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娟
摘 要: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具有重要的地位,是畜牧獸醫的主要工作,通過有效的動物防疫能夠減少畜牧疫病的發生,從而提高畜牧養殖的經濟收益,促進畜牧養殖業的健康持續發展。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目前我國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還存在著各種問題,本文就這些問題進行探析,并提出了做好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措施,旨在為人們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
基層畜牧獸醫工作是公共衛生工作的重要部分,做好基層畜牧獸醫工作能夠有效解決我國畜牧生產流通中小生產和大市場之間的矛盾,確保食品安全,同時促進畜牧養殖的發展,增加畜牧養殖戶的經濟收入。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中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導致畜牧獸醫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一、目前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存在的問題
1.基層畜牧獸醫的防疫工作不到位
目前基層畜牧獸醫的防疫工作不到位,防疫效果不如人意。很多基層組織工作人員不具備動物防疫的技術手段,而防疫機構也不具備專業設備,這些都嚴重制約了基層動物防疫工作的順利開展。在實際的動物防疫過程中,基層工作人員使用的技術手段比較落后,很難適應當前畜牧獸醫動物防疫的要求,也不能取得良好的動物防疫效果。
2.基層畜牧獸醫缺乏健全的機構
目前我國基層畜牧獸醫缺乏健全的機構,分散到多個部門來做好基層獸醫的管理工作,這樣就增加了管理的難度,并且在管理過程中各個部門的職責不清,很難協調統一基層獸醫的防疫工作,不僅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時也浪費了大量的資源。
3.防疫工作人員的流動性大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由于人們思想上認識到了基層畜牧動物防疫的重要性,基層防疫機構工作任務越來越中,但是工作的條件和環境比較差,工作人員的待遇較差,無法吸引更多優秀、學歷較高的獸醫技術人員到基層防疫機構中,也難以留住高素質的技術人才,防疫工作人員的流動性非常大,基層防疫隊伍老化,工作人員的年齡結構大、知識結構老化,這些都非常不流于基層動物防疫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措施
1.加強技能培訓,提高防疫水平
要提高基層動物防疫機構的防疫水平,就要求要加強對防疫工作人員的技術培訓,國家方面應該加強基層動物防疫的資金支持,引進先進的動物防疫專業設備,并組織防疫工作人員學習最新的防疫技術,加強技能培訓,只有提高了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技能書評,才能在面對突發疫情時從容應對,并有效解決,按照規定的要求和程序來高質量完成工作,這樣才能促使基層動物防疫工作適應當前我國畜牧業的發展要求。此外還可以建立科學有效、可行的考核機制和獎懲機制,加強對基層工作人員的考核,促使其不斷提升自己。通過獎懲機制來激發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鼓勵基層工作人員參加專業深造,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業務素質。
2.建立健全的基層動物衛生防疫機構
要做好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就要求要建立健全的基層動物衛生防疫機構,建立健的全各級獸醫執法、行政和技術支持這三類機構,同時建立完善的工作機制,確定不同機構的職責,對基層動物防疫工作進行統一規范和管理,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獸醫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這樣才能大大提高基層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管理效率,促進動物防疫工作的有效開展,全面提升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3.改善基層工作條件,提高工作人員待遇
建立結構合理的畜牧獸醫隊伍和良好的畜牧獸醫秩序是做好基層動物防疫工作的重要保障,能夠更具市場的實際變化來對動物防疫工作進行指導,要建立結構合理、穩定的基層獸醫隊伍,就要解決工作人員流動性大的問題。要想有效解決基層防疫工作人員流動性較大的問題,吸引并留住高素質技術人才參與到基層動物防疫工作中,就要求要改善基層工作條件,改善工作人員的待遇。要為基層工作人員創建穩定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積極改善工作人員的薪資待遇,為基層畜牧獸醫工作人員生活、工作提供保障,這樣才能更好地留住人才,穩定基層隊伍,并充分調動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熱情,提高工作效率,從而做好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
三、結語
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是公共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要想高效、高質開展基層動物防疫工作,就要求要加強對基層工作人員的技能培訓,提高防疫水平,才能結合實際情況來制定合理的防疫方案,另外還要建立健全的基層動物衛生防疫機構,加強對基層動物防疫工作的有效管理和統一規劃,促進防疫工作順利、高效開展。此外,還要改善基層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適當提高工作人員的薪資待遇,減少基層人員的流動性,建立穩定的基層防疫工作隊伍。
參考文獻:
[1]馬宏遠. 做好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措施初探[J]. 獸醫導刊, 2017,36(22):56-56.
[2]高威, 張曉利. 淺談做好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措施[J]. 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 2017,19(12):82-82.
[3]朱琳. 做好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有效途徑探析[J]. 科技經濟導刊, 2017,23(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