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武進湖塘橋第二實驗小學 張 勤
自從前幾年開始,我通過不斷積累在培訓領域的經驗,逐步理清在教學工作中的優點和缺點。在小學數學教育的漫漫長路中,我思考了無數遍:到底怎樣才能將數學語言輕松愉快地教給學生呢?就在這樣的不斷堅持下,我的教學理念也有了更快的進展,在這一年中,我又擔任了小學五年級數學班主任,也許是因為愛好探索,永不服輸的個性,使我又萌生了這個新的想法。通過與不同學生的接觸,希望隨時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理念來教育學生,使每個孩子都有著個性化的發展,讓孩子們的思維更開闊。
首先要選擇能說會道的學生,不僅動手能力強,而且還要有積極的態度,對新知識具有相當的渴望訴求,這樣的學生才能擔任小組的領導;其次,要對小組負責人進行有效的教育:第一,積極組織負責人與同學們建立合作關系,加強團隊合作意識,主動學習,并培養出良好的互助習慣和合作意識;第二,組織的小組負責人在和同學進行合作與交流時,要先進行適當的系統性安排,例如鼓勵團隊成員大膽發言,讓先說的人帶動以前不開口的學生積極參與進來;第三,領導小組的負責人在交流過程中必須主動說話,產生模范帶頭作用;第四,指導小組長收集同樣的問題的不同的解決方案,并及時提交報告。
在教學過程中,我經??隙▽W生的回答。對于存在的一個問題,讓學生去學習,去模仿優秀學生的作答方式,這不僅能幫助孩子們學習和總結如何去回答問題,還可以消除由于不知道如何回答造成的壓力,這使得學生不但喜歡上這樣思考方式,而且還可以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發揮自己的能力。
如蘇教版小學數學案例片段實錄一:
師:同學們,通過之前的課程學習,我們都學會了如何算長方體的表面積,那現在就算一算你們每一個人的課桌的表面積吧!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四個人共同完成。(學生開始主動地拿出尺子測量,幾分鐘后,已經有好幾組的學生算出了結果)
師:時間到!請同學們停下來。
組1:老師,我們可以先把每個面算出來,最后再相加計算,算式是:20×3+4×2×6=88(平方厘米)。(學生板書算式)
師:哇,真棒!那你可以解釋一下這個算式表達了什么嗎?
組1:先算上面的長方形,再算側面的,最后相加。
組2:我們是通過把長方體直接展開來算的,把它切分成2個長方形,再加起來算:12×4+5×3×2=88(平方厘米)。(學生板書算式)
師:那你也給同學們解釋一下吧。
組2:我們的思路是不一樣的!老師你看,我們先算變身的兩個小正方形的面積,之后再算側面的長方形的面積,再加上頂上的那一塊面積就是這樣的了,我的算式是這樣寫的:11×4+10×5=94(平方厘米)。(學生板書算式)
師:真不錯!是要簡單許多呢!
你看,通過適當的鼓勵就能將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使得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上了一個臺階。
小組間的合作交流是一種效果很好的教學方式,不僅學生的參與面廣,而且參與的效率高。但是,并不是任何時候都適合合作交流,要選擇適當的時機,這樣才能保證交流的有序進行。通常來說,同一類型的好幾道題,每個小組成員每人先做一道,然后互相之間進行交流,讓每個人都得到練習機會,從而達到減輕負擔的目的。
如蘇教版小學數學案例片段實錄二:
(展示出幾個小朋友買東西的圖片)
師:在這幅圖畫中,你們可以看出哪些信息?
已知條件:小明昨天買了3本筆記本,花掉了18元,小華買了5本同樣的筆記本。問題:小華用了多少元?
師:同學們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把這幾個條件和問題重新整寫嗎?
(小組交流,匯報展示)
全班交流:我們把小明的已知條件填在第一行;在第二行中,我們填上和小華有關的條件,花了多少錢不知道,所以用“?”表示。(邊說邊填)

小明 3本 18元小華 5本 ?元
師:來,對同學們畫的表探討一下!
生:挺簡潔的。
師:確實是這樣的??催@張表,我有兩個問題:①為什么要把購買的本數和花費的錢填在同一行?(為了突出買的數量和花費是對應的)②我們要求出小華總共花了多少元,但是為什么把小明也列到表里了?(這樣是為了求出單價)
通過上述案例可知,選擇恰當時機,對數學語言進行交流強化是有效交流的保證,這樣可以使小組成員養成一種和他人配合默契、同時操作、共同體驗成功的良好品質,與此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動手能力。大部分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通過調動眼、耳、口、手、腦等多種器官的同時參與,使得合作可以有效進行,在對題目的答案進行多種多樣的合作交流時,不但能拓寬學生的思路,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