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退耕還林工程是我國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重點推進的一項自然生態工程。隨著退耕還林工程的開展,國內自然生態環境逐漸得到了有效改善和恢復。新階段下,為促進退耕還林工程進一步發展,本文就退耕還林六個方面做具體分析,希望為各位同仁提供參考。
關鍵詞:退耕還林;重點工作
眾所周知,我國是世界上沙漠化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為解決沙漠化危害問題,我國開展了大規模的退耕還林工程。而筆者認為要搞好退耕還林工程應做好思想宣傳、技術支撐、科學規劃、產業化發展、鄉土種苗培育和領導示范等六方面重點工作,以下我將簡略介紹新時期下退耕還林的現狀,并詳細分析如何做好這六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一、新時期下退耕還林工程現狀
1.農民參與積極性低。隨著農民補貼標準的下降,農民對退耕還林工程的積極性也有所下降;國家新政策突出了廣大農民的集體意愿,無意放棄耕種帶來的收入以及每年得到糧食補貼的農民必然對此項目的支持率不會高。
2.土地條件要求嚴格。新時期下,退耕還林工程對土地要求也更加嚴格。對于要進行退耕還林工程的山川土地、河流地貌要進行嚴格的調研調查。
3.群眾對退耕還林的誤解。社會上對于退耕還林的認知仍有差異,出現不少批評。這主要是因為在退耕還林工程實施以來,涉及面越來越廣,社會各界關注度越來越高。目前,針對退耕還林工程的批評主要有:破壞了自然規律,重林輕草;影響了地區間的水平衡;盲目退耕導致財政負擔的加重;“重視生態、忽視生計”的做法較受詬病,后續產業考慮不周。
4.退耕管理工程存在問題。有些不具有專業知識技能的工作人員在樹苗栽種指導中出現不規范、不到位的現象,在驗收工作中也存在敷衍情況,這些都容易導致退耕還林工程出現薄弱環節。
二、退耕還林工程六個重點措施
1.加大思想宣傳工作。退耕還林,技術要求高、政策性強,是我們黨從國家發展、人民幸福、環境改善的角度作出的重大決定。因此,要想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支持擁護這項工程,首先要讓人民群眾充分了解退耕還林工程、熟悉退耕還林政策,所以應真誠宣傳退耕還林的重大意義和重要作用。針對偏遠地區,可通過采取廣播、黑板報等方式;對于相對發達的地區,可采取報紙、電視等手段。為進一步激發年輕人的退耕還林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可以積極利用新型網絡媒體來宣傳退耕還林的重要意義,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更多的人了解退耕還林工程的積極作用,從而為退耕還林工程帶來更多的民生支持,讓廣大群眾認識到退耕還林之于改善環境、帶動經濟效益的作用。
同時及時跟進總結工程建設中的先進模范典例。要通過積極發動宣傳工作、示范先進模范典例,來提供廣大干部、廣大人民群眾退耕還林的積極性。
2.注重技術性支撐。要做好退耕還林工作,必須加強退耕還林工作的技能知識培訓,地方職業學校、技術學校乃至市縣黨校應積極開設退耕還林相關課堂,盡可能讓退耕還林知識人人皆知;同時要組織領導干部進行培訓,可通過專家講座、影像播放、發放資料等手段來進行退耕還林知識的培訓。
此外,還應通過建立健全完善的林業機制體制對退耕還林工程進行系統化管理,加強對員工專業技能知識的培訓,提高專業人員的知識技能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從而為基層林業打造一支精通退耕還林知識的技術骨干團隊,強化退耕還林工程的技術性支撐。
3.重視科學有效規劃。退耕還林的關鍵還要看規劃是否科學有效,因此要重視合理科學規劃的重要性,整體布局,重點突破。根據年度建設布置的任務,提前做好詳細的科學規劃工作,要將任務全面具體布局到市區鄉鎮的山場、村所;同時,對于大江大河的源頭、兩岸,以及水土流失嚴重的地方要格外重視,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要重點突破,在整體效益上起一個帶頭示范作用,從點到面,各個突破,從而實現整體推進的目標。
