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美琴
左權縣位于太行山主脈西側,晉中市東南部,全縣轄5鎮5鄉,207個行政村,總人口16萬。這里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既有礦產資源、干鮮果木、旅游風光,還有天然的植被、豐富的牧草、不竭的水源;加上農作物秸稈、糧改飼、產業發展優惠政策和脫貧攻堅工作的有效開展,發展畜牧業得天獨厚。2017年年底畜禽飼養總量143.6萬(頭)只,養殖數量多,分布區域廣,發展畜牧業是農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畜牧獸醫體系建設是全縣畜牧產業脫貧攻堅的重要安全保障。為此,要掌握我縣畜牧獸醫體系建設現狀、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應對措施尤為重要。
一、畜牧獸醫體系建設現狀
(一)畜牧獸醫基礎設施建設比較完善
1.機構設置:畜牧獸醫局內設動物衛生監督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改良站、草原站;下設6個畜牧獸醫中心站、8個分站
2.編制和人員情況:縣畜牧獸醫系統總編制72個。其中:縣局31個,鄉鎮畜牧獸醫站總編制41個。縣局現有在編在崗人員16人,鄉鎮畜牧獸醫站現有在編在崗人員24人,配備村級防疫員153名。
3.基礎設施:冷鏈設施縣級按照“一庫一車”標準配備,鄉級畜牧獸醫站配有冷藏箱(冷藏柜)30余臺,153名村級防疫員全部配有疫苗冷藏包。基層畜牧獸醫站有固定辦公場所和相對完備的硬件設施。
4.經費情況:2018年動物防疫和物資貯備經費僅5萬元,檢疫經費10萬元,屠宰檢疫經費7萬元,工作經費3400元/人,村級防疫員補助2400元/人/年。
(二)動物防疫工作機制健全
嚴格落實疫病防控“行政、技術雙承包”責任制,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免疫密度均達到100%。抗體監測合格率達到農業部監測方案的規定免疫抗體合格率≥70%的標準要求。散養戶免疫卡、免疫檔案齊全,規模場建檔率100%,養殖戶持卡率98%以上。
(三)畜產品安全監管工作有序開展
重點圍繞“飼料、獸藥、瘦肉精、生鮮乳、畜禽屠宰”和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積極開展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一是加強動物衛生監督執法。確保檢疫申報受理100%,規模養殖場監管率100%。二是加強企業安全生產指導。開展畜牧業安全生產大排查,指導養殖場安全生產和屠宰企業監管工作。三是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投入資金75萬元,完成畜禽糞便池建設10個595m3,清糞池4個163m3。新建無害化處理坑(設施)15個。
二、畜牧獸醫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對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沒有真正認識到動物防疫工作是以保護人民身體健康為核心,沒有真正認識到動物疫病已直接威脅到人類的生命安全,一些領導尤其是鄉鎮領導認為防疫工作是業務部門的事,對此置之不理。同樣一些養殖戶防疫觀念淡薄,對動物疫病防疫抱可防不可防的僥幸心理,嚴重影響到全縣動物疫病防控的整體效果。
(二)隊伍建設十分薄弱
縣局在編在崗人員16人,短缺15人。基層站1997年“三定”后未進1人,在編在崗24人,短缺17人,單人站已達6個,現有人員中,年齡老化,嚴重斷層,按目前我縣143.6萬頭(只)的畜禽飼養量計算,人均要承擔10萬頭(只)的免疫注射任務,每年最少兩次,工作量翻番,同時要建立免疫檔案、發放免疫證、佩戴免疫標識、動物及其產品的檢疫監督、常見病的診斷治療等工作,現有人員很難正常開展工作。村級動物防疫專業技術人才匱乏,專業技能不高,服務水平低。
(三)養殖方式落后
左權縣地處山區,養殖模式多樣,分布區域不均,農村動物養殖方式相對落后,我縣畜禽養殖模式40%為一家一戶散養,養殖規模小,管理粗放,這給動物免疫帶來很大難度。
三、畜牧獸醫體系建設的對策建議
(一)建立招聘機制,強化隊伍建設
要積極向縣委、縣政府申請建議,盡快招收專業技術人才補充縣鄉畜牧獸醫隊伍,形成進退有序的招聘機制,穩定工作人員體系,建設一支人員素質高、業務能力強、技術水平好的隊伍,為全縣畜牧產業脫貧攻堅打下扎實的安全基礎。
(二)加強宣傳發動,提高全民認識
要加強宣傳、做到家喻戶曉,充分調動全社會的力量,組成完善的疫情監測網絡體系,提高疫情快速反應和處置的能力。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將其納入行政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把畜牧業健康發展工作納入目標管理,嚴格考核,獎懲兌現。
(三)加強培訓力度,提高人員政治業務素質。
充分利用官方獸醫、在線學習、農技推廣等培訓等為載體,加大對縣鄉專業技術人員和村級動物防疫員的培訓,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業務技能,強化畜牧獸醫行政執法水平;建立基層站考核考勤制度,完善管理辦法,細化目標任務,打造政治過硬、業務精湛、作風扎實、能干實事的畜牧獸醫隊伍。
(四)借助先進信息技術,創新推動智慧畜牧。
啟動“智慧動檢”監督平臺,打造左權“互聯網+動物監管”體系,構建信息化管理平臺,通過手機實時可視化監督養殖、防疫、檢疫、無害化處理全過程,使動物檢疫流程、過程監管全程可追溯,實現工作的痕跡化管理。
(五)完善數據庫建設,提高綜合示范推廣能力。
要注重研究,合理規劃,把產業發展自覺納入新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總體布局中謀劃組織實施。高標準、嚴要求穩步推進,提高示范帶動和推廣效應,不僅使畜牧產業成為農民增收重要渠道,而且要成為農村振興戰略實施中重要產業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