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彬
摘 要:本文針對柑橘越冬期農業氣象致災因子及實用技術,結合理論實踐,在簡要闡述大英縣主要農業氣象災害的基礎上,分析了柑橘生長對農業氣象條件的具體需求,并提出了柑橘越冬期農業氣象致災因子及實用技術的具體應用。得出提前預警農業氣象致災因子,并制定科學合理防范措施和應用相應的防護技術,是提高柑橘產品和經濟效益關鍵的結論,希望對相關單位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柑橘;越冬期;農業氣象;致災因子;實用技術
柑橘的生長習性和特殊屬性,決定了其對越冬期農業氣象有極高的要求,就大英縣的地理位置而言,地處川中,屬接近南北果樹帶交叉地界,氣候溫和,屬四川盆地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溫度一般為17—17.3oC,≥10 oC積溫為5475oC,無霜期300天左右,年降水量870—890mm,年日照數1346.6小時到1387小時,比較適合柑橘生長。大英縣現有柑橘6萬畝,主要有檸檬,柚子,佛手,雜柑,甜橙等。而越冬期農業氣象對柑橘的生長有重要影響,在2018年2月前后全縣柑橘因霜凍損失面積達6500畝,包括直接打死果樹,凍傷凍壞果子。如何有效控制農業氣象致災因子對柑橘越冬期的影響,是目前大英縣柑橘產業發展需要著重解決的問題。
一、柑橘越冬期面臨的主要氣象災害
大英縣地處四川盆地中部偏東,屬于徑流低值區域,多年平均降雨量為870-890毫米左右,其中干旱、洪澇、大霧、雷電、暴雨、秋綿雨是大英縣的主要氣象,
1.干旱災害。大英縣年內氣候特點主要表現為冬春無旱、初夏干旱較輕,但盛夏高溫干旱突出。盛夏降水分布不均,7月上旬后期開始至8月底,大部分地方氣溫偏高、降水偏少,各地陸續發生伏旱,干旱累計持續時間達44天。這一時段高溫天氣多、強度較大。
2.洪澇災害。大英縣為四川暴雨區域,在每年的7月~8月經常發生大暴雨天氣,洪澇頻發。
3.大霧災害。2017全年霧日數28天,不及常年平均水平,但當大霧出現時,對交通運輸仍有不利影響,特別是在秋冬季節階段性霧較為集中出現時,其影響更為顯著。
4.雷電災害。各界縣氣象局統計結果顯示,大英縣年雷電日數為32.1天,在每年的3月~11月均可發生。冬季包括:強降溫、霜凍、降雪等。
5.霜凍災害。多發生在春末、秋初季節。霜凍是由于冷空氣活動等原因使土壤表面、植物表面及近地面的氣溫突然下降到0℃以下,植物體原生質受到破壞,導致植株受害或者死亡的天氣現象
二、柑橘生長對農業氣象條件的具體需求
1.影響柑橘花期的氣象要素。柑橘屬于蕓香科柑橘亞科,春季開花,大部分10~12月果熟。性喜溫暖濕潤氣候。每年的3月底到4月初是柑橘開花的主要花期。而就大英縣的氣候條件而言,此階段溫度相對比較低,導致柑橘的花期會有所推遲,而如果溫度過高,則會影響柑橘的授粉率,進而降低柑橘的總產量。總體言之,大英縣柑橘的開花期而言,遇到的極端天氣比較少,比較適合柑橘生長。
2.影響柑橘坐果期的氣象要素。每年的4月底到5月中旬是柑橘的主要座果期,調查研究表明,外界環境條件,對柑橘落花和落果有重要影響,此階段最高氣溫和柑橘的氣象產量呈正相關,而最低氣溫和柑橘氣象產量的相關系數值比較小,就大英縣總體的氣象條件而言,該階段的溫度比較適于柑橘坐果。
3.影響柑橘果實膨大期的氣象要素。每年6月初到8月中旬是柑橘果實成形的關鍵時期。此階段正值夏季,柑橘果實的成長容易受到高溫、干旱、暴雨、雷電、等氣象災害的影響,從而影響柑橘的總產量和品質。平均氣溫、平均最高氣溫、平均最低氣溫和柑橘產量之間的關系如圖1~圖3所示。
從圖1~圖3可以清楚看出,隨著溫度的增加柑橘產量也隨著增加,平均氣溫每增加1℃,柑橘的產量會隨著增加1014.2kg/hm2;平均最高氣溫每增加1℃,柑橘的產量會隨著增加1604.2kg/hm2;平均最低氣溫每增加1℃,柑橘的產量會隨著增加812.5kg/hm2。
4.越冬期對柑橘的影響。掛果越冬期是柑橘晚熟柑橘糖分增加,和轉色成熟的關鍵時期,越冬期氣溫和柑橘的產量之間的關系如圖4所示:
從如4中可以看出,在越冬期平均氣溫每下降1℃,感覺的產量會下降425.4kg/hm2。
三、柑橘越冬期農業氣象致災因子
1.柑橘冬季極端凍害的發生時段及空間分布。根據大英縣氣象局統計結果顯示,在2018年2月前后大英縣柑橘因霜凍損失面積達6500畝。降溫幅度從西南到東北方向逐步遞減,降溫最大的區域氣溫在-4℃以下,導致大面積柑橘被凍死亡,該次降溫過程對柑橘的生長極其不利。