4.推動退耕還林產業化發展。退耕還林的優勢種苗確定之后,根據山上基地、山下工廠、山外市場的思路以及市場公司基地農戶相結合的模式,高效組織開展果、林、藥等資源開采,健全一條龍服務體系,積極拓寬銷售渠道,有效推動退耕還林產業化發現進程。具體對策如下:
(1)積極完善土地承包制。要想提高林草業勞動生產率,加快退耕還林產業化的步伐,一個重要的現實條件就是適度經營土地規模并優化林草種植的結構,建立一個具有當地特色的林草業產品基地。現階段,我國農村主要實行家庭連產承包制和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相結合的方式,這當然是與我國當前農業生產水平相適應的,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帶來了土地細碎化等一系列難題。所以,必須要從延長土地使用期限、注重維護產權利益等方面來有效完善土地承包經營制,從而推動退耕還林產業化發展。
(2)培育主導產業。主動面向市場了解行業行情,找準自身定位和優勢,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積極培育特色優質產品,充分改善特色主導產業不突出、區域布局趨同化嚴重等現象。因此,政府要積極轉變職能,解放思想,為退耕還林產業化提供優質有效的一條龍服務,促進產業化持久穩定發展。此外,應進行多方面全方位的布局考慮,戰略布局應具有前瞻性,要將產品競爭力、市場開拓力等都列入規劃之內,以有效提高產品加工能力,延長產業鏈,帶動周邊產業發展。
(3)打造龍頭企業。龍頭企業,上聯國內外市場,下牽千家萬戶,具有引導生產、開拓市場的重要性作用,其經濟綜合影響能力,直接決定著林草業產業經營規模的大小和成效。所以,積極打造龍頭企業,要堅持國家、集體、外資、個人等多方面渠道對龍頭產業的投資;要出臺一定的優惠政策,鼓勵吸引各方面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的流入,促進林草業產供銷一體化發展;要地區合理布局,從大勢出發,立足于區域優勢和主導產業,避免重復性趨同性建設導致資源市場的浪費;加強企業經營管理,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機制和經營體制,促進企業創新發展、技術進步,促進企業綜合經濟實力和輻射能力的提升。
5.重視鄉土種苗培育。適應力強、生存率高的鄉土樹苗應該是退耕還林工程中首選的基礎種苗,因此,要重視鄉土種苗的培育工作。首先,要加強對鄉土種子種苗和母樹資源的管理;其次,實行種苗簽證管理制度,俗話說“樹定根,林定權,人定心”,林權即是核心,所以使用的種苗必須是林業部門認可的,并具有林業部門的質量檢驗證,退耕還林后及時確權發證也是有效鞏固退耕還林工程的有效措施。同時,要緊抓鄉土種苗的生產工作,堅持“集散、基農”相結合的方式,盡可能使用當地苗木,以確保最大的苗木存活率。
6.加強領導示范作用。退耕還林無疑是一項巨大復雜的系統性工程,也是一項政府示范性的德育工程,具有涉及部門廣人員多、牽扯范圍領域寬的特點,因此,這對具體實施的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政府建立的退耕還林工程建設隊伍目標明確、責任具體,同時領導小組以身作則、帶頭師范,以領導辦的基地教育感動人、教育人。
三、結語
新時期下,國家黨中央根據我國實際國情作出具體的生態文明戰略——建設布署退耕還林工程。這是一項有利生態文明建設,突出農民主體地位,轉變政府職能的德政工程。當然,在實際工程中,仍存在不少問題,但是,退耕還林是一項長遠的工程,我們必須逐漸豐富退耕還林工程實踐,結合經驗教訓,積極部署工程,相信會取得豐碩成果。
參考文獻:
[1]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退耕還林區域選擇研究——以黃土高原區為例[J]. 石春娜,高潔,蘇兵,姚順波. 林業經濟問題. 2017(04).
[2]隆德縣退耕還林(草)后續產業的綜合效益評價[J]. 張娟娟. 寧夏工程技術. 2015(01) .
[3]黃土高原退耕還林(草)效益評價研究進展[J]. 王丹丹,吳普特,趙西寧. 西北林學院學報. 2010(03) .
作者簡介:王振香 (1970-),女,漢族,山東省萊州市人,大專學歷,現任職稱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的工作是林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