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永林
摘 要:研究不同藥劑對番茄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試驗結果表明,銀法利對番茄晚疫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代森錳鋅、烯酰嗎啉次之。綜合用藥成本、產量、防治效果等因素考慮,建議發病初期使用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發病中期使用80%烯酰嗎啉水分散粒劑,發病盛期使用687.5g/L氟菌·霜霉威懸浮劑。
關鍵詞:番茄晚疫病;多抗霉素;代森錳鋅;烯酰嗎啉;銀法利;防治效果
番茄晚疫病是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幼苗或成株均可染病,發病嚴重時造成莖部腐爛、植株萎蔫和果實變褐色,嚴重影響番茄產量。給我縣廣大番茄種植戶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亦嚴重制約著我縣蔬菜產業的發展。我單位自2016年以來,在我縣多個番茄種植區對該病進行了防治試驗,通過試驗觀察不同藥劑對番茄晚疫病的防治效果,篩選出防治效果更好的藥劑。經過不斷的討論、分析、試驗,終于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積累了經驗,達到了預期的防治效果。
一、材料與方法
1.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貴州省威寧縣雙龍鎮,試驗區海拔約1800米左右,土壤肥力中等偏上,為番茄常年種植區和番茄晚疫病多發區。栽種方式為大棚栽種。
2.試驗材料
供試番茄品種為中雜11號,該品種為中熟品種。
供試藥劑:寶麗安(10%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由日本科研制藥株式會社生產;綠亨(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江蘇省南通寶葉化工有限公司生產;高品(80%烯酰嗎啉水分散粒劑),由青島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銀法利(687.5g/L氟菌·霜霉威懸浮劑),由德國拜耳作物科學公司生產。
3.試驗設計
此次試驗共設計5個處理,即每種藥劑一個處理,均為800倍液,以清水做對照(CK)。三次重復,隨機排列,小區面積為502m。
4.施藥、調查、計算與分析
(1)施藥。出現中心病株后第一次施藥,以后每隔7d施藥一次,共施藥4次,按800倍液噴霧。
(2)調查。本次試驗調查采用5點取樣法。每小區5點,每點5株,共計25株。分三次進行調查,第一次調查為第二次施藥前,第二次調查為第三次施藥前,第三次調查為第四次施藥后10d。調查統計各處理小區的病葉數,與空白對照對比,計算病情指數和防治效果。對防治效果進行方差分析,用PLSD法進行多重比較。
(3)計算。
病情分級標準如下表:
計算公式【1-2】:
上式中,CK0為施藥前空白對照區的病情指數,CK1為施藥后空白對照區的病情指數,PT0為施藥前藥劑處理區的病情指數,PT1為施藥后藥劑處理區的病情指數。
二、結果分析
1.藥劑對番茄生長的安全性
從第一次施藥到第三次施藥后30d,定期觀察番茄的長勢,各藥劑處理小區內的番茄生長正常,株高、葉色同對照處理相比較并無明顯差異,沒有藥害癥狀的發生,說明供試藥劑對番茄的生長安全。
2.各藥劑對番茄晚疫病的防治效果
第1次施藥后,各藥劑的防治效果無明顯差異。第2次施藥后,多抗霉素的防治效果為50.35%,其余三種藥劑的防治效果并無明顯差異,均在60%-65%之間,其中代森錳鋅為62.77%,烯酰嗎啉為61.46%,氟菌·霜霉威為63.23%。第三次施藥7d后,多抗霉素的的防治效果為44.57%;代森錳鋅為56.99%;烯酰嗎啉為63.44%;氟菌·霜霉威為72.87%。第4次施藥后七天,多抗霉素的防治效果為40.12%,代森錳鋅為52.33%;烯酰嗎啉為68.44%;氟菌·霜霉威為81.26%。
三、結果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各試驗藥劑對番茄生長均安全。銀法利(氟菌·霜霉威)對番茄晚疫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代森錳鋅、烯酰嗎啉次之。結合用藥成本、產量、防治效果等因素綜合考慮,檢疫發病初期用代森錳鋅,發病中期使用烯酰嗎啉,發病盛期使用防治效果較好的銀法利進行防治,以達到控制番茄晚疫病,減少農藥殘留,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波微,李洪浩,彭化賢,等.防治馬鈴薯晚疫病新農藥篩選及經濟效益評價[J].西南農業學報,2013(2)595-600.
[2]陳軍,雷家松.防治馬鈴薯晚疫病藥劑篩選試驗[J].長江蔬菜,2011(3):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