2.柑橘冬季凍害的發生概率。就四川省氣象站點凍害發生的總體概率而言,大英縣和蒲江、大塘、鶴山等柑橘凍害的發生率相比,發生凍害的概率更小,其中鶴山是發生凍害最嚴重的區域。從2010到2017年凍害概率而言,鶴山發生了4次凍害,蒲江和大塘分別為2次和3次,大英縣僅僅發生1次,因此,就冬季凍害發生概率而言,大英縣更加適合柑橘生長。
四、柑橘越冬期凍害防御對策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柑橘越冬期凍害發生和實際災害損失,不但會受到氣象條件的影響,而且還和柑橘的品種、果園氣候、樹齡、栽培管理水平、災后補救措施等有很大的關系。除氣象天氣屬于人力不可控因素之外,其他凍害影響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人力可控。可以采取一系列方法和措施,來避免柑橘越冬發生的損失,或者降低損失。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根據大英縣當地歷史極端最低氣溫的實際情況和地形小氣候特征,選擇合適的耐旱柑橘品種進行種植。研究表明,在坡地比較平或者低洼地區凍害比較輕,北坡凍害大于南坡凍害,谷底凍害要比坡頂和坡腰的凍害嚴重,可根據這些經驗來進行選擇性的種植。
2.合理控制栽培謎底,掛果要適當,采取精細化的管理方法,增強樹的長勢,增加抗逆能力,通常情況下,大年樹、小年樹比掛果適當的柑橘樹凍害嚴重,柑橘樹種植的越密集抵凍害能力越強。
3.采取人工多項防霜凍措施,在入冬前,可采取培土、刷白的等措施防止柑橘樹干受凍,主要原因是培土和樹干刷白可以減低晝夜之間和樹體各部位之間的溫差,確保柑橘樹的根莖和主樹干不會受到凍害影響。在霜凍來臨之前,可采取噴水、覆蓋等措施改善小氣候,以抵抗短期低溫的侵害。
五、提高柑橘產量和質量的農業氣象實用技術
1.根據熱量情況,合理種植布局。根據大英縣2010年到2017年氣象統計站相關資料而言,大英縣的氣候氣象氣候條件基本上可以滿足柑橘生長發育的具體需求。而鶴山、大塘等區域發生凍害的概率比較大,不利于柑橘的生長發育,需要根據周圍氣候環境和溫度分布情況,進行合理中種植,需要進行合理的種植和布局,才能最大限度提升柑橘的產量和質量。
2.柑橘園生草栽培。柑橘園生草木栽培指的是在柑橘樹的行間或者樹盤外生長草木植物的一種土壤管理方式,通過此種方法,可有效改善果園的生態環境,具有保水、調節低溫、增加土壤有機質等好處,可大幅度改善柑橘的生長環境,是提升柑橘種植土壤肥力、增加抗寒耐旱能力,最直接有效的農業實用技術。
3.自然生草栽培技術的應用。通過一系列技術鏟除果園中深根、高稈等惡性則草的主要技術,通過此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土壤眾多無用雜草,只留下自然生長的淺根、矮生類植物等可以和柑橘共生的良性草,促使其能有效覆蓋地表。同時還需要對這些良性草進行科學合理的養護,定期鏟除距離樹冠滴水線40cm之外的全部雜草,避免雜草和柑橘生長發生爭水、爭養料的問題。同時夏季還要定期割草,嚴格控制草的高度。在夏季高溫到來之際,割下草看可以用覆蓋樹盤,當柑橘果實成熟時,要嚴格控制草生長,為果實的成熟和品質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六、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結合理論實踐,深入分析了柑橘越冬期農業氣象致災因子及實用技術,分析結果表明,柑橘越冬期農業氣象致災因子對柑橘產量和品質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通過采用一系列農業實用技術,可大幅度降低氣象致災因子對柑橘產量的影響,從而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張賢洪, 張穎, 陳樂,等. 蒲江縣柑橘越冬期農業氣象致災因子及實用技術研究[J]. 農技服務, 2017, 34(9):75-75.
[2]王利兵. 柑橘潰瘍病菌在湖北省越冬期適存性的研究[J]. 湖北植保, 2016(3):15-18.
[3]張玉榮. 冬季柑橘病蟲害防治降低下年發生基數[J]. 果農之友, 2016(11):27-27.
[4]曹滌環. 淺析柑桔冬季的清園消毒[J]. 農化市場十日訊, 2016(36):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