工程造價的重視和管理存在問題
無論是建設單位還是施工單位在工程造價管理工作中,比較注重的依然是對成本的管理和控制,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造價管理觀念比較落后,建筑工程造價缺乏整體概念和認識,對于擴大收益的管理上還存在比較大的滯后性。比如說在工程質量與造價、工期之間尋找一個最合適的平衡點,才是造價控制實現最大利益化的重要措施,但是工程實際建設的過程中往往忽略其最大化的管理收益,只是單方面的以控制成本和降低成本為造價管理的最終目的。此外,由于市場調節的盲目性和滯后性,政府過分干預現象嚴重,一些地方的市場觀念淡薄,當地政府市場價格過多采取行政手段進行干預,對建筑工程的造價上沿用老套的方法,嚴重阻礙工程造價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1.3 法制不健全,行業壟斷。
目前為規范建筑行業的工程造價問題,我國在對建筑工程造價的管理上,已經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條款。但事實上出于各種原因,這些法律法規在許多方面還不能應對市場經濟下復雜多變的建筑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甚至沒有涉及到影響建筑工程造價方面的內容,出現法律法規盲區,使實際操作無法可依,這嚴重地影響了建筑工程造價的真實、合理、有效。此外,由于法律不健全,某些建設單位肢解工程多方發包,或者依靠特權壟斷發包,加了中間環節,抬高了工程造價,影響了市場的公平競爭。
2 建筑工程造價的重要性分析
在建筑工程整體管理中,合理的造價管理不僅能有效的分配人力、物力,同時還能節省施工時間,提高建筑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完善工程造價管理,能夠科學的調節建筑工程的整體投資結構,避免盲目建設、重復建設,還可以加快工程的整體施工速度,提高建筑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避免工程質量出現問題而導致循環修復的現象發生。通過運用動態管理與控制,可以獲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確保工程進度、工程質量和造價三者之間的協調促進建筑工程項目建設的成本核算,經濟核算和其他經濟、技術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3.建筑工程造價動態化管理策略
3.1工程項目設計階段與決策階段的造價控制
在項目設計階段,首先要做好基礎材料的準確收集,對于項目的投資,要掌握足夠的信息,工程造價人員要對資料進行準確可靠的分析。同時,設計方案要推廣使用價值工程法,將項目的功能要求與投資有機結合,提高功能與成本的比值,獲得最佳的設計方案。此外,設計人員和造價管理人員要密切配合,做好多方案的技術經濟比較。推行限額設計,堅決做到實事求是、精心設計和保證設計科學性,增強設計人員的經濟意識,應該堅持和經濟緊密結合,力求投入最少,效益最大。
3.2 施工階段與竣工階段的工程造價管控
要加強對施工合同的控制,施工合同是工程建設質量、進度、投資3方面控制的主要依據。施工合同涉及的內容繁雜,必須做到資料齊全、準確嚴謹。合同的嚴密性、全面性也可以有效地減少或避免糾紛,降低工程外費用的增加。竣工結算階段的投資控制是建設項目投資控制的最后環節,是工程造價合理確定的必要保障,同時也是全面評價建設項目投資控制成果的重要環節。建設單位的造價管理人員應嚴格按合同辦事,結合實地考察,認真審核工程內容,通過提高工程量計算的準確度來保證工程造價的準確程度。此外,由于材料價格對工程造價有較大影響,應對材料價差進行嚴格的審核。對于有工程量變化的部分,屬于工程量清單中原有的項目,應按原報價中的綜合單價進行結算;工程量清單中有類似的項目時,將清單報價中類似的綜合單價進行調整后再結算;工程量清單中沒有的項目,應按合同約定的預算定額及有關規定進行結算。
3.3 建筑材料動態化處理
材料費占建筑工程造價的七成以上,因此,處理材料差額問題則是開展工程造價動態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內容。當今市場上工程材料種類很多,但質量參差不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工程材料的差價問題愈加明顯,因此,相關主管單位要對價格進行合理的控制,實現動態管理和監督,同時在材料的采制過程中,要加強與市場變化的結合,實現動態化控制材料成本。此外,要通過標準化制定材料價格,控制采購價格,結合建筑工程合同相關規定,嚴格遵守合同內容,避免存在經濟糾紛。
4 結語
公路和橋梁的建設與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經濟發展緊密相連。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發展,施工管理意識以及工程施工安全、工程質量意識也在不斷的提升,但施工中仍存在很多缺陷,因此加強建筑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與控制刻不容緩。
參考文獻
[1]陳貴華.對工程項目前期策劃決策和設計階段造價控制的思考[J].鐵道工程學報,2011,28(03):7-10.
[2]許虹.淺析建筑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與控制[J].建筑知識,2016,36(09):129.
[3]肖瓊.淺析建筑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與控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20):36-37.
(作者單位:西